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历史上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1月09日11时39分35秒 349 0

李鸿章自1901年去世后,到今天已经有119年了。对于他的评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两次大反转。

第一个阶段是1901到1950年;第二个阶段是1950年代到1970年代;第三个阶段是1980年代到今天。

可以说,第一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属于递进关系,第二个阶段则比较特殊。

能臣阶段李鸿章:能臣是一切评价的基础

梁启超的《李鸿章》,可以说是第一部研究李鸿章的专著。这部书现在经常被一些人拿出来其中一句话“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总体上这句话评价还算公道。

但是,写这本书时梁启超的身份更多的是“政治家下的历史学家”,其政治目的非常明显。所以,对李鸿章的核心评价应该是“无学无术”——贬低洋务派,抬高立宪派,而不是“敬、惜、悲”。

对于这本书我的总体评价是写得不错,作为晚清官员李鸿章确实算得上一位“传统能臣”。

“能臣”应该是评价基础,但是评论历史人物谁又不是能臣呢?如果不是能臣,根本在正史上根本不会留下名字。

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历史上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第1张图片

但是,关于梁启超这本书也有许多问题,这个问题其他历史人物也会遇到。即历史人物的历史环境谁都无法复原,特别是你复原的永远是历史的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

你根据历史资料去还原?历史资料能留下来的有无问题?是否完整?这些都无法证实。

这就是我在评价李鸿章的时候,特别喜欢拿左宗棠做对比。这不是和谁过不去,而是“你说历史要客观、要全面,你客观、全面过不同的两个人的对比吗”?

因为历史资料会有不断地被发掘出来,一部已经写成的作品,不可能照顾到几十年后的“新发现”“新出版”的历史资料。所以,每个人写历史书都是“最大化的还原历史”而不可能是“最真实最全面的还原历史”。

例如在梁启超先生的作品中,李鸿章临死前都坚决不与沙俄签订条约,但《杨儒庚辛存稿》出版后,许多历史真相也就显露出来了。

不是李鸿章不签而且他还主张签,为什么不签?是慈禧严厉禁止签署出卖长城以北广大地区的投降协约。

那么,面对新的历史材料,我们还有根据读者、作者自己的思考去决定承不承认。不就是有些人会算算地说:他是为了抬高自己,贬低李鸿章而已。

但作为与沙俄谈判东三省问题的直接负责人,从与李鸿章的关系看、从晚清外交系统大半都与李鸿章关系紧密情况看,我认为杨儒的观点值得关注。

更重要的是李鸿章与沙俄的关系、李鸿章对待非传统中原政权(北宋时代疆域)领土的漠视看,杨儒说李鸿章逼自己签订条约的可能性很高。

所以,有人说的“谈历史要客观、要全面,要放在历史环境里”,其实仍然摆脱不了自己的主观好恶。有些人也会为了李鸿章而说。

历史资料在那里摆着,如果有人非要装作不清楚、不知道,也就没啥办法了——叫不醒装睡的人。

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历史上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第2张图片

总体上看,从李鸿章死的半个世纪里,人们对他的评价还没有过多地从“国家”“民族”的角度去考虑、去评价,更多的是作为历史牛人的一种记述,以及谣传。

这主要是一方面,李鸿章的政治、家族势力还是比较强大的,特别是“抗战”前。另一方面,主要是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弱国,李鸿章的许多观点都获得很重要的认同。

卖国贼汉奸阶段,许多观点虽然偏颇,但也有有道理的地方

建国后,李鸿章研究开始热络起来,而且批评性越来越强。其中胡滨的定性比较有杀伤力,(李鸿章)具军阀、地主、买办等数重资格。

因为这一阶段对李鸿章评价比较狠,其实不仅是从李鸿章到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再到孔子都被批判过。所以,也不必过于较真儿。

正是因为批得太多,有些就批得武断了。但是,即使如此,也要看到这一点:正是因为李鸿章这个人从思想到行为的割裂;从言语到行为的割裂;

