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资料(苏维埃创始人列宁的个人资料)
列宁的资料(苏维埃创始人列宁的个人资料)
列宁(俄语:,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语: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
列宁是他参加共产主义运动后的化名 ,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同时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和评价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外文名称
英文:Vladimir Ilyich Ulyanov, Lenin俄文: ,
别名
Lenin/(列宁)
国籍
苏联
民族
俄罗斯人
出生地
俄罗斯帝国辛比尔斯克
出生日期
1870年(庚午年)4月22日
逝世日期
1924年(甲子年)1月21日
职业
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
毕业院校
喀山大学法律系
信仰
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
主要成就
创立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俄国人民进行十月革命
缔造苏维埃政权
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苏联总理)
创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代表作品
《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卡尔马克思》
继任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政党
俄共(布)
人物简介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Vladimir Ilyich Lenin) 1870年4月22日生于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个具有革命思想的教育工作者家庭,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在同胞六人中排行第三,自幼聪颖好学,拉丁文和希腊文均极出色,1887年从辛比尔斯克中学毕业时的成绩名列第一。1887年其兄以谋杀沙皇罪被处死,同年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读书,三个月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
列宁
旋又被捕流放。1888年10月回到喀山,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1889年5月随家迁居萨马拉(今古比雪夫),1891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法律系,以优异成绩通过法律考试,获准从事律师职业。1893年至1895年移居彼得堡。[2]
1895年前往西欧,与一些流亡国外的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最享重望的思想家普列汉诺夫接触,同年返国,成为彼得堡马克思主义小组领导人,并创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年12月被捕入狱。1897年2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东部,他在那里与克鲁普斯卡娅结婚,并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和写作。1900年初流放期满。1900年7月去德国慕尼黑,同年12月与普列汉诺夫、马尔托夫在当地创办了马克思主义者的第一张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第一期出版。1903年在伦敦召开俄国网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讨论党员条件和党的纪律问题,他在其著作《怎么办?》中提出了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见解。在第二次大会中,列宁坚持建立在“民主集中制”指导下的“新型的党”,要有铁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而以普列汉诺夫、马尔托夫和托洛茨基为代表的一派则攻击列宁要消灭党内自由,最后要实行一人独裁。列宁派在会上占多数,称为布尔什维克,以马尔托夫为首的一派占少数,称孟什维克。在革命领导权问题上,列宁认为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革命胜利后建立“革命工农民主专政”。
1905年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于11月由国外回到彼得堡。1905年11月至1906年8月直接领导革命斗争。1907年12月根据党的决议再度出国。1912年1月领导在布拉格单独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会议,把孟什维克清除出党,使布尔什维克党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两派从此分道扬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宁宣称第二国际业已死亡,号召“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同年9月去瑞士,两次组织各国反战社会主义者的反战大会。1917年发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分析了什么是战争的真正原因。1917年2月俄国资产阶级经过民主革命,推翻沙皇政府后,产生了由克伦斯基为首的资产阶级自由派政党组成的临时政府,该政府继续进行世界战争,无力使经济免于崩溃。同年4月列宁从瑞士回到彼得格勒,提出把土地分给农民和政府控制私营工商业的政策,使布尔什维克赢得全国各地苏维埃的支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战斗口号。