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谁说的(民贵君轻是谁主张的观点)
孟子,姓孟名轲,鲁国邹人(山东省邹县),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相传,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到孟子以前数代已经没落。孟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
孟子受学于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学于曾子。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所以,孟子是孔子的第四传学生。据史家研究,从孔子到孟子中间间隔了107年。孟子十分推崇孔子,以孔子为圣人。自己则 以孔子的继承者自命,他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继承与发展了孔子的仁政学说,学成后周游列国,游说齐、梁、鲁、宋等国,劝说君王实行仁政。孟子游说诸国时阵容强大,据史书记载,其时“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
孟子成名之后,虽然得到,他的学说被当时的君王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得不到各国君主的支持,没有机会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主要致于教学与著述。
现在保存下来的《孟子》一书,可能是孟子学生们的笔记,记载了孟子的观点与政治活动。是我们了解孟子思想最直接的材料。
孟子生活的时代,是战国时代学术思想最活跃的时代,墨家思想与杨朱学说最为流行。墨子以宣扬孔子学说为己任,排斥杨墨。
据《孟子》书中记载,“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词,邪说者不得作”。
孔子讲仁,孟子继承了孔子这一学说,发展为仁政学说,又为孔子忠恕之法建立基础,形成了性善论。孟子对于孔子学说创造性的发展,使他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上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被尊称为“亚圣”。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自尧舜以下,若不生个孔子,后人去何处讨分晓?孔子后若无个孟子,也未有分晓。”
孟子学说在战国时代已是显学。汉代以后,历代统治都尊奉儒学,渐成一尊之势。宋明时代,儒家学派中逐渐形成了理学和心学体系,孟子的地位获得进一步的提高,《孟子》被列为四书,成为封建社会中的必读经典。
传统儒学,历来孔孟并称,人们又将儒学称为“孔孟之道”,孟子不愧是儒家学派中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
02孟子的政治主张:仁政与贵王贱霸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认为推行仁政,才是稳定社会秩序的最好办法。什么是仁政呢?仁政的实质是惠民,是要统治者给予劳动者有限度的恩惠,以收揽民心,获得人民对于自己的政权的支持。
孟子的仁政自疆界始:理想的井田制
孟子讲:“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这样看来,孟子所谓的治民之产业,是以满足奉生送死的最低生活需求为标准的。他不反动贵族奢侈,他只反对贵族过度奢侈。
他不反动贵族聚敛,他只是反对贵族竭泽而渔式地聚敛。他重视劳动者的生活境遇,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的观点,但他从来不认为劳动者能拥有与统治者一样富贵的资格。
孟子是站在统治贵族的阶级立场上来看待一切问题的。他主观地认为,只要君主天良发现,从思想感情上关怀人民,人民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他强调君主在主观上要有惠民的思想意识,因为劳动者无恒产就无恒心,老百姓生活不下去了,自然不会安于被统治的地位。孟子认为,老百姓无恒产才是产生社会动乱的根源。
所以,孟子讲统治者要统治百姓,必须给百姓一定数量的土地,使他们可以养活父母妻子,乐年饱食终日,凶年不致流离死亡。这样,老百姓才能安分宗法,安居乐业。
统治者如何“制民之产”,才能使老百姓养生送死、安居乐业呢?孟子认为上古的井田制是最为理想的农民产业的模型。他说: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生活的时代,税亩制取代井田制已成必然趋势了。但是孟子却幻想着将社会潮流逆转到井田制的理想中。
这种逆社会发展大势思想自然是不能实现的。但是,为什么孟子会有恢复井田制的理想呢?
这是因为,孟子认为井田制可以减轻或限制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井田制实行力役地租,力役地租视年成丰歉而有区别,所以老百姓的负担轻。
而税亩制的定额实物地租不以年成丰歉而区别,当遇到年成不好时,老百姓交完租后,正常生活便无法维持了。所以,孟子主张恢复井田制,其基本动机是限制统治者的过度剥削。
孟子认为,井田制恢复后,劳动者都拥有自己的额定产业,上可以事父母,下可以畜妻子。孟子描绘了这一理想的蓝图。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仁政的目标得民心,获得老百姓的拥护与支持
孟子在要求统治者实行制民之产、保民惠民的政策的前提下,激烈地批判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剥削,无情地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罪恶。
提出了“民为贵”“君为轻”观点。他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孚。此率兽而食人也。”
他还说:“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于沟壑,壮士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他骂暴虐百姓的夏桀为“残贼”、“独夫”。夏民诛夏桀,他不称弑君,而称诛“独夫”。
孟子认为得民心者,得天下。他说:“三代之得天下也,得其民也;得其民者,得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焉而已。”
推恩百姓,施惠于民,目标就是收揽民心,争取民众拥护。得到民众的拥护,贵族统治者的地位才能得以稳固。
所以,孟子是承认封建贵族的统治地位,他只是要求统治者时时以保民惠民为念,实施省刑罚、薄赋敛的政策治理天下。但绝不会认为,人民的地位比统治者的地位更高贵,或者统治者与百姓的地位是平等的。他的仁政主张,具有改良性质。
他认为,统治者与被统治的关系是天经地义的。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劳力者养人,劳心者养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这明显是在为封建君主的统治作辩护。但是,社会阶级分化,并不是社会分工现象,也不能够通过社会分工作出解释。
孟子贵王贱霸的政治思想
孟子的仁政,不仅是制民之产,保民惠民,还包括道德教化。制民之产使百姓安居乐业,道德教化使百姓服从伦理规范。从而实现稳定封建社会秩序的目标。
他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存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孟子提出仁者无敌的命题,由此导出了他尊王贱霸的政治思想。所谓王者,是指尚德的君主,实行仁政,以德感化人,不以兵强刑重强迫人。所谓霸者,是指尚力的君主,重刑罚,厚赋敛,假仁假义以劫制人。
孔子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的贵王道贱霸道的思想,正是继承这一思想来而来的。王道尚德与礼,霸道尚政与刑。
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王者所重在教化,霸者所重在政刑。孟子说:“仁者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王道在教,使道德与政治不分,伦理与法律不分。霸道在政,将道德伦理与政治法律截然分开。王道从爱民惠民出发,霸道从实利出发。所以,王道得民心,霸道夺民财。
