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又要、还要”,凭什么是荣耀手表 4 做到了?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3年09月25日21时45分03秒 153 0

7月12日,荣耀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荣耀手表4正式发布。

这是荣耀新一代智能手表,售价999元,将于7月18日正式上市。继荣耀Watch 4正式发布后,这款新品再次成为可穿戴领域的话题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原因也很简单——荣耀手表4的产品力太强了。

“既要、又要、还要”,凭什么是荣耀手表 4 做到了?-第1张图片

俗话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例如,在智能穿戴领域,如果想要独立的eSIM通信,电池续航时间自然会大大降低,因为eSIM通信需要独立的通信模块,而对于智能手表“弱”小电池而言,这本身就是一只“电老虎”。

再比如,想要长续航,自然就得加大电池,整个手表就会变得“笨重”。

如果两者都想要怎么办? 还有,那么高成本就一定会居高不下,价格就会成为消费者选择的最大障碍。

荣耀手表4之所以能够真正激发可穿戴行业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得益于其“需要、需要、还需要”的优势。

首先,荣耀Watch 4将首次引入智能手表生态。 通过荣耀Trust Ring技术,荣耀Watch 4可以实现与手机的远场自动组网能力,彻底告别手机信息焦虑。

比如荣耀手表4推出了单表双待功能,手表还可以接收手机副卡的信息通知,这也给智能手机带来了类似“双卡双待”的体验。手表。

再比如,荣耀手表4采用“一主两联”的三核架构,续航达到了10天。 eSIM智能手表的电池续航首次突破两位数时代。

这只是荣耀手表4的部分卖点,还有强大的运动健康能力和轻薄的机身设计。 比如运动方面,荣耀Wat网ch 4支持85种运动模式和12种专业运动模式,满足用户全方位的运动信息管理。 健康方面,荣耀手表4提供从心率、血氧、睡眠、压力等全方位健康监测,并与阜外医院合作打造荣耀心脏健康研究,守护用户心脏健康。

可以说,荣耀Watch 4在保证eSIM通信的基础上,带来了行业天花板规格的超长续航,同时,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一表双待” 。 综合以上,售价仅为999元。

需要、需要、需要,荣耀手表4可以说都做到了。 这些发布的大动作犹如平地惊雷,给整个智能穿戴行业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创新方向。

发布会后接受采访时,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CEO赵明曾表示,“超越对手的过程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我们有足够的战略耐心。包括荣耀手表”今天推出荣耀4,大家就会看到荣耀的不同之处。”

那么荣耀能有不同的想法吗?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荣耀长期以来坚持的“两轮驱动”创新理念。 所谓“双轮驱动”,简单来说,第一轮是基于对消费者深层次需求的洞察和对未来技术的前瞻性能力,第二轮是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投入在研发方面。

说得更直白一些,荣耀的创新都是“以用户为中心”,都是聚焦用户的痛点、消费者的显性和隐性需求、行业的空白。

采访中,赵明也多次提到这一点,“这些产品的推出,融合了荣耀对消费者的理解以及我们在这个领域的思考,我们希望推出市场上非常独特的产品,带来更多独特的价值。”

可以说,荣网耀Watch 4的发布背后,蕴藏着荣耀在智能穿戴领域多年的思考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

以首个“一表双待”功能为例。 很多安卓用户常年拥有双卡,但eSIM手表目前只支持一个号码段激活。 也就是说,在一些与手机分离的场景下(比如跑步、足球、运动、手机不在身边),eSIM手表只能接听一个号段的来电,另一个号段只能接听电话。处于“断开”状态。

在荣耀Watch 4发布之前,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除非——愿意购买两块eSIM手表,并为两个卡号激活eSIM,但这显然不合理。

面对消费者的需求,荣耀打造了“一表双待”功能。 即使手机不在身边,副卡收到的来电和短信也会通过荣耀手表4通知用户。

谈到用户需求,赵明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关键是你的思维能否突破。 而荣耀就有这样的技术积累。 创新时,会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突破界限,产品体验会越来越好。

“在做出极致、突破性的产品时,除了技术的积累和积累,更重要的是打破那一刻思维的局限和界限,从原点找回答案。产品是一步一步开发出来的。” 赵明说道。

长续航一直是智能手表用网户的诉求。 赵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很多手表宣传可以打电话(eSIM),但实际上只用一两天。 “据说晚上有睡眠和监测功能,所以晚上戴不戴睡觉,如果戴了,没电了,就不能戴了,晚上可以充电睡眠、血氧监测等功能很重要,但都用了。没有。” 因此,荣耀手表4以10天的续航解决了这个问题。

写在最后

“既要、又要、还要”,凭什么是荣耀手表 4 做到了?-第2张图片

荣耀连续两年保持研发收入占比超过10%。 在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的同时,荣耀也在打造面向未来的能力。 2023年将是荣耀产品力和创新力爆发的一年。 荣耀手表4也是荣耀两轮驱动创新的结晶,但还远未结束。

正如赵明在采访中所说,“这个过程必须不断积累,直到推出一款突破瓶颈、让消费者兴奋的产品。”

一个敢于超越任何对手的荣耀已经站在了我们的面前。

广告声明:文章中包含的外部跳转链接(包括但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密码等)用于传达更多信息,节省选择时间。 结果仅供参考。 IT之家的所有文章均包含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