从表面到实质的割裂;从评论者地位和目的的不同多种角度去看,李鸿章是一个每个人都可以找到“攻击点”或“吹捧点”的人。

也就是在他的身上我们看不到一种“家国情怀”的坚守、传统儒家志向的坚守,总体上他更像是一个极端利己的现实主义者。虽然有能耐,但却缺少一种坚守和苦行僧的坚守。

我们不能因为那一阶段对李鸿章评价总体上比较武断,就武断地认为那一阶段的评价都不对。至少胡滨先生的评价定型是有道理的

。以“军阀”定性为例,我认为还是可以这么认为的。类似的对明朝的评价,之前有部非常著名的书《明代特务政治》(1949年出版)。现在看来问题很多、比较绝对、片面,但其基本核心还是正确的。

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历史上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第3张图片

从今天看来,李鸿章尚不具备军阀的实力,但是,他确实是晚清“最具军阀实力的准军阀”,是否是军阀至少要在某一地区内控制政治、经济、军事的控制权。

很显然,李鸿章在晚清时期还没有这样的控制权,慈禧对其仍然有很大的控制力,这是对其“军阀”判定不准确的地方,但是请注意,虽然晚清有“扶满抑汉”的思维,但不是是“满”就扶,是“汉”就抑制。主要还是看人。

李鸿章在众多汉族精英官员中,无疑从淮军成立之后就一直是被“扶持”的对象。

在具体事务中,不要说慈禧和李鸿章,就是亲父子、亲兄弟,就是我们百姓俗人过日子都要磕磕碰碰的。

所以,你把所有事情都放在一句话那是不正确的。所有问题不分析,就那一句大体、基本正确的话去生搬硬套,其实是很不好的作为。

在慈禧支持下,特别是晚清自太平天国后的财务制度、官员制度、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上,李鸿章都有“极大”的控制权。

特别是“淮军自身是针扎不进去、水泼不进去”的现状,北洋防区内部基本都是淮系人马控制一切。

在官员升迁、奖励上,清廷也只是只要你做好了事儿,就基本满足你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鸿章具有政治、经济、军事上有别于其他大臣的控制权。你说其为“准军阀”也不是没有道理。

从大功臣能否变成民族英雄阶段?只能看历史了

进入1970年代后,李鸿章基本上就被彻底打翻了。这一时期,学术论文多于图书。

例如《尊孔派和卖国贼——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李鸿章出洋》、《近代中国的大投降派李鸿章》《老沙皇和李鸿章》《洋务运动与洋奴哲学》《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历史上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第4张图片

进入1980年代后,李鸿章开始从泥坑里逐渐被扶起来,有人给掸掸土、擦擦身子儿。

同时,随着港澳台地区的文化交流、西方交流日渐增多,对李鸿章的评价越来越高。从1980年到现在,关于李鸿章论文多达几千篇、图书二三百部。可以说是晚清最受关注的人。

可以说,1980年代的许多观点其实都是在复述第一个阶段的观点。随着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阔,逐渐对李鸿章的各种夸赞、乃至吹捧甚嚣尘上。

当然,这里面既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作者心态,也有出于商业利益、图书销售量的考虑。

经过20年的铺垫,最终2003年的一部电视剧成为“吹响为李鸿章定性的号角,捧字为核心的立意昭然若揭”。这部电视剧为起点,有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日渐明显,即把李鸿章力图塑造为民族英雄。

比如甲午战败去趟日本就成了荆轲式“风萧萧兮易水寒”了;在日本挨了颗枪子儿,就成了“忍辱负重”,一颗子弹少赔一两亿两白银的民族英雄了。

但问题是,甲午战败何以战败?

如何评价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历史上如何评价洋务运动)-第5张图片

说句非常负责任的话,我们仍然处在第二阶段的历史语境里,特别是赞扬的人更应该思考,自己是否太着急了呢?

你也许会问,你对李鸿章的评价到底是什么呢?

很简单——走在卖国与救国之间的人。批评也罢、赞扬也罢,他都是一位能臣,能臣之前你给他放什么词语,就看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