三棵树苏童(听苏童谈写作)
三棵树苏童(听苏童谈写作)
我们来看看儿童文学世界是什么样的。现在的孩子普遍害怕写作,总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写的。一方面,客观原因是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包裹着钢筋混凝土。孩子生活在两点一线(学校和家),城市生活的单调导致孩子没什么可写的。那么如何打开孩子的“小世界”?首先,我们需要克服孩子对写作的恐惧,让孩子体验写作的乐趣。实际上,写作和其他爱好一样,能带来快乐。写作可以算是“挠痒痒”的感觉。为什么这么说?每个人都会有“灰色情绪”,“灰色情绪”是情绪上的不适,可以通过写作来缓解。所以不要把写作搞得那么难。
用“心”
从《初学堂》这篇文章开始,文章主要写了这样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小时候,姐姐带苏童上学。教室设施有限,没有多余的板凳给苏童坐,于是姐姐和同桌把板凳放在一起,苏童坐在中间。第二件事是关于换座位的故事。开学第一天,我们要换座位。苏童可能面临两种结果,一种是和旁边那个长得漂亮穿花裙子的女生同桌,一种是和旁边那个流鼻涕不怎么干净的女生同桌。最后苏童很难过。因为流鼻涕的女生成了她的同桌。第三件事是关于苏童的启蒙老师。这位老师是带着女儿来苏州的外教。她的视力不太好。她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老师。当时是1969年,还在文革末期,苏童在朋友的鼓励下,写了一份小字报,贴在学校里。但老师却若无其事,苏童觉得很愧疚。第二年,老师要走了。苏童很内疚,就去给老师送行。他看到老师和他的女儿坐着三轮车离开,车上有他们的行李。听到苏童的叫声,老师看到了苏童。老师说:“天黑了,快回家吧!”苏童流泪了。为什么把这三个根本联系不上的东西放在一篇文章里?苏童说,对于孩子来说,这些都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我姐带到学校来的,印象很深(以作家那个时代为背景)。“换书桌”是人生第一个重要时刻——小男孩对美的追求。关于启蒙老师,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启蒙老师。只要你有心,有心,友善,就能发现生活中重要的东西,有东西可写。
再来看写作和作文。苏童好像文笔和作文不一样。写作没有限制。你需要用心去参与。“心”如何参与写作?首先需要强烈的情感共鸣,其次需要发散的写作思维。把《雨与瓦》这篇短文放在一起看,你可能会想“雨”和“瓦”怎么联系起来。其实这些也来源于生活。苏童看到的不仅仅是雨中的屋顶,还有自己开着的窗户,还有正在给苏童和哥哥做衬衫的妈妈。至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苏童为何如此钟情于雨,有如此的留恋了。其实是他“在无边的雨声中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和真诚,因为铺着绿瓦的家是那么温暖”,所以“雨声是瓦声”。看来“心”才是写作的逻辑,不用担心有没有问题。我们的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有些东西,你觉得在生活中不是那么重要,有一天你会发现它们非常珍贵。
跳出常规逻辑,“情”“景”“人”可以在一起。拿着“心”,你会发现写作的世界如此精彩!
第三只眼
写作需要我们培养自己的“第三只眼”。什么是“第三只眼”?当你走在路上,看到任何美丽的风景和有趣的事物,你都可以多看一眼,多一些好奇,这样你就有了“第三只眼睛”。“第三只眼”是用来干什么的?“第三只眼”需要你不断用故事看世界的角落,多思考,才能找到素材。我们一起想想吧。作家为什么有兄弟姐妹?这些兄弟姐妹和作家的成长环境差别不大,但为什么不都是作家呢?这就是为什么“第三只眼”。
先说说三棵树的创作原因。小时候苏童特别喜欢看火车。每天,他都看到火车来来往往。有一天,他站在铁路下面,开了一列火车,上面写着“上海——三棵树”的方向。知道三棵树是一个地名,当时就有了“三棵树”的印象。苏童在随笔里也写了三棵树。这是真正的三棵树。第一棵树是我妈从水泥厂给苏童带回来的树苗。小时候,苏童很喜欢树,就把树苗种在花盆里,放在窗台上。这个窗台靠近河边。一阵大风过后,他的树不见了。苏童在单位分配的宿舍院子里找到了两棵树——一棵苹果树和一棵石榴树。虽然分配的房子环境很差,但石榴开花的季节是最宜人的。后来拆迁了,苏童也想把树搬走,可是住的房子找到了,却找不到客厅空放两棵树。这两棵树是用推土机推的。也就是站名——三棵树,让苏童想起了自己的三棵树。正是因为观察,苏童看到了三棵树,也让苏童说出了自己的命运和梦想的故事。通过三棵树,他体会到了城里人的可怜,感受到了生活中的不足,解脱了人生——河里的树是个秘密,也许是个完整的东西。苏童在《三棵树》一文中论述了他与远方和生命的关系。所以,观察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东西。观察不仅是在写之前,也是在写的过程中。另外,观察也是一种探索文章深度的方法。观察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那些我们忽略和格式化的东西,总有一天会被我们退回来使用。
