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啸林历史原型是谁(勇敢的心霍啸林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1月22日23时19分03秒 764 0

2017年电视剧《勇敢的心》热播,剧中抗日英雄霍啸林的原型——孙永勤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孙永勤,1893年生于兴隆县黄花川孙杖子村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7岁入私塾学习。

在学习期间,私塾老师李桂攀启发了孙永勤对家与国的爱国情怀。

李桂攀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他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心中充满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他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向学生们讲中国古代史、鸦片战争、中日战争、《说岳全传》等内容。

这些内容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孙永勤,特别是岳飞的精忠报国精神在幼小的孙永勤的心里扎下了根。

成年后他走上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道路,这一时期的教育对他起了巨大的启蒙作用。

保乡土、抗侵略,演绎家国情怀

20世纪20年代,中国北方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直奉战争。

两次战争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家园被毁,兵役、徭役、苛捐杂税多如牛毛,许多农民纷纷破产。走投无路的农民或逃亡他乡,或变成土匪。

此外,一些地痞无赖、大烟鬼、杀人犯、溃兵也纷纷加入土匪队伍,使得土匪人数越来越多。

成份越来越复杂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上千人。匪患逐渐成为当地的一大危害,特别是热河地区,处在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这里土匪众多。

据《承德县志》、《兴隆县志》记载,窜扰热南滦河河谷地区的土匪至少六股以上。

霍啸林历史原型是谁(勇敢的心霍啸林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吗)-第1张图片

面对匪患,政府软弱无力,军队又与土匪沆瀣一气。

在此情况下,各地纷纷成立伙会保卫乡土,孙永勤的家乡孙杖子村伙会便是其中之一。

在与土匪的作战中,孙永勤作战勇敢、富有指挥才能,很快便被推举为副会长。

他带领孙杖子伙会转战黄花川、滦河两岸,多次与土匪作战,保护了黄花川周围的安宁。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沦陷。

1933年2月21日,日本侵略者又发动了侵略热河的战役。

3月4日,日本关东军川原旅团128人,占领热河省会承德,热河沦陷。

为了镇压热河人民的反抗,侵华日军在占领热河后实行“土地登记政策”和“铳器回收政策”,强迫农民将所有枪支无偿上缴,如有延误,即按匪论处。

当日伪警察要收缴孙永勤的枪时,他义正言辞地说:“人是中国人、枪是中国枪,要我当汉奸,只能是妄想!”此时,强烈的家国情怀在孙永勤的心中激荡。

只有反抗,才能将日本侵略者驱逐出热河、东北三省。

1933年12月11日,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

孙永勤与志同道合的16人在他的家乡孙杖子村发动了被称为“黄花川农民抗日大暴动”的起义,走上了武装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道路,发出了“敌不灭,怒不息,头可断、志不屈。

宁为抗日死,不当亡国奴。我要跟着共产党,抗日到底不回头”的铮铮誓言。

这气壮山河的誓言吹响了向日本侵略者进攻的号角。

爱百姓、明大义

起义后,孙永勤视百姓如亲人。他经常教育干部战士要爱护老百姓,不许损害老百姓的利益。部队行军时,告诫干部战士不许动老百姓的一根草刺。

一次,一个战士拿了老百姓的东西,孙永勤把他关了15天。他还亲自枪毙了两个侮辱妇女的救国军战士。

在去遵化前,他说:“我们这支队伍从起事那天起,就是打鬼子、除汉奸。这次行军还和以前一样,不许动老百姓的一根草刺,违者以军法处置。

勇勤从带兵那天起,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为了抗日,孙永勤对待家人是那样的“无情”。 孙永勤曾说过,“先安国,后治家,抛妻子,甩父母,也要打日本,不当亡国奴!” 他的妻子雷永兰在1983年回忆说。

孙永勤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霍啸林历史原型是谁(勇敢的心霍啸林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吗)-第2张图片

孙永勤家境富裕,为了抗日救国,变卖了家产购买枪支弹药。

此外,为了收集枪支抗日,他亲自到家境富裕的妹妹家要枪。

妹妹拒绝后,他掏出手枪就要把外甥枪毙了,妹妹苦苦哀求并交出了枪支才放了外甥。

在他率部南移,最后离家时,他对妻子不是缠绵悱恻地依依不舍,而是告诫妻子养好孩子,拿枪也要拿革命的枪,不当亡国奴。

1934年春至1934年秋是孙永勤队伍发展最为兴盛时期,部队人数达到5000人左右。人数的增加,一方面壮大了革命队伍的力量。

另一方面,一些人将一些落后、不健康的思想行为带进队伍,侵蚀着这支起义部队的机体。为了带好这支队伍,孙永勤与冀东特委王平陆在黑河相谈数日。

王平陆向孙永勤阐明了共产党的抗日救国政策和主张,对孙永勤治军提出了一些建议。

孙永勤听了王平陆的介绍,思想上受到很大震动,认识到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才是真心抗日、救国救民的队伍,于是欣然接受了党的指示。

在五指山,孙永勤把民众军改为抗日救国军,军旗改为抗日救国军的大旗,加强抗日到底的思想教育,整顿纪律。经过这次整编,抗日救国军的纪律、战斗素质都有了很大改变。

1935年5月15日,孙永勤率领1000余名抗日救国军战士从洪山口进入遵化东北部山区,5月24日,孙永勤指挥抗日救国军在毛山[3]与侵华日军展开激战,不幸壮烈牺牲。

孙永勤率领农民救国军将士与日伪作战200多次,攻克敌人据点100余处,毙伤俘日伪军500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决心。

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8月1日发表的《八一宣言》中,把孙永勤、罗登贤、徐名鸿、吉鸿昌、邓铁梅、伯阳、童长荣、潘洪生、史灿堂、瞿秋白、方志敏等列为“为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