关于政权问题,在其所写的《国家与革命》中,提出无产阶级必须粉碎现存的国家机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10月20日左右,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召开中央委员会会议,通过武装夺取政权的决议。列宁亲自领导了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获得胜利。11月8日在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他宣布《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并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苏维埃政权诞生后,列宁和德国签订了对俄国非常不利的《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列宁遇刺受伤,很快康复。1919年3月主持召开共产国际成立大会(第三国际),主张民族自决。1918年至1920年内战中,列宁艰苦地组织工农红军,动员人力,挖掘资源,支持军队作战,最后消灭了受协约国支持的白军。1921年宣布新经济政策。在列宁的最后两年里,俄罗斯沙文主义蔓延,特别是斯大林于1922年就任党的总书记后,权力日益集中。列宁曾以最大的努力企图改变这种趋势,不幸于1922年春身患重
列宁
病。同年4月,医生从他的颈部取出被打进的两颗子弹中的一颗,但一个月后,他又患局部瘫痪症,不能讲话。1923年3月10日起,他完全停止了政治活动。1924年1月21日下年6点30分(莫斯科时间)在莫斯科附近的哥尔克村逝世。
列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事业和学说的继承者,他的著作编成《列宁全集》出版。[2]
根据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列宁陵墓建在莫斯科红场克里姆林宫墙正中的前面。最初根据设计师亚舒谢夫的设计在三天内搭建了一座简易的列宁墓。接着建造了第二座列宁墓,于1924年8月1日开放供瞻仰,它也是木制结构的,但规模比较大,还在陵墓上修建了观礼台,供苏联国家领导人在红场参加节日庆典时使用。1930年10月,再次根据舒谢夫的设计方案在红场上建成了砖石结构的列宁墓,它保留了原建筑的基本结构,但更为气派,占地面积增加了三倍多,比过去高3米,深红色的石榴石和黑色的大理石使其更加庄严肃穆。墓中安放着置有列宁遗体的水晶棺。1931年在列宁墓两边修建了可容纳1万人的观礼台。为了使列宁遗体始终处于适宜状态,专家们使用一种专门配制的气溶胶液对遗体皮肤做湿润处理并采取了其它一些必要的防护措施,列宁遗体的组织和细胞保存完好,外形几乎未发生变化。自1924年1月27日列宁遗体安置在陵墓中以来,每年有很多国内外游人前来瞻仰列宁遗容。
早年经历
早期生活
1870年4月22日(儒略历4月10日)列宁出生在俄国辛比尔斯克省辛比尔斯克市(现乌里扬诺夫斯克州乌里扬诺夫斯克市),他有俄罗斯人、摩尔多瓦人、卡尔梅克人、犹太人、伏尔加德意志人及瑞典人的血统。他的父亲名叫伊利亚乌里扬诺夫,是在辛比尔斯克行政区内公内学校的督学。母亲名叫玛丽亚乌里扬诺娃。
1887年5月20日其兄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在彼得堡大学生物系就读时因参加民意党谋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行动被绞刑处死。同年,列宁中学毕业,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大学一年级时参加学生运动被开除学籍,流放到喀山省的偏僻农村监视居住,后因为其母向公家申请,列宁改流放到萨马拉省乌里扬诺夫,其姐夫所居的农村,但仍继续被警察公开监视。列宁在此自学了大学法律系课程以及马克思主义著作,特别是《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由此接受并一生坚信马克思主义。
1892年,列宁写下了其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同年,获得沙俄政府教育部批准,以彼得堡大学法律系校外旁听生资格赴彼得堡参加大学毕业国家考试,获金质毕业奖章与大学毕业证书。随即进入彼得堡一家律师事务所从事见习律师,并参加了当地马克思主义者组织的工人小组活动。
早期革命时期
1893年之前,列宁在伏尔加河畔的港口城市萨马拉担任律师,同时积极参加革命宣传,并加入了当地的马克思主义团体。随后移居圣彼得堡,创立了“圣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1894年写了《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批判了民粹派的观点和政治纲领,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论述了工人阶级作为先进、革命阶级的作用。
1895年秋,列宁统一彼得堡所有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创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2月7日再次被捕,被当局判罚14个月监禁,关押在圣彼得堡监狱中。1897年2月,刚刚出狱列宁被流放到东西伯利亚叶尼塞省米努辛斯克区的舒申斯克村——一个远离公路几百英里的偏僻村庄。在这里,他结识了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俄国的著名学者普列汉诺夫和一些知名人物。1898年6月,列宁与社会主义活动家娜德斯达克鲁普斯卡娅结婚。在流放期间,他撰写了30篇以上的理论著作,其中《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于1899年4月完成并出版发行,本书首次以“弗拉基米尔列宁”作为他的笔名。1900年流放期满,列宁曾被允许回到圣彼得堡(1924年~1991年改名为列宁格勒),随后赴瑞士日内瓦大学留学,然后又到斯图加特、慕尼黑、莱比锡、布拉格、维也纳、曼彻斯特和伦敦,从事反政府的职业政治活动。在德国慕尼黑他与马尔托夫合作创办了第一份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报纸《火星报》,然后先后在莱比锡、伦敦出版。期间他使用过很多化名,最终以“列宁”作为正式名。
