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有哪些(中国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有哪些)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3年05月28日10时37分13秒 229 0

金融机构有哪些(中国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有哪些)2008年金融危机后,人们认识到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威力”,当时的金融监管体系缺乏对于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因此“大而不能倒”的问题十分突出。危机后,有关国际组织和主要经济体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建立了相关制度安排,以免重蹈覆辙。我国一直没有构建

金融机构有哪些(中国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有哪些)2008年金融危机后,人们认识到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威力”,当时的金融监管体系缺乏对于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因此“大而不能倒”的问题十分突出。危机后,有关国际组织和主要经济体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建立了相关制度安排,以免重蹈覆辙。

我国一直没有构建国内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清单。不过,一行两会于昨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借鉴了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经验,将对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防范系统性风险、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与国际经验有所不同的是,目前全球系统重要性机构(G-SIFs)的认定基本仅包含银行、保险这两类金融机构,而我国的监管框架首次将证券业、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纳入了国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D-SIFs)。

据中国人民银行11月27日消息,为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框架,防范系统性风险,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银发〔2018〕网30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指出:“本意见所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包括系统重要性银行业机构、系统重要性证券业机构、系统重要性保险业机构,以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委)认定的其他具有系统重要性、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

‘银行业机构’指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开发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证券业机构’指依法设立的从事证券、期货、基金业务的法人机构;‘保险业机构’指依法设立的从事保险业务的法人机构。”

为什么要建立

我国的D-SIFs名单?

11月中旬,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首次透露监管对国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逻网辑和思路。此前,我国并没有类似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早在2011年就提出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的概念和机构名单。

人们对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这一概念的认识是源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危机后,人们意识到,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因规模较大、结构和业务复杂、与其他金融机构关联性强,在金融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将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因此,有关国际组织和主要经济体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建立了相关制度安排,以免重蹈覆辙。例如,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布《降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强度和有效性》《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核心要素》等一系列文件,FSB将30家银行、9家保险纳入全球系统重要性机构(G-SIFs)。

小新注:FSB成员包括中国在内的20国集团的主要经济体,其具体职能包括评估全球金融系统脆弱性,监督各国改进行动;促进各国监管机构合作和信息交换,对各国监管政策和监管标准提供建议;协调国际标准制订机构的工作;为跨国风险管理制订应急预案等。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和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按照FSB要求,分别发布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和保险机构的评估方法与损失吸收能力要求,开展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和保险机构评估工作。美国、欧盟、英国等主要经济体也专门针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建立了相应制度安排。

从我国情况看,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部分规模较大、复杂度较高的金融机构因与其他金融机构关联度高而居于金融体系核心,对我国金融体系整体稳健性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为此,迫切需要明确政策导向,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监管和处置作出制度性安排,补齐监管短板,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这也是我国金融监管多年来一直在逐步探索的领域。

哪些机构会是

我国的D-SIFs?

从2011年至今,我国已有五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G-SIFs),包括四家银行(中行、工行、农行、建行)和一家保险(中国平安)。

那么,什么机构算是国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D-SIFs)?具体有什么评估流程?

《指导意见》指出,人民银行将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根据各行业发展特点,制定客观定量、简单可比的标准,来划定范围。标准可采用金融机构的规模指标,即所有参评机构表内外资产总额不低于监管部门统计的同口径上年末该行业总资产的75%;或采用金融机构的数量指标,即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参评机构数量分别不少于30家、10家和10家。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初始名单、相应金融机构填报的数据和系统重要网性得分、监管判断建议及依据于每年8月底之前提交金融委审议。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最终名单经金融委确定后,由人民银行和相关监管部门联合发布。

据多家媒体报道,最终名单的范围将与国际经验有所区别。目前,全球系统重要性机构(G-SIFs)的认定基本仅包含银行、保险这两类金融机构,而将证券业、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纳入尚无先例。据财新报道,最终确定的国内系统重要性机构(D-SIFs)名单将在20家左右,包括十几家银行、4家保险机构,甚至包括蚂蚁金服、腾讯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巨头。

央行考虑将蚂蚁金服、腾讯金融这样的互联网行业巨头纳入国内非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原因在于这类企业的生态日益丰富,其影响力和规模已经不容忽视,其关联度的复杂性、风险传递的复杂性都体现出了系统重要性的特征。例如,支付宝联合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于11月27日推出我国首个互助重疾险“相互保”,上线3天客户数破330万,一个多月超2000万。

因此,如何设定针对证券业、从事金融业务机构的评定标准,以及针对这两类机构如何设定特别监管要求和特别处置机制备受外界关注,不过,这需要下一步出台细则予以明确。

参考来源:财新、券商中国、央行官网

金融机构有哪些(中国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有哪些)-第1张图片

新金融评论

聚焦新金融,独家、专业,尽在新金融评论。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hanghai Finance Institute,SFI)是一家非官方、非营利性的专业智库,致力于新金融和国际金融领域的政策研究。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7月14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hina Finance 40 Forum,CF40)举办, 与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研究院在国内率先提出新金融概念,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逐渐形成了以新金融和国际金融为特色的研究道路。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等机构于2015年10月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中心是北京大学的二级机构,挂靠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心致力于开展数字金融、普惠金融、金融改革等领域的学术、政策、行业研究,向社会提供权威的研究分析,为行业发展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政策参考。

此外,为纪念我国卓越的世界经济学家浦山先生,并推动我国国际金融与新金融的研究和发展,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于2016年7月发起成立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并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战略合作,联合主办浦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