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什么不造空间站(美国为何自己不重新建设新空间站)
如果说天宫空间站,比国际空间站要更先进,恐怕有很多人不会同意。
国际空间站属于第四代空间站,而天宫空间站,还停留在第三代空间站的水平。国际空间站领先一代,难道第三代空间站,就一定落后第四代空间站吗?
如今,国际空间站已进入暮年,不仅面临着即将退役的难题,俄罗斯也多次表示要退出合作,美国为何不重新建设一个新的空间站呢?
既然要在技术上比高低,那就得先弄清空间站的发展过程,并找到第三代与第四代空间站的本质区别。 目前真正落地实施过的空间站,一共有四代,而俄罗斯是唯一参与了不同时期空间站建设的国家。
第一代空间站比较简单,属于单仓单接口的空间站。也就是说,这种空间站只能对接一个航天器。
例如俄罗斯的礼炮1号到礼炮5号空间站,美国的天空实验室,以及中国的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都属于第一代空间站。
为了提升空间站的补给能力,第二代空间站升级为单舱多接口,可以同时停靠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
接下来,就是类似天宫空间站的第三代空间站,形成了由多舱段形成的组合体。这类空间站具备更强的补给能力,在轨时间长,空间也变得更大。
国际空间站作为唯一的第四代空间站,不仅体积大、重量大,而且采用了独具的桁架结构。
这就奇怪了,既然国际空间站比中国空间站领先一代,为何要说天宫空间站更加先进呢?
国际空间站属于第四代空间站,比天宫空间站领先一代,但这并不代表技术上的领先。
要知道,国际空间站早在20多年前,就已启动建设,而且即将退役。这意味着,天宫空间站更加年轻,剩余的使用寿命更长,这是国际空间站不能比拟的。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如今20多年过去了,很多技术早已更新换代,国际空间站上的很多设备,恐怕早已落伍。
之所以国际空间站,能成为第四代空间站,主要是它使用了桁架结构。这种结构方式,可以让空间站更加牢固,而且建设得更大。
事实证明,空间站越大成本越高,可能并不是最优选择。虽然国际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也会对空间站进行维修和设备更换,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大型设备无法拆卸,有些合成材料也早已老化,内部的线路更是没法检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际空间站已进入暮年,浑身是毛病,与天宫空间站根本没法比。
例如天宫空间站上,有七自由度的机械臂,整洁的空间,更先进的环境管理系统和动力系统,国际空间站就显得要逊色很多。
并不否认国际空间站当年的奢华,以及对人类探索宇宙作出的贡献。但是,若要真从技术上分析,如今作为第三代空间站的天宫,丝毫不比国际空间站差。
国际空间站即将退役,可能在2025年左右,坠入大气层,美国为何不重新造一座空间站呢?
不久前,俄罗斯多次对外释放信号,表示要退出国际空间站合作,让不少人开始担心国际空间站的前途。 要知道,俄罗斯的舱段,拥有国际空间站大部分动力系统,如果俄罗斯退出,国际空间站很可能会失去自主动力,并提前退役。
既然俄罗斯有放弃国际空间站合作的意思,美国的科技实力如此强大,为何不再建一座空间站呢?
空间站建设看似简单轻松,实则困难重重,即便是美国,也要面临很多挑战。
就以国际空间站为例,它特有的桁架结构,确实让空间站的容积提升了不少,为大型空间试验项目提供了条件。
也正因为如此,让重建空间站遇到层层阻碍。
国际空间站的单个舱段,重量近百吨,目前的运载火箭,很难将这样的航天器送入太空。而且美国的航天飞机已全部退役,缺少合适的运输工具,要想建设空间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即便美国想建造第三代空间站,也将面临动力系统、快速对接等技术难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空间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要兼顾环境空间、使用寿命、运营成本、功能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并有所取舍。
如今,天宫空间站已进入建设冲刺阶段的关键期,随着各部分舱体与核心舱交会对接,中国空间站的各项功能也将越来越完善。
毫无疑问,天宫空间站的未来可期,而国际空间站在不久之后,也终将迎来它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