1901年~1902年,列宁撰写了日后在俄国革命中极具影响力的《怎么办》一书;该书明确表示反对伯恩斯坦的修正主义,批评党内的“经济派”路线,认为落后群体应接受先进群体的领导,要求把党建设成一个以“职业革命家”为先锋核心、有着严密组织纪律的机构(即民主集中制)。
1903年列宁出席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中列宁的观点遭到马尔托夫、托洛茨基等人的反对,其思想被批评为“雅各宾主义”。由网于原则性问题的矛盾,党内逐渐分裂为以他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和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少数派)。
1905年俄国革命爆发后,列宁领导召开了只有布尔什维克派参加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制定了布尔什维克在这次革命中的策略。在此次革命的高潮11月上旬,列宁归国回到彼得堡,直接领导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和彼得堡委员会并参加党的机关报《新生活报》的编辑出版工作。1906年被选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主席团。革命失败后,列宁于1907年12月离开俄国[5],流亡在西欧的巴黎等地,在相对贫困的条件下坚持从事政治写作[6]。为回应对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争论,他在1908年完成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概括了恩格斯逝世后的发展成果,对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坚持了哲学的党性原则,捍卫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世界观,发展了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日后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哲学原理。
他忙于参加欧洲各地的社会主义集会活动,如1912年的布拉格代表会议,把取消派开除出党。列宁曾在巴黎与社会主义革命者依涅莎.阿尔曼德相识,两人建立了秘密的情人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批评那些支持本国战争的社会民主党,声称第二国际已经死亡,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战争期间,他居住在奥地利波罗宁镇时,曾被当局短暂扣押。随后他于1914年搬到中立国瑞士的伯尔尼,后来又搬到了苏黎世。并且在1915年8月写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也可以取得胜利。1915年9月,他在瑞士参加了反战的齐美尔瓦尔德会议。列宁作为齐美尔瓦尔德左派的领导人,主张应把帝国主义战争转化为阶级战争,呼吁工人阶级借机发动内战夺取政权。而会议中的多数派否决了他的主张,认为应把会议纲领限制在和平主义的范围之内。在第二次于瑞士的召开的反战会议中,他率领齐美尔瓦尔德左派重申主张,但最后只得到了一个妥协的宣言。
1916年春季,列宁在苏黎世完成了另一部理论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在批判论敌考茨基的同时,却也讽刺性的普及了后者在19世纪的观点。
折叠
1917年俄国革命
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被推翻,成立了以社会革命党和宪政民主党为主的各党派联盟俄国临时政府。同时圣彼得堡也成立一个苏维埃。此时尚在中立国瑞士的列宁深知自己需要马上返回俄国,但由于邻国陷入了一战无法直接通行。尽管如此,瑞士共产党人弗里茨普拉廷积极与德国当局协商,德国也希望能利用列宁缓解同俄国在东线的战事,于是同意协助列宁乘坐由德国安排的“密封列车”回国。列宁穿越德境后乘船到达瑞典,在瑞典共产党人奥托格日姆伦、图雷尼曼等人的帮助下,他顺利经过斯堪的纳维亚,于1917年4月16日乘坐火车到达圣彼得堡的芬兰站。
列宁归国后迅速成为布尔什维克运动的领袖。他提出了著名的《四月提纲》,指出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反对所谓的“资产阶
列宁
级临时政府”,抗议其故意拖延立宪会议选举,并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起初由于他政治上的左倾使党陷入了孤立,然而后来他的不妥协立场却使所有不信任临时政府的人把布尔什维克视为自己的阵营,拥有了这样一群“奢侈的反对者”布党不再承担政府政策的责任。而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党派领袖克伦斯基等人则指控列宁是德国派来的间谍(诸多资料显示并没有明确证据。
1917年7月,圣彼得堡发生了“七月事件”,临时政府镇压了布尔什维克所支持的示威游行的工人和士兵,并宣布通缉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列宁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暂时放弃了武力夺权的想法。他潜伏至拉兹里夫湖畔的草棚里,继续指导革命斗争,8月9日离开俄国本土到达芬兰(当时处于半独立的处境),其时完成了《国家与革命》的写作,指出了无产阶级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意义,规网定了工人阶级在创造国家机器方面的任务,论述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揭示了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基本特点。9月7日,俄军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旨在推翻临时政府的政变,后者不得不向布尔什维克的赤卫队求援。政变最终被粉碎,而布尔什维克也借机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列宁分析了新的形势后,在9月12日到14日给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彼得格勒委员会和莫斯科委员会写的两封指示信里,明确提出了通过起义夺权的方案,并于10月7日从芬兰秘密返回彼得格勒。他起草了由党中央全会通过的武装起义的决议,于10月24日夜间到达斯莫尔尼宫亲自指挥起义。