孟子的仁政,不是民主政治,只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贵族政治。仁政与德政的实质,是希望统治者良心发现,从思想感情上关怀人民,制定政策时常常想到百姓的痛苦。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03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仁政是可行的,因为人性皆善,君王能将不忍人之心,扩而充之,推广到行政措施中,就是“仁政”了。人性皆善,是孟子学说中最重要的观点之一,是仁政思想的强有力的支持。
性善论的核心观点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的道德品质,如仁义礼智等都是天生的,是人的本性中固有的。
比如,孟子讲:“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如何证明仁义礼智是人类固有的本性呢?孟子认为,人都具有不忍人之心,为了说明了这个问题,他举出这样一个例子。
当人们看到一个小孩在井边将要掉下去时,不管是谁,与这孩子是否亲属,都先想到是如何解救他。孟子将此时人们对小孩的心情称为“恻隐之心",也就是不忍人之心。
当人们遇到小孩将要掉井的情形,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恻隐之心,以此来证明恻隐之心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孟子据此推论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者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
孟子接着说,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人有这四端,如同人有四肢一样。
这样,就将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与人类先天的本性关联起来,将它们说成是天赋的或人心所固有的。所以,孟子得到结论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除了仁义礼智四端外,人还生而具有“良知”、“良能”。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它,达之天下也。”
人生而具有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的萌芽,也具有判断善恶的良知与弃恶扬善的良能。不用学就会,不用思考就能知道。所以,人性是善的。支持人性本善的证据,除了人有仁义礼智四端与良知、良能之外,还有人的良心。人都有良心,哪怕是做尽坏事的恶人,到了夜间或早上五更时,摸一摸心口,良心还会发现。这不意味着,善是人类本性固有的吗?
性善论修身理论的依据
如果的人的本性是善的,那么恶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孟子认为,我们的耳目受了外物的刺激,引诱了心,使我们的心发生了欲望,就产生了恶。因此,我们的本心是善的,恶是由于外物刺激而引起的。
这样,我们修养就变成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努力发挥我们的良知良能,培养、扩充四德之端,使它合理而充分的发展。这一方面,孟子表述为存心、尽心、知性、知天。关于存心,孟子说: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关于尽心,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就是扩充自己的善端(即四德之端)。知性,就是通过扩充心之善端,而认识到自己心的本性(即四德)。
知天,当君子认识到仁义礼智等道德都先天地包含在自己内心的本性之中,是从我们心的本性中发展扩充而来的,并不是由外面强加的,就是认识“天命”了。在孟子看来,君臣、父子等伦理关系,都是由天命决定的。
我们修养的另一个方面,是破除外物对心的诱惑,减少恶的发生,以顺应心的善良本性的发展。这一方面,孟子表述为求放心、寡欲。关于求放心,孟子讲: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放心,就是使心不被由外物所引诱的欲望遮蔽,不迷失心灵的本性。关于寡欲,孟子讲: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心)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心)焉者,寡矣。”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德先天地存在于人的心中。直觉并实践它,就是人类的道。君子通过存心与放心两方面的修养,培养并扩充心中的善端,使人类先天的道德性得以发展。君子道德修养的结果,是培养“浩然之气”。
这“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至大至刚,无所不包。具备“浩然之气”的君子,就是仁者,仁者有天下,就可以实行“仁政”。
孟子说: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混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
04小结仁政思想与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孟子承认封建贵族的统治地位,他的仁政学说具有改良性质。他不会想到彻底改变劳动阶层的社会地位,他只是希望君王能时常想到老百姓的痛苦,实施保民与惠民的政策。
他反对以严刑酷法压制人民,而是主张君王以仁义道德教育和感化百姓。他十分注意民心的向背,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命题。君王实施仁政的目标就是要收获人心,获得百姓的拥护和支持。
在我国哲学史上,孟子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人性本善的理论。他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属性,是人心固有的。人的本性虽然是善的,但还是需要后天的修养。
修养的本质是不断地扩充人心的善端,仁义礼智全面发展,养成“浩然之气”,最后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以今天的观点来看,孟子性善说难以成立。道德伦理是人类的社会属性,人心的本性则是人类的自然或生物的属性。
孟子在论证人性本善时,混淆了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硬是将代表贵族阶级利益的道德观念说成是先天的或与生俱来的。他极力为封建贵族的统治辩护,将群臣、父子的伦理秩序说成天经地义,而且出于人心的本性。
尽管孟子的思想有其特定的阶级属性,但是他同情人民的痛苦遭遇,批判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具有强烈的民主思想,他甚至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他反对暴政,反对横征暴敛,他主张德政,主张轻徭薄赋,主张以仁义道德教育和感化百姓。他的这些思想,在我国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孟子是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大师,他对儒学的贡献仅次于孔子。与孔子思想相类似,他的思想也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他美化尧舜,美化井田制度,与历史现实的发展趋势唱反调。
孟子浩然之气的学说,为宗教神秘思想保留了地盘。他的命题“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为后世心学思想开了先河。以上这些都是孟子思想的主要特点。
参考资料:
《中国哲学史》第一册 任继愈主编
《任继愈谈孔子、孟子、韩非》任继愈 著
《中国思想简史》 武内义雄 著
《春秋战国思想史话》嵇文甫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