先说说身边那些熟悉的东西是怎么进入写作的。写作其实离不开“人”。作文《自行车之歌》是一篇命题作文。自行车对出生于60年代的苏童来说很熟悉。自行车在那个年代有着特殊的意义,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本文选取了三个事件。第一个事件是父亲骑车带苏童看病的故事。父亲骑了四五辆自行车带苏童去苏州外看病,父亲和苏童都累坏了。第二件事是苏童偷偷骑着父亲的自行车去商场,出来后却找不到自己的自行车。原因是广场上停放的自行车太多了,而且很多。第三件事是爸爸给高中毕业的苏童买了一辆自行车,自行车最后丢了的故事。对于这样一个命题,或者说身边的一个共同主题,我们需要的是结合自己的经历找到情感共鸣点。苏童说天上没有烟火空,不值得看。可以看看天上的云空,即使是乌云,其实也很值得一看。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故事要讲,有些材料总是新的。记忆力的发展,观察力和观察力的训练都是现在进行时。我们要学会“观察和体悟”。平凡的世界被感动,被热爱。日常生活包含巨大的情感。写作不应该是急功近利,而应该是喜欢描写日常生活。其实,一切闪耀的东西,都藏在平凡生活的细节里。烟花隐藏了人间真情。
保留想象力
每个孩子都有想象力,而且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是我们孩子的想象力都去哪里了呢?智力开发和思维训练,这实际上将是“文学教育”的思维问题。如何应对「陈词滥调」?要了解孩子的特点,保护或保留孩子的想象力。写作需要的是想象力和生活的积累。只有生活的积累是不够的,想象力也是不够的。那么如何保留或挖掘孩子的想象力呢?首先,要保留和鼓励孩子天真的想象力,让他们远离八股(所谓的常识)。这里会有一个小矛盾。写作的时候,当孩子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不匹配的时候,这个时候老师应该注意什么?苏回答说,我们应该首先保护孩子的想象力,然后慢慢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然后,在批改作文时,我们的老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标准。
想象力可以抵制偏见、成见和坏习惯,或者权威。在一定程度上,想象力可以成为文学生产力的一部分。有完美的文字,但没有完美的写作过程。为什么这么说?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写作过程中有很多曲折。想象力是写作的重要推动力。想象力是由空产生的吗?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东西。想象力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本能,对成年人来说是一种思维训练。想象与生活密不可分。作家的写作主要分为两种。一部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篇文章主要是根据生活经验写成的。在文章中,老人、鲨鱼、小男孩和马林鱼在生活中实际上是可见的。写作是将日常生活与生活思考融为一体。另一种创作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全文主要依靠作家的想象力,但想象力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就拿苏童自己的书《我的帝王生涯》来说吧,看起来像是历史小说,其实不是历史小说。看起来像是宫廷小说,其实不是宫廷小说。他承认这部小说主要来源于想象,但也有出处。来自苏童自己留存的想象。苏童小时候生活的时代,娱乐生活主要来自街头和有线广播,也就是有线广播让苏童听到了苏州评弹,也听到了一只狸猫换了一个太子(野史),这是他创作的一个来源。
苏童认为成人想象是写作背后的一种虚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考虑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看到的童话大多是大人写的,而小孩子写的童话大多没有大人写的感人?其实成年人是有能力去联系事物和生活的,所以成人童话似乎是一种创造。从某种程度上说,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部成熟理性的成人小说。就是大人模仿孩子的语气和语调的写法。能否完成,是建立在作家保留儿童想象力的基础上的。看契诃夫的《万卡》故事。这是契诃夫成年后的作品,文风比较稳定。但是,他能站在一个孩子的立场上写作,其实是他小时候的想象。写作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理解创作对象的语气和逻辑,所以孩子的想象力是一个宝藏,我们无法复制。能留住孩子想象力的都是作品。如何让孩子描述我们的世界?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另外,也要思考文学教育要解决哪些问题。
能留住孩子想象力的都是作品。
后记:笔者2019年8月参加了一个苏童作家的课程分享,课后整理了这篇文章。最近在思考一些写作问题,想到了之前写的这篇文章听后的感受,希望能给同样迷茫的老师、家长或者孩子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