10月25日晚(公历11月7日)发动了十月革命,拥护布尔什维克的工人、兵士和水兵于次日凌晨2点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宣告推翻俄国临时政府,成立“工农临时政府”。表示立即举行立宪会议选举,并要求排除自由主义左派宪政民主党,建立清一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府,即“一切权力归苏维埃”。11月8日,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颁布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执政生涯
立宪会议
列宁发动十月革命夺权后,表示立即召开立宪会议,实现社会主义民主选举。同时限制新闻自由,打压宪政民主党。然而选举的结果却是社会革命党以明显的优势击败布尔什维克胜出。结果列宁又表示“依靠民意,但也不能忘记步枪”,于1918年1月5日解散了在彼得格勒塔夫利达宫的立宪会议,并逮捕了反对布尔什维克党派的议员,重新建立由布尔什维克和左派社会革命党组成的联合政府,并用军队镇压了反对解散立宪会议的示威者,随后称“一切权力归立宪会议”是反革命的口号,引起了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宪政民主党等党派的激烈反对。
退出一战
布尔什维克上台后,俄国和德国仍然处于交战状态。列宁主张接受德国的条件退出一战,布哈林认为应继续进攻解放德国,托洛茨基则支持不战不和。起初列宁支持率占少数故停战决议没有被通过,而随着德国军队的推进,部分领导人改变了立场,最终于1918年3月3日,同德国签署《布列斯特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条约使波兰、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乌克兰、芬兰、格鲁吉亚等国纷纷独立,使俄国丧失了大片领土,激起国内民族主义者的强烈不满。左派社会革命党也因此与布尔什维克发生分裂,于同年3月退出了联合政府。
建立契卡
为维护布尔什维克政权,打击反对阵营势力,1917年12月20日,列宁决议组建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机关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怠工特设委员会(简称契卡)。任命捷尔任斯基为契卡主席。1918年2月,中央委员会发表了《人民委员会告会俄国劳动人民书》,列宁在《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法令里,亲手加入"资产阶级中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均应编入挖壕营,受赤卫队负监视,反抗者枪毙。……所有敌方奸细、投机商人,暴徒,流氓,反革命煽动者,德国间谍,一律就地枪决。"等内容,赋予契卡机关拥有不经审判便可执行枪决的权力。1918年9月,列宁公开声称要制造一场针对资产阶级反革命的“红色恐怖”[22],给社会制造了极大的恐慌。不同学者的研究表明,从1917到1922年间,契卡的绞死和枪决的人数可能达到数十万至数百万人[23][24][25]。 受害者不仅仅是反对派的成员,还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平民,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全家也被杀害。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及社会民主党人纷纷谴责列宁,孟什维克领袖马尔托夫和德国马克思主义先驱考茨基称其统治为“恐怖统治”[26][27],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普列汉诺夫也称列宁“成为新的罗伯斯庇尔”。
遭遇刺杀和红色恐怖
1918年1月14日,列宁在彼得格勒完成一次演讲后,和瑞士共产党人弗里茨普拉廷共同乘坐一辆汽车,在过桥时,突然遭遇12名不明身份的枪手猛烈射击。普拉廷急忙将列宁的头部按在座位下,而他自己掩护列宁的手却被打得鲜血直流。事后契卡人员未能抓获枪击者,也未能确定杀手的身份。据后来移居国外的行刺者透露,组织这一行动的是沙科夫斯基公爵,他为这次行动赞助了50万卢布。
1918年8月30日,列宁在首都莫斯科郊外米赫尔松工厂对工人演讲后刚要踏上汽车,一位女性上前与其交谈,正在列宁回答她时,一支握勃朗宁手枪的手在三步远的近距离伸了出来,接着响起了三声枪响。第一发子弹射中列宁左肩,第二发击中他的左胸并穿颈而过,第三发却打中了正在与他谈话的女性。列宁当即倒地不省人事。恢复意识后他拒绝前往医院治疗,此时他认为可能会有下一次暗杀等待着他,遂被迅速带往克里姆林宫。第二发子弹的位置很危险,医生不敢将其取出。子弹没有刺穿左肺,但由于血液流入肺脏,情况仍很紧急。而列宁依旧继续工作,身体状况逐渐恢复。但此次暗杀事件给列宁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很多人相信他晚年的中风与此有关。这次暗杀同时也引发了部分民众对列宁的个人崇拜。
目前多数俄国历史学者认为盲人女杀手范妮卡普兰是开枪射击列宁的凶手,她是社会革命党成员。事件发生不久后她就被契卡逮捕,卡普兰承认自己刺杀了列宁,并表示幕后无人指使,完全是个人所为,因为列宁是“革命的叛徒”。卡普兰于9月3日被枪决,尸体被焚毁。1938年2月,苏联当局曾一度宣称布哈林是幕后主谋,后来又在1988年2月为布哈林平反。由于暗杀过程的资料记载存在诸多疑点,部分学者认为真凶并非卡普兰而是另有其人,其中列宁的副手,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斯维尔德洛夫有重大嫌疑。
在此案和契卡首脑Moisei Uritsky遇刺身亡后,斯大林提出了要进行“公开和系统的全民恐怖……对付那些要负责的人”。之后在莫斯科一地,列宁签字处决了25名沙俄部长官员,765名白卫军。据托洛茨基的回忆,列宁下令处决了沙皇一家,现在绝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支持这一说法。[34]在1922年5月写给莫洛托夫的信中,列宁就拆毁教堂一事写道:“我们必须要做出让他们几十年不能忘记的残暴事来……反动的教士和资产阶级处决得越多越好。”历史学家Orlando Figes认为约有八千名神职人员在这一时期被处死。
建立苏俄
