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这样把 NB 写在脸上,它在玩一种很新的艺术
都说AI绘画来势汹汹,但说到创意,人类还是网乐此不疲。
不信,看看这张乍一看不起眼,却在网络上疯传的人工智能生成的美女图:
△来源:抖音账号@麦树MAJIC
赶紧按下手机上的截图按钮,看看原图与缩略图的对比,你就能识破其中的玄机:
恩,那就对了!
在这张人工智能生成的图片中,两个汉字秘密地融入光影之中。
这两天,类似的图片疯狂刷屏。 各个平台上讨论的不仅有上面的啤酒姐,还有下面的刁哥。
△来源:抖音账号@麦树MAJIC
还有这位身穿红色毛衣、将AI“戴”在身上的女士:
△来源:抖音账号@麦树MAJIC
建议您在手机上手动放大这些图片。 缩小得越小,图片中的文字就越清晰。
还有网友给出了其他“扫盲”小窍门,比如摘掉近视眼镜:
呼声最高的评论有两种,一种是“牛哇牛哇”的感叹,另一种是等待喂食的“蹲坑教程”。
那么,这些牛逼又屌的图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又做出了巨大贡献
要让光影“写”在画面甚至人物的衣服上,所使用的工具依然是神奇的AI绘图组合:
+。
作为目前最流行的两款AI绘画工具之一,已经流行一年了,热度不减。 它已被大家所熟知并玩过。
所以今天我要重点介绍一下,这家伙是一个AI插件。
今年春天,因为能够处理AI无法控制的手部细节和整体结构,一炮而红,被网友戏称为“AI绘画细节控制大师”。
根据提示词生成图像显然过于随意,提供的功能只是为了更精确地限制图像生成的范围。
其原理本质上是向训练扩散模型添加额外的输入来控制其生成的细网节。
“附加输入”可以是多种类型,包括草图、边缘图像、语义分割图像、人体关键点特征、霍夫变换检测线、深度图、人体骨骼等。
整个搭配过程中,第一步是预处理器生成图像,第二步是让这些图像经过模型处理,第三步是将图像输入到 中,并生成最终显示的版本用户面前。
总体思路是先复制扩散模型的权重,得到一个可训练的副本(copy)。
原始扩散模型已经用数十亿张图片进行了预训练,参数处于“锁定”状态。 但这个可训练的副本只需要在特定任务的小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即可学习条件控制。
而且即使数据量很小——即使小于5万——模型训练完成后,条件控制产生的效果也是惊人的。
例如,在刁哥和牛啤酒姐的照片中,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文字作为光影、服装图案等“放入”图像中。
△来源:抖音账号@麦树MAJIC
抖音原作者表示,终于使用了瓦片模型。 该模型主要负责增加描绘的细节,并保证在增加降噪强度时不改变原始图像的构图。
也有AI爱好者“另辟蹊径”,表示要得到如图所示的效果,可以使用模型()。
该模型的作用是控制深度信息和亮度控制以实现稳定的扩散,从而允许用户对灰度图像进行着色,或对生成的网图像重新着色。
一方面可以让图片和文字更好的融合。
另一方面,可以对图片尤其是文字进行减亮,这样光影写下的文字看起来会更加明显。
眼尖的朋友可能发现了,在图片中添加汉字的整体思路与前几天同样流行的图像式二维码如出一辙。
不仅看起来不像“正经”的二维码,而且用手机扫描,居然还能跳转到有效的网页。
不仅有动漫风格,还有3D立体、水墨风格、浮世绘风格、水彩风格、PCB风格……
在其他平台上也引起了“哇”的声音:
但不同的是,这些二维码不仅需要使用and(包括模型),还需要LoRA的配合。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戳量子比特之前的文章,了解一下《新游戏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