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的下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宋之问为这两句诗害了刘希夷吗?)
年年岁岁花相似的下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宋之问为这两句诗害了刘希夷吗?)
前言
关于宋之问 ,有不少令人不耻的故事,其依附于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兄弟,又后告密张仲之卖友求荣。因此刘希夷被害之事传说是宋之问下的手,似乎也很符合他的为人。
惹祸的这首诗叫做《代悲白头翁 》: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网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关于这个故事在唐朝就已经流传了。
一、中唐韦绚的记载
唐朝韦绚撰《刘宾客嘉话录》中记载:
刘希夷诗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问苦爱此两句,知其未示人,恳乞,许而不与。之问怒,以土袋压杀之。宋生不得其死,天报之也。
其中说道,刘希夷的舅舅很喜欢这两句诗,知道刘希夷写成以后还没有流传出去,于是苦苦索求,因刘希夷答应了却不肯给他,宋之问一怒之下,用土袋子压死了刘希夷。后来宋之问不得好死,是老天的报应。
韦绚,字文明,约公元840年前后在世。他是宰相韦执谊的儿子,韦执谊当年和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搞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是八司马之一。
二、中唐刘肃的记载
刘肃是为元和时期的江都主簿”。他撰有一本《大唐新语》,成书于807年左右。
关于这个故事,《大唐新语》中是这样说的:
刘希夷,一名挺之,汝州人。少有文华,好为宫体,词旨悲苦,不为时所重。曾搊琵琶,尝为《白头翁咏》,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诗似谶,与石崇‘白首同所归’何异也?”乃更作一句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既而叹曰:“此句复似向谶矣,然死生有命,岂复由此!”乃两存之。诗成未周岁,为奸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
刘肃写到,刘希夷自小有文采,喜欢写宫体诗,但是多悲苦之音,并不为诗人所看重。
他曾经一边弹着琵琶,一边作《白头翁咏》,看来他是个弹唱歌手。 歌中唱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网花开复谁在?”
刘希夷唱出来就有点后悔了,这一句很像谶语呀,和石崇的"白首同所归"有什么区别呢?
白首同所归,其实并不是石崇的诗,而是石崇好友潘岳的作品:
“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金谷集作诗》
两个人都是风光一时的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奢侈无度的石崇,在其金谷园中常常汇聚了当时的名士,大家一起饮酒娱乐,吟诗作赋。其中包括第一美男潘岳、"闻鸡起舞"的刘琨、引发"洛阳纸贵" 的左思、 以及陆机、陆云二兄弟等人。
后来时局大变,石崇与潘岳成为了阶下之囚。二人同上刑场时,面面相觑,想起来了当年的这首诗。所以刘希夷说是诗谶,感觉不吉利。
刘希夷后面又做了两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他叹息道,这一句又像是诗谶呀,死生有命,随他去吧。于是这四句诗都保留了下来没有修改。
结果,这首诗写成后不到一年,刘希夷就死了。有人说是宋之问干的。
三、晚唐孟棨的记载
孟棨,生卒年、籍贯均不详。他是唐僖宗干符二年(875年)进士,比起刘肃、韦绚晚了半个多世纪了。
孟棨在《本事诗 徵咎第六》中记载:
诗人刘希夷尝为诗曰:“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忽然悟曰:“其不祥欤。”复遘思逾时,又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恶之。或解之曰:“何必其然。”遂两留之,果以来春之初下世。
这段话是刘肃《大唐新语》中所录的缩写版。不过写明了刘希夷是第二年的春天去世的。不过没有提到宋之问。
四、宋朝计有功说宋之问害死刘希夷 是因为另一首诗
关于宋之问与刘希夷的悬案,后来还有宋朝的《唐语林》、《全唐诗话》、 《临汉隐居诗话》、 《太平广记》、《唐诗纪事》、《诗话总龟》元朝辛文房的《唐才子传》等有记录,不过都是是前人牙慧而已。
计有功《唐诗纪事》 不知从哪里得到一个新的观点:
刘希夷,一名庭芝,汝州人。少有文华,好为宫体诗,词旨悲苦,不为时人所重。善弹琵琶。尝为《白头翁咏》云..........诗成未周岁,为奸人所杀。或云宋之问害之。
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诗为集中之最,由是大为人所称。(或云:之问害希夷以《洛阳篇》为己作,至今载此篇在之问集中。)
计有功说,宋之问看上的是另一首诗《洛阳篇》。《洛阳篇》不知道是哪一首,或许是其集中的《明河篇》,诗中有句:洛陽城闕天中起,長河夜夜千門裏。
五、刘希夷之死的疑问
记载宋之问之死的, 还有元辛文房的《唐才子传》 :
刘希夷,字廷芝,颍川人。上元二年郑益榜进士,时年二十五,射策有文名。苦篇咏,特善闺帷之作,词情哀怨,多依古调,体势与时不合,遂不为所重。希夷美姿容,好谈笑,善弹琵琶,饮酒至数斗不醉,落魄不拘常检。....
