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梗(我要去摆地摊了)
摆摊(我要摆地摊)
说起来挺尴尬的,当时我大学快毕业了,没想到会相信这句话。
在市场的拐角处,一家前门商店前,一位腰挎黄色皮包、身穿卡其色风衣的中年妇女正在为顾客挑选摊位上的商品。
长椅上放着一个电喇叭,里面传来一个略带磁性的圆形声音:“房租到期,清仓大甩卖中……”
细节记不清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和我一起逛街的同学其实都被眼前的热闹场面吸引了,兴高采烈的每个人都花了十五块钱买了一双皮鞋。
买了皮鞋后,两人仿佛占了大便宜似的踏上了回学校的路,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初购买篮球服的计划。
花了十五块钱生活费的皮鞋,没多久就自然穿破了,但这家店门口还在喊清仓大甩卖。
相比清仓大甩卖,后来又多了一个梗。
据说这句话现在还在大街小巷播放,被人们津津乐道。
那就是:“江南皮革厂倒闭了,老板带着嫂子跑了……”
真不知道江南皮具厂老板做了什么恶。他这么多年都要和小姨子私奔。
没过多久我就知道,那个逃跑的江南皮革厂老板和他的小姨子,只是一个噱头,一个笑话。
虽然这只是生活中一件极其普通的小事,却对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那以后,每次看到卖皮鞋皮具的小贩,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年轻时的自己。
今天怎么又八卦这个梗了?
因为朋友圈突然出现了一波摆摊潮,大家都抢着做起了生意摊。
这也是为了应对经济复苏的需要,更何况疫情导致大家都缺钱。
作为一名资深医疗农民工,我自然不能落后。
不能去摆摊,总可以发朋友圈吧?
但是,说到小摊,又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些回忆。
我对地摊的印象来源于夜市,可以追溯到1994年左右的夜市。
那时候我住在光华门。
光华路有些路段是尘土飞扬的土路,路上跑的出租车基本都是李霞出租车。
附近有几个夜市,每到夜幕降临,路边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摊。
我经常在天堂村的夜市闲逛,有时会买些实用的商品。
摊位上有很多摊贩,也有很多商品要卖。
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
有雨花石等观赏品,有短裤、t恤、拖鞋等衣服,有邓丽君、刘德华等歌手的磁带,还有鸭血粉丝汤等著名小吃。
熙熙攘攘,相互推挤。
少年时,除了享受热闹,最喜欢的事就是在卖旧书刊的摊位前徘徊。
因为没有多余的钱买,所以要经常翻翻别人的书。
那时候的我并没有现在这样渴望学习。买了很多书,却连翻一倍的动力都没有。
除了住处附近的夜市,我有时会和家人去其他地方,比如孔庙。
夫子庙是南京著名景点,六朝金粉,秦淮浪漫风光。
现在夫子庙夜市有了很正规的管理,不像那时候,经常可以看到路边摊。
晚上参观夫子庙的人很多,尤其是在盛夏。
秦淮河上,五一巷门口,总是挤满了各种口音的人。
有一句诗我至今记忆犹新,其中有两句是:远山使我醉,秋高气爽,我唱出我的灵魂。
那时候我自然没有遗憾。只知道在夜市可以花五毛钱喝一瓶冰镇汽水,花两块钱买了一把纸扇。
大约是1996年的夏天,我和父母在夫子庙夜市合影。
这张照片还在,但我从未在夫子庙留下过照片,甚至没有和父母一起旅行过。
事实上,南京有很多夜市,比如冯丹街夜市、马泰街夜市等等。
其中一些已经成为过去,被日益增长的城市化进程逼回到历史的记忆中。
现在,地摊经济又开始复苏,夜市又会红火起来。
与其说朋友圈都是摆摊赶夜市的虚假开工,不如说是大家怀旧情怀的集体释放。
看着朋友圈,摸着口袋,扣着被大脚趾扎破的尼龙袜,我真的有了摆地摊的冲动。
有人说你就是来凑热闹的。
我会告诉他,早在近二十年前,我就在光华东街摆摊卖西瓜吗?
但是,现在摆地摊能卖什么?
冒充老军医是我自然不会接的活。
但是,卖亲笔签名的照片可能没有市场。
我不会真的非法卖病假吧,还是算命?
想了想,终于有了主意!
北京牛肚这道小吃怎么样?
毕竟南京没见过卖牛肚的店,南京的吃货也不少。
摆个地摊,放两个锅在上面,说不定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想想都很开心!!
一颗新的商业之星在冉冉升起,多嫂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指日可待!
再见,让我连夜写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