1918年1月15曰,人民委员会通过了建立红军的法令,任命托洛茨基为军事人民委员和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1918年3月,列宁领导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第七次代表大会,布尔什维克党正式更名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同年完成宪法,将政权正式名称定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1919年3月,列宁在莫斯科成立了共产国际。1919年7月25日,首次表示要归还中国被占领土,“苏维埃政府把沙皇政府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或与日本人、协约国共同掠夺的一切交还给中国人民以后,立即建议中国政府就废除1896年条约、1901年北京协议及1907年至1916年与日本签订的一切协定进行谈判”,1920年,再次声明类似主张。
被迫离职
1923年3月9日,由中风引起的右侧瘫痪和语言障碍,迫使苏维埃领导人弗拉基米尔列宁离职。他保留了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头衔。
列宁自1922年5月第一次患中风病以来,病魔一直在折磨着他。那年的11月份他重返工作岗位,但是1个月后,又患第2次中风。自1922年11月20日以来,他没有公开发表演说。
列宁的威望如此之高以致在他患病期间没有一位领导人能接替他的工作。因此,在苏联政治局组成了三人最高领导机构,产生了“三人执政”或三人同盟作为党和国家的集体领导。这三巨头包括总书记约瑟夫斯大林,第二国际领导人格里高利季诺维也夫和莫斯科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人列夫加米涅夫。
在他病情发作前的几个月,列宁集中精力致力于评价他的可能继承人的品格和清除他认为在政府中存在的严重官僚主义。
他的最后行动之一是向斯大林的故乡格鲁吉亚的持不同意见者发一份电报,狠狠地谴责了斯大林。
治理苏俄
国内及周边战争
布尔什维克驱散立宪会议并签订《布列斯特条约》后,国内形势剧烈动荡,1918年春,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叛乱,控制了乌拉尔山附近的西伯利亚铁路。同年6月8日,社会革命党、宪政民主党和孟什维克在萨马拉成立了立宪会议委员会(后改称全俄临时政府),并控制了萨拉托夫,辛比尔斯克,喀山,乌法一带。11月,高尔察克在鄂木斯克成立西伯利亚政府,又于不久后发动政变推翻全俄临时政府,自封为“俄国最高执政”。同时联合南部的邓尼金,波罗的海的尤登尼奇,在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诸多国家的支持下,发起白卫军运动,对抗布尔什维克,俄国内战开始。列宁领导的人民委员会中央任命托洛茨基为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组建并领导红军,其中大量任用前沙俄时代的军官[36] ,对抗白卫军运动。1919年,西线红军的波罗的海舰队击败尤登尼奇及英国舰队,东线红军在伏龙芝等人的指挥下击溃高尔察克的东路白军。1920年,布琼尼、图哈切夫斯基等人率领红军击败邓尼金、弗兰格尔的南路白军。至此苏俄基本稳定了国内局势。
在1918至1919年期间,欧洲连续发生了德国革命、匈牙利革命、芬兰国内战争等社会主义政党起义,世界局势的顺利发展的引起列宁发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乐观情绪。他预测俄国革命的下一环将是的德国革命,为援助西欧其他国家的工人运动,他希望能渗透进波兰并建立一个苏维埃政府,然后延伸到德国去支援那里的社会主义革命。苏俄在乌克兰建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推翻独立不久的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建立立陶宛-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而新生的波兰第二共和国领导人毕苏斯基则希望借机建立的由中东欧国家组成的国家联盟[39],瓦解苏俄以阻挡其向西扩张,遂于1920年与乌克兰领导人西蒙彼得留拉结为同盟并派兵进入乌克兰,占领基辅。双方发生摩擦引发波苏战争。由图哈切夫斯基率领的红军在与波兰军进行了几轮拉锯战之后,苏军在华沙战役中被对方击退,双方于1921年3月18日签订《里加条约》结束战争。
列宁曾坚决拥护民族自决原则,严厉的批评沙俄的民族政策为“帝国主义”。然而在1920年,列宁称苏维埃政权无法离开巴库的石油而生存,苏俄遂支持阿塞拜疆的布尔什维克势力,并于1920年4月派红军进入巴库并解散当地议会,成立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同年12月,红军进入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成立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1年2月红军侵入格鲁吉亚,推翻由孟什维克执政的民主政府,建立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3月,这三个国家被合并为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简称南高加索联邦。
经济政策
列宁在1918年就有制定国家电气化计划的打算。1920年,他提出了著名的公式:“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同年,苏俄成立了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吸收了200多位科学家和工程师,用了10个月的时间拟定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电气化计划,简称全俄电气化计划。预计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新建发电站30座(20座火力发电站和10座水力发电站)。该计划于同年12月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通过。列宁十分重视这个计划,把它称之为“第二个党纲”。
