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地图(驾车地图导航哪个好用)
驾驶地图(驾驶地图更容易导航)
繁华已逝,咸味渐淡,时光仿佛尘封。于是,我们深入巴蜀,重访川盐古道,试图走进那段历史。拂去尘埃,露出的不仅是结晶盐,还有“川盐”折射出的盐业、建筑、民俗的辉煌历史。所以可以说,曾经纵横大江大河的川盐古道,无疑是中华文明的一股新鲜血液。
基本信息
里程:800公里左右。
海拔:大约240-1000米
历史:起源于唐宋时期。
地理位置:贯穿中国腹地
燕谷路
顾名思义,川盐古道是运输“川盐”的古道。指的是川渝向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四省运盐时诞生的一条千年古道。
路线特征
古代大部分盐场都位于长江干流及其支流上,所以最初的川盐运输自然要靠水路。这些河流与连接盐埠的陆上盐道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四川盐运网络,形成了四大航线——川鄂古盐道、川湘古盐道、川黔古盐道、川滇古盐道,串联起四川、重庆、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地。
从自贡出发,沿着须水河向西行驶不到15公里,就是艾叶的古镇。据史料记载,因滩而建的艾叶镇,是自贡东运盐水路的起点,是巴西运盐的陆路出发地。有“古盐运路第一滩”的美誉。
自贡运盐第一滩艾叶镇
大约从南宋开始,戎州产的煤经须水河输入自贡烧盐,运煤运到这里。与此同时,食盐由陆璐运往雅安、西昌,入藏后在云贵也是从这里开始的。这个地区有四千年历史的驿道和11座百年古桥。千百年来,驮骡络绎不绝,盐筐堆积,商旅熙熙攘攘,无不展现出当年食盐生产运输的盛况。据说当年繁华的小街上,盐商和盐工扔掉的花生壳多到可以到脚踝。
走在艾叶镇老街的窄路上,有经过岁月洗礼变得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两边是清末民初的川南民居,粉墙黛瓦,阁楼,推窗。这些老房子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窗户上雕刻着各种图案,凝固了时间。屋檐下挂着红灯笼、香肠和咸肉以及孩子们五颜六色的尿布。
涪陵,腌制出国人喜爱的味道。
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清溪镇长江边的万家村春景明,满眼绿色。“以前我们住在这里的时候,每到季节,江边都有一排排高高的架子挂菜。”几杯绿茶,一盘老咸菜,58岁的万绍碧坐在老房子的院坝上,陷入了沉思。早在2008年,涪陵榨菜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重庆市有多名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万绍碧就是其中之一。
涪陵是古巴的古都,巴第一位国王的陵墓在涪陵白涛镇的乌江上。巴人擅长制作陶器,他们溯流而上的船只都是用陶器制成的。他们打鱼打猎,种谷子、黍,不经意间把剩下的肉放进一个装满盐的陶罐里。存放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它没有腐烂,还很好吃。于是,古代巴人逐渐学会了用盐腌制肉菜,涪陵成为了咸肉菜的发源地。
在涪陵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泡菜屋”。主人请客,最后一道菜是咸菜。涪陵一直延续着用一碟咸菜观察住户的习俗,观察勤劳贤惠的主妇,有句谚语叫“宁为素衣,不为素衣,但求咸菜”。
探索“钱公潭”的传说
龚滩古镇位于阿蓬江和乌江交汇处的凤凰山脚下。这座古镇沿着河岸而建。这里的兴衰故事是四川古盐道的一个缩影,也是古代建筑艺术和码头文化的代表。自公元223年蜀汉王朝灭亡后,郡主在此设汉服郡,公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山、水、河的阻隔,让古镇独立。
由于盐的运输,成就了“前龚滩”的商业传奇,龚滩古镇至今还保留着家家户户挂“盐灯”的传统。“钱公潭”不是描写龚潭的繁华,而是指龚潭得乌江之福。只要人勤快,在水上码头总能挣到钱:有力气在码头上运盐拉货的,有胆量随船入黔的,有资本在码头上摆储货的。就算你不想做以上这些,你也可以在家门口开店,做南北方的商品和日用品谋生。
今天,仍有一块“永定成贵”的石碑嵌在古镇的古墙中。这座纪念碑的建立是为了规范当时搬运工和搬运工的权力和金钱分配。该平板电脑高155厘米,宽83厘米,仍然可以识别50多个字符。内容显示,龚滩是川盐进入贵州的重要中转站,运输的盐称为“客盐”。碑文还记载了装卸力价,由何衡、郑昌信等人任命,负责监督执行。把每包盐装进船舱的运费是5便士,从船上卸下来运到盐仓时每包加6便士。还规定所有搬运工都要按盐号进行检查和登记,以防止日常秩序混乱。
旅行方式
自贡市区(会川路、拱草路)—15公里—艾叶镇(G85渝昆高速、G5021诗雨高速)—350公里—涪陵区(G319、G65包茂高速)—190公里—龚滩古镇
里程:单程约555公里。
沿途美食
自贡:炉边牛肉,牛佛肘子,水煮牛肉。
涪陵:油醅青菜。
龚滩:酿豆腐,绿豆粉,煮白。
如有遗漏或错误,请不吝赐教。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为了保护原作者的版权,本文仅使用小图注明,
请关注《Auto go on road trip》杂志刊登的全文、美图、地图。
更多《上路吧旅行》资讯和交流,请关注头条《汽车上路吧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