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长寿千年秘密揭开
银杏原产中国,是著名的长寿树种,在我国各地大量分布。 1月15日,记者从扬州大学获悉,该校银杏研究团队与北京林业大学林金星团队、林木分子设计与育种先进中心合作。 历经7年,综合应用细胞学、生理学、多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科学鉴定方法发现,古银杏树的长寿并非单一长寿基因调控,而是多种长寿基因综合平衡的结果。生长和衰老过程中的因素。 该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
“长寿机制一直是网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热点之一。几乎所有的多细胞生物都无法逃脱衰老,最终导致个体死亡。” 扬州大学王力教授表示,人类和动物的衰老被认为主要与端粒丢失、DNA损伤、DNA突变积累、表观遗传变化等因素有关,寿命一般只有一几十年。 在自然界中,有些树种可以有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树龄,仍然生长旺盛,但其长寿机制一直不清楚。
据介绍,该研究将胸径分析与年轮测定技术相结合,发现与成年树木相比,古树形成层细胞层数减少,新产生年轮的宽度变窄,生长素含量减少,脱落酸含量增加。 与细胞分裂和分化相关的基因表达量下降,表明古树维管组织生长减慢。 但古树树干横截面积的增加仍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古银杏树形成层中网的干细胞仍然具有很强的持续分裂能力。
这些形态、生理和分子结果表明,古银杏树整体仍处于健康成年状态,仍保持着“青春活力”,尚未进入衰老阶段。 因此,确定古银杏树维管形成层细胞的持续分裂能力对于避免衰老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树木的生长、发育乃至衰老需要应对环境胁迫、病虫害以及病原菌等微生网物的入侵。 本研究在古银杏树的维管形成层细胞中鉴定出R基因的数量,发现其数量远远多于其他物种。 此外,古树群中木质素单体、黄酮类化合物和二苯乙烯类化合物代谢途径中的基因数量和表达量并未减少。
因此推测,古银杏树可能通过不断合成木质素等物质来增加树干的密度和强度,以支撑不断生长的树体。 同时,通过大量R基因的持续表达和具有特殊保护功能的代谢产物的积累,提高树木的抵抗力,抵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从而大大延长树木的寿命。 研究成果对于揭示个体水平上树木生长和衰老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吴西平 于蕾 记者 郭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