在1918年至1921年的俄国内战时期,列宁为最大限度的保障苏俄政权得到充分的物资供应,同时也尝试直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于是在1918年6月,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通过了实施“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该政策主要包括:强制征收农民除维持生存量之外的所有粮食(即余粮收集制),国有化所有大中企业,国家垄断所有外贸活动,禁止商品交易并实行计划配给制,对工人采用严格的管理制度,罢工者即行枪决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很快就导致了经济崩溃,到1921年,俄国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
列宁
913年的20%,1918年至1920年,彼得格勒失去的75%的人口,而莫斯科的人口也减少了50%。而余粮收集制也严重打击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成为日后饥荒的主要原因。
由于长期的内战和余粮收集制的实施,粮食供给明显下降,而在内战基本结束之后,苏俄当局却没有终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1921年春季出现了波及30多个省的严重饥荒,据估计期间全俄约有500多万人饿死,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象。同期的农民也对苏俄政权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发生了反抗征粮的坦波夫叛乱。列宁则认为这是“富农暴动”,下令由图哈切夫斯基率领红军使用毒气镇压抗粮农民。1921年2月21日,彼得格勒发生了喀琅施塔得事件,曾经在十月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动,他们要求苏俄当局实现言论自由、解除贸易限制、重新选举一个“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列宁派加里宁前往劝说无效后决定使用武力,令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攻陷喀琅施塔得镇压了水兵暴动。
1920年至1921年间连续发生的国内叛乱使列宁承认:“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于是自1921年3月21日开始,苏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余粮收集制,实施实物税;停止配给制,允许商品买卖;放松外贸管制,鼓励外资企业投资;允许一定程度的私企经济等。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经济遂逐渐走向恢复,至1928年,俄国的工农业产品产量成功地恢复到1913年的水平。然而新经济政策却也被苏共左派视为是对资本主义的妥协及对社会主义的背叛,该政策于1928年被斯大林废除。
社会政策
列宁反对民族主义,尤其反对基督教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反犹主义。他亲自撰写文章,阐述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他希望建立免费的全民医疗体系,并十分重视提高民众的识字率。列宁支持妇女权利,废除了沙俄时代对同性恋、无责任离婚的禁令,同时也允许堕胎,但反对代表性解放的杯水主义,要求沙俄时代的性工作者转职。列宁的宗教政策对东正教给予很大打击,神职人员被契卡警察镇压,教会财产被没收,传教活动也受到严格限制。
1919年3月,共产国际(又称第三国际)在列宁领导下成立,总部设于莫斯科。1922年12月30日,列宁领导苏俄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南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1920年4-5月写了《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指出除了“右倾”思潮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敌人外,着重批判了西欧各国年轻的共产党内存在策略上的“左倾”思潮,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策略问题的一系列原理,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路径。
个人主张
社会政策
列宁反对民族主义,尤其反对基督教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反犹主义。他亲自撰文,阐述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重要原则。希望建立免费的全民医疗体系,并十分重视提高民众的识字率。支持妇女权利,废除沙俄时代对无责任离婚的禁令,同时也允许堕胎,但反对代表性解放的杯水主义,要求沙俄时代的性工作者转职。其宗教政策给予东正教很大打击,神职人员被契卡镇压,教会财产被没收,传教活动也受到严格限制。
外交政策
1919年7月25日,苏俄政府首次表示要归还中国被占领土,“苏维埃政府把沙皇政府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或与日本人、协约国共同掠夺的一切交还给中国人民以后,立即建议中国政府就废除1896年条约、1901年北京协议及1907年至1916年与日本签订的一切协定进行谈判”;1920年,再次声明类似主张。但是,中国的北洋政府对此反应消极。
缔造苏联
1922年12月30日,在列宁领导下,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国际领袖
列宁为了团结各国的革命左派,于1919年3月2日在莫斯科发起召开共产国际成立大会。30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左派组织代表出席会议,通过《共产国际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等文件。它的成立极大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在全球的传播。
婚姻家庭
