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号什么?(人间烟火的白居易)
白居易号什么?(人间烟火的白居易)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杜甫去世两年后,白居易出生了。中唐文人如雨后春笋,韩愈、杜牧、柳宗元、白居易等。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唐朝被称为诗的国度,诗歌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国泰民安,国民素质之高,可见一斑。白居易把诗歌拉向平民,适当降低它的高度,使之在平民间扎下根来。
他年少16岁写的这首《赋得古原草送别》,苍凉美感跃然于心,“离离原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二句不但写出了“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枯,一句写荣,语言朴实有力,言简意赅。
白居易跟唐代大多数文人一样,仕途坎坷,历代大诗人,官运亨通者寥寥,大都失意,其因是文人坚持他的价值观不屈服于权贵才会失意,辨析这个绵延两千多年的历史现象,不能倒果为因。
27岁通过乡试,29岁中进士,少年得志,步入仕途,44岁以前他各方面感觉良好,从小小的周至县蔚,一步步跨到皇帝身边,做翰林,当谏官,出有车宴有伎,结交名流。
他提倡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长恨歌》深于诗,多于情者,从前朝写到当代,笔锋所指,除了他本人,还包括宗庙供着的先帝,话难听,主题鲜明,这为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埋下了伏笔。
到江州、杭州等任职,已两鬓生白发,三十年抱负从此付出东流,酒、琴、诗,三者环绕着乐天派的中年男人,但缺了一样东西,缺什么呢?情。《琵琶行》赢得一网个契机,不期而至,一个是失意的高官,一个是沦落的娼女,“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透露出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而不能自已。一句“相逢何必曾相识”说尽各自境遇。
白居易远离长安,隐匿于山水之间,游遍周遭,寸寸贴近山和水的肌肤,写下大量诗篇。人与人相处,日久生情,人与山水亦如此。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庐山脚下的小村庄的花到了四月就已经谢了,而山上大林寺里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总是慨叹春天离去了,便再也无处寻觅,没想到它转到了这深山的寺院里。刚刚在山下看到落红满地,刚刚慨叹春去不再回,现在却在山上的寺院里看到了满园春色,怎能不让人惊喜?原来春天竟躲藏在这里。正像我们留恋春天一样,春天也留恋这里。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把天上地上的两种景象压缩在诗里,通过对“露”和“月”的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秋夜一派和谐宁静的意境。
“把酒思闲事,春愁谁最深?”
我端着酒杯考虑些闲事,春愁春天的抑郁哪些人会更深呢?那是漂泊在外地想求钱财不能回乡的他网乡游子,还有那些苦苦读书却名落孙山的学子,这是巨大的失落和前途的茫然。
我非常佩服白居易,他一个人垂头丧气在月亮下,一个人抱着膝看着孤独的灯火。他孤独贫贱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所以他在超脱了自己苦难的时段后,努力给朋友带来温暖和快乐。他说我陪着你度过最难受的春天的寂寞,这酒抵得过万两黄金。
古往今来,几人敢说自己的人生无憾?人生路上,又有几人不是接连碰壁?自古文章千古事。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这算是白居易一生的概括了。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伟大的诗人白网居易照耀诗词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