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为什么要诋毁武大郎(原著汇总真实武大郎介绍)
《水浒传》,这部书可是家喻户晓,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里面有着众多的让我们喜爱的英雄人物。
曾经有人评价整部书里最英雄的人物就是行者武松,爱恨分明、嫉恶如仇,施耐庵也在小说中评价道:“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武松的故事,在《水浒传》中可以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出场就豪饮十八碗酒,赤手空拳便打死了老虎。之后出任都头,斗杀西门庆,智斗孙二娘,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让人读起来酣畅淋漓,痛快非常。
曾经有学者说,拍《水浒传》,只要把武松的故事拍好了,这戏就成功了一半。
诚然,那个永远不向恶势力低头的武二郎的确让人热血沸腾,人格魅力爆棚,令人心折。但是,也有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武松,包括所有的梁山好汉,其实都算不得好人。
有很大一部分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比如说天杀星李逵,丧命在他手下的无辜着实不少。
却是有一定道理,我们可以这么看,就拿武大郎之死这一段看,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看——比如说,我们把这几个人带入到今天,比如说武大郎是小镇上一个卖馒头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却有残疾,个子长不高;
而潘金莲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美女,而潘金莲父母贪图武大郎家的彩礼,然后两个人才结的婚,而武大郎有个弟弟是个在逃的有伤害罪在身的嫌犯。(水浒传里有明确交代,武松是误以为杀了人躲在柴进府邸,但那人其实没死。)
好了,背景交代完了,这样,我们让各位读者去选择,这几个人你会跟谁交朋友?估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武大郎或者潘金莲,没准潘金莲还跟多些,因为她是这场悲剧婚姻的受害者。
再往下说,随后武松因为为民除害,抓住了一个真正的在逃杀人犯,而获得奖励,当了警察。
然后镇里有个家里有矿的富二代公子叫做西门庆,无意中看上了这位有夫之妇的潘金莲,一来二去两人好上了,随后俩人合谋毒死了武大郎。武松回来后,气急败坏地找西门庆报仇,一怒之下就把他杀了。结果公职没了,判了个死缓。
回头再看这件事,整个事件只有武大郎是好人,一个冲动杀人,一个勾引男人,害死老公,另一个勾搭有夫之妇,导致出了人命,都不是什么好人。
情况似乎是这样,但是!事情不能这样解读的。如果真的发生在现代,潘金莲不满这桩婚姻,完全可以提出离婚,想找富二代,想找高富帅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
完全用不着谋害亲夫,而武松也完全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或者向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抓捕凶手,就算有人收了贿赂,那么武松也可以再向上诉讼,完全不用杀人。
其实这种事发生在今天,完全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避免悲剧发生。其实这就是施耐庵想告诉我们的事情,在北宋末年那个黑暗的时代,只有所谓的“坏人”才能够活得更好。
黑暗横行的年代,只有让作恶才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实我们从武松后来的故事也可以看到,他醉打蒋门神,替施恩打抱不平,张都监“赏识”他,他也心甘情愿为其做事,可是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切只是报复他的阴谋,于是他用了最极端的手段报复了张都监。
也从此对这世间的秩序再无留恋,如果秩序不好,那就毁掉它,再建一个新的!
哇!宋江的嘴好大!!
好人活不了,坏人活千年。这无疑是对北宋末年社会状况的最大的讽刺。
附带再说一下,其实历史上是真的有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三人的,武大郎本名叫做武植,是明朝的进士,据说有一米八,想不到吧?不仅不是矮穷矬,而且还是个潜力股呢。
人家潘金莲也是从小就爱慕武植的才华,长大了嫁给他做了媳妇儿,在武植考中进士前,穷困潦倒,也是潘金莲资助了他,成亲后还生了四个儿女。武植做了阳谷县县令后,造福一方,深得百姓爱戴。
那么这么一对模范夫妻怎么会成了施耐庵笔下的矮穷矬呢?经证实,武植曾经受过一个叫做黄堂的人家的资助,后来黄堂家被烧,黄堂就来求助武植,但武植却没什么反应。
这让黄堂很不满,于是他就勾结了一个阳谷县的一个混混,这个混混名字就叫西门庆。他们整天散布武大郎和潘金莲的谣言,西门庆到处宣讲自己和潘金莲有过荒唐事。
等到黄堂回到家,发现自己家的房子已经开始修建了,妻子告诉他是武植帮助建的。黄堂大为后悔,想要补救已经来不及了,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这样谣言像长了翅膀,飞到所有人的耳朵。
而施耐庵听了这个故事也信以为真,于是就写进了书里。
后来施耐庵的后人对此颇有歉意,在武植的墓前写了致歉诗。杜撰水浒施耐庵,武潘无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累世因缘今终报,正容重塑展人间。武氏祠堂断公案,施姓欠账施姓还。
墓志铭
最后是武植(武大郎)的墓志铭:
1946年武植墓被人发掘出来,墓碑铭文曰:"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yue)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定居。
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
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