1893年的秋天,列宁来到彼得堡从事秘密革命活动。这个消息很快就在彼得堡的马克思主义者中间传开了。克鲁普斯卡娅(全名叫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克鲁普斯卡娅,1869出生于俄国彼得堡一个贵族家庭,青年时代她在学校里,她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当时是马克思主义小组成员,她听说从伏尔加河来了一位很有学识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且阅读了他的一本关于市场问题的著作。著作中那精辟的见解,使她大为钦佩,她渴望着能同这位新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见面。1894年在彼得堡的一次会议上,列宁结识了这位渴望能看见他的克鲁普斯卡娅,会上列宁和大家一起探讨俄国革命应走什么样的道路,给克鲁普斯卡娅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在她心目中,列宁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了不起的马克思主义者。 此后,每逢星期天,列宁都去给工人小组讲课,列宁常常顺路到克鲁普斯卡娅家里做客,当时,克鲁普斯卡娅在一所工人星期夜校里任教,很了解工人们的生活疾苦、意见和要求,她经常向列宁汇报学校里的情形和工人们的生活。而这一切情况,也正是他很想了解的事情,就这样他们经常见面,互相交换意见和讨论问题。有一次,列宁得了肺炎,克鲁普斯卡娅多次去看望他。这样,他们接触了解的机会就更多了。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兴趣,使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逐渐发展成为纯洁真挚的爱情。
列宁1895年12月,列宁因为进行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了。克鲁普斯卡娅焦急万分,她通过地下党的帮助,先同列宁取得了联系,并且经常秘密通信。她还邀请她的一位女友,想办法去秘密会见列宁,她那位女友笑着说道:“不,你一个人去吧,他想看见的是你,不是我。” 这当然是一句玩笑,但对于克鲁普斯卡娅来说,心里确是感到甜滋滋的。 可惜的是,克鲁普斯卡娅一连去了三次,没有一次见到列宁。列宁后来知道这事以后,心里也很难过。 列宁流放以后,她也被捕了,警察当局判处她到乌法流放三年。于是,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姬分别向警察当局提出申请:克鲁普斯卡姬让自己也到列宁的所在地流放(列宁让她也到自己的流放地去服刑)。警察当局开始不同意。后来经过反复的斗争,警察当局才勉强允许克鲁普斯卡娅去舒申斯克,但必须与列宁结婚,在列宁刑满离开后,克鲁普斯卡娅还要到乌法去服满剩下的刑期。 1898年5月7日黄昏时分,在这样的情况下克鲁普斯卡娅就由她的母亲陪同来到了列宁的流放地——西伯利亚东部米努辛斯克县的舒申斯克村。她们到了舒申斯克村列宁去打猎去了还没回来。 掌灯时分,列宁带着猎物回来了,老远就看到自己的房间里亮着灯光。不免有些奇怪,便去找房东打听。风趣诙谐的房东和列宁开了个小玩笑,她说:可不得了啦,村里的一个醉汉耍酒疯,闯进了你的房间,将书扔了一地,你快去看看吧!列宁听后赶紧向屋里奔去,正好这时克鲁普斯卡娅从房里走出来,他们险些撞个满怀。房东在一旁见了,笑得前仰后 列宁(15张)合,他为这一对青年恋人在苦难中相会而高兴。克鲁普斯卡娅一到舒申斯克,警察当局就威胁说,如不马上结婚,就要将她押送到乌法。他们只得立即准备结婚,可是警察当局却又故意刁难,拖了两个月才发给他们结婚证书。 1898年7月10日,由几位同村的农民当证婚人,列宁和克鲁普斯卡娅举行了婚礼。婚后,他们互敬互爱,他们认为夫妻之间如果没有最大的信任,共同生活是不能设想的。他们之间曾订了一个夫妻“条约”:互不盘问。以后又补充了一条:如果互相有了意见,绝不隐瞒。不论是列宁还是克鲁普斯卡娅,在婚后几十年的生活中谁都没有违反过这些“条约”。
列宁在家里对她,总是象在革命队伍中对待同志一样体贴入微,倘若克鲁普斯卡娅身体稍有不适,列宁就非要动员她去就医不可,生怕因诊治不及时而使病情加重。
晚年生活
由于多年革命与战争,列宁的健康已经受到严重损害。1922年,列宁遇刺,子弹留在他的颈部,靠脊柱很近约1cm,当时的医疗条件无法安全取走子弹。直到1922年4月24日,由一位德国医生为列宁实施手术取出了子弹[58]。1922年5月,51岁的列宁第一次中风,右侧部分瘫痪,开始减少政务。12月第二次发生中风后,他被迫停止政治活动,把权力移交斯大林。1923年3月,他第三次中
列宁
风后,直到去世一直卧床不起,也不能说话。
列宁在第一次中风以后,完成了一份遗嘱并交给了妻子克鲁普斯卡娅,评论了六位苏共的高级领导人,包括:斯大林、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皮达科夫。其中对斯大林的看法是“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由于同期列宁和斯大林在关于外贸垄断和格鲁吉亚事件问题上发生争执,1923年1月4日,列宁又为他的口授记录作了一个补充,是专门针对斯大林的:"斯大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议同志们想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位置上调开,另外指定一个人担任总书记。”
1923年3月5日,列宁得知妻子克鲁普斯卡娅被斯大林辱骂和恐吓后十分愤怒,向斯大林提出绝交。斯大林向列宁道歉,最终事情平息。
1924年1月21日莫斯科时间18时50分,列宁在戈尔基村去世,终年53岁。有90余万人出席追悼大会时瞻仰了列宁的遗体并默哀。视列宁为良师益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领导人孙中山闻讯后致悼词:
“茫茫五洲,芸芸众生。孰为先觉,以福齐民?伊古迄今,学者千百。空言无施,谁行其实?惟君特立,万夫之雄。建此新国,跻我大同。并世而生,同洲而国。相望有年,左提右挈。君遭千艰,我丁百厄。所冀与君,同轨并辙。敌其不乐,民乃大欢。邈焉万里,精神往还。天不假年,与君何说。亘古如生,永怀贤哲。”
坚持反共立场的英国首相邱吉尔评论说:“俄国人民掉进泥潭苦苦挣扎,对于他们来说最坏的事情莫过于列宁的诞生,而第二坏的事情则是他的死亡。
个人著作
1870-1910
《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者的任务》(1897年)
《谈谈罢工》(1899年)
《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抗议书》(1899年8月)
《我们的纲领》(不早于1899年10月)
《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1900年11月初)
《中国的战争》(1900年12月)
《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1901年)