又吟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复叹曰:“死生有命,岂由此虚言乎!”遂并存之。舅宋之问苦爱后一联,知其未传于人,恳求之,许而竟不与。之问怒其诳己,使奴以土囊压杀于别舍,时未及三十,人悉怜之。
辛文房接受了前人的记载,说刘希夷被宋之问所杀。但是,杀死一个中第的进士,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脱身吧。
《旧唐书》中只是说刘希夷为奸人所杀:
时又有汝州人刘希夷,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
总而言之,刘希夷的死,是不是宋之问所为,一直就有疑问。宋朝魏泰在《临汉隐居诗话》中提出了疑问:
韦绚集刘禹锡之言为《嘉话录》,载刘希夷诗云:「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希夷之舅宋之问爱此句,欲夺之,希夷不与。之问怒,以土囊压杀希夷。
世谓之问末节眨死,乃刘生之报也。吾观之问集中,尽有好处,而希夷之句,殊无可采,不知何至压杀而夺之,真枉死也。
魏泰认为,宋之问的诗已经非常优秀了,而刘希夷的诗,没有什么可以采用的,不知道为何会做出这种事情呢?刘希夷真是枉死了。
宋之问在当年与沈佺期齐名,合称为”沈宋“,以其地位与诗才来说,应该不至于抢自己外甥的诗作。更何况夺人性命呢。
六、北门学士
孟棨《本事诗》还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宋考功,天后朝求为北门学士,不许,作《明河篇》以见其意,末云:“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则天见其诗,谓崔融曰:“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盖以之问患齿疾,口常臭故也。之问终身惭愤。
北门学士是指武则天的智囊团,如刘懿之、周思茂、元万顷、范履冰等人,他们帮助武则天在经济、军事、文化、政治等方面出谋划策。
这些人和张易之兄弟不是一类人。但是宋之问因为口臭网没有入选,不知道是因为才能不行呢?还是孟棨的杜撰,这种写法很容易让人把”北门学士“误解为张易之一流人物。
而文中引用的”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令人想入非非,容易误解了。
结束语
宋之问这个人的名声很差,武后时期,他依附于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兄弟,做了不少令人不齿之事 。 而张家兄弟两个飞扬跋扈气势熏天,连后来的唐中宗、唐玄宗都就受了不少委屈。神龙政变以后张氏兄弟立刻被诛杀,宋之问被贬谪。
对张氏兄弟恨之入骨的唐玄宗登基不久,就把宋之问赐死了。
唐人说宋之问的死是“天报之也”,未必是因为刘希夷的事情。总之万事都有因果, 在动荡的时局之中,大臣们不得不选择一方作为依靠,改朝换代时能够保全自身真得很难。
至于宋之问与刘希夷疑案,永远是一个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