《怎么办?》(1901年秋—1902年2月)
《我们纲领中的民族问题》 (1903年7月)
《五一节》(1904年4月2日〔15日〕)
《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1905年10月25日〔11月7日〕)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1905年11月13日〔26日〕)
《社会主义和宗教》(1905年12月)
《莫斯科起义的教训》(1906年8月29日[9月11日])
《约菲贝克尔、约狄慈根、弗恩格斯、卡马克思等致弗阿左尔格等书信集》俄译本序言(1907年4月6日〔19日〕)
《公社的教训》(1908年3月23日)
《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1908年4月3日(16日)以前)
《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1909年5月13日〔26日〕)
折叠
1911-1920
《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1913年3月1日(14日))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1913年3月)
《民族问题提纲》(1913年6月)
《马克思主义和改良主义》(1913年9月12日〔25日〕)
《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 (1913年10-12月)
《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民族纲领》 (1913年12月)
《论民族自决权》(1914年2—5月)
《民族平等》 (1914年4月)
《关于民族政策问题》 (1914年4月6日[19日]以后)
《腐蚀工人的精致的民族主义》 (1914年5月)
《关于民族平等和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法律草案》(1914年5月 6日[19日]以后)
《卡尔马克思》(1914年11月)
《第二国际的破产》(1915年5-6月)
《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自决权(提纲)》 (1916年1-2月)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6年1-6月)
《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总结》 (1916年7月)
《四月提纲》(1917年4月)
《革命的教训》(1917年7月底)
《国家与革命》(1917年8-9月)
《革命的任务》(1917年9月6日[19日])
《大难临头,出路何在?》(1917年9月10—14日〔23—27日〕)
《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彼得格勒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1917年11月1日[14日])
《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1918年5月5日)
《论我们报纸的性质》(1918年9月18日或19日)
《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1918年10-11月)
《论“民主”与专政》(1918年12月23日)
《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文献》(1919年3月上旬)
《关于用自由平等口号欺骗人民》(在全俄社会教育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19年5月19日)
《答美国世界新闻社驻柏林记者卡尔维干德问》(1920年2月18日)
《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1920年4月—5月)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 (为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草拟的)(1920年6月5日)
《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的报告》 (1920年7月26日在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1920年10月)
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它最早是由斯大林命名的,是列宁在20世纪初形成的思想体系。列宁主义是在俄国实践
列宁
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修订和补充。
列宁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的其它流派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其“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如何取得政权”和“无产阶级政权如何治理国家”两个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分歧。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应当致力于合法斗争(即在资产阶级议会中进行议会斗争),在取得政权之后可以保留所谓的民主制度。而列宁为代表的另一派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寻求所谓的合法斗争的努力必然有使其修正主义化的可能,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在帝国主义阶段只能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而在取得政权之后,不应当保留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应实施无产阶级专政,在无产阶级获得政权之后,即使一国的资产阶级已经不存在,仍然有必要采取专政的方式保卫无产阶级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