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呼吁双11促销少一些套路-双11套路还没平时便宜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3年02月02日15时57分01秒 252 0

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已经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了,对于大家来说双十一就应该是商家有优惠活动的时候,但是大家却发现双11套路还没平时便宜,对此央视呼吁双11促销少一些套路,希望在双十一的促销可以少些套路多些真实的优惠,那么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央视呼吁双11促销少一些套路-双11套路还没平时便宜-第1张图片


央视呼吁双11促销少一些套路

 

作为年度消费大戏,今年“双11”购物热潮比往年来得早一些。据报道,在“买买买”途中,广大消费者遭遇了一些商家、平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套路,“复杂规则难坏‘尾款人’”。

 

在优惠条件上设置规则,符合商业逻辑;在卖力促销时引入“算术”,称得上商业策略。站在商家和平台的立场上看,规则复杂可以多卖点货,多赚一些钱,无可厚非。

 

但是,套路一旦太多,就让人望而却步;如果口惠而实不至,势必让消费者失望。特别是一些商家玩弄先涨价再降价的游戏,则涉嫌违法违规,基于以往情况,监管部门不可能坐视不管。一旦被重罚,可谓得不偿失,吃不了兜着走。毁了商誉,失了人心,何必?

 

有网友感叹:“各种满减、领券之后,也未必便宜多少。本想薅平台羊毛,结果差点被薅。”这样的消费体网验是糟糕的,“性价比”委实不高。如果迷信于玩套路,必然吓跑消费者,于商家、平台乃至行业发展都不利。

 

“双11”被称为购物节,让消费者愿意“买买买”,无论商家还是平台都应该更真诚一些,该优惠的大力优惠别设置太多障碍;该让利的就大方让利,别让消费者看得到却摸不着。最关键的是,千万不能把计算变成了算计。否则,算来算去,只会带来多输。

 

摒弃套路,尊重用户,平台有人气,商家有财气,助力经济恢复元气,何乐而不为?

 

央视呼吁双11促销少一些套路-双11套路还没平时便宜-第2张图片

 

中消协:双11提防商家6大促销套路

 

来自中消协官网消息,随着“双11”的临近,各商家又开启了新一轮的大促活动。

 

中消协通过对近几年在“双11”“618”等大促期间开展消费维权工作所了解的情况进行梳理,以下几个问题提请消费者注意:

 

(一)直播带货槽点多。直播带货商家未能充分履行证照信息公示义务;部分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涉嫌存在宣传产品功效或使用极限词等违规宣传问题;产品质量货不对板,兜售“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等;直播刷粉丝数据、销售量刷单造假“杀雏”;主播将消费者引至第三方,该平台信用资质不佳或是引诱消费者进行私下交易;部分商品售后无保障,消费者难享“三包”权利等。

 

(二)优惠活动水分多。有时候这些红包活动看似优惠多多,实际上却很鸡肋。此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平台与商家推出商品预售的促销模式,以支付定金能够享受优惠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提前下单。这种商品预售模式看似优惠,但消费者应了解“定金”与“订金”的区别,通常情况下“定金”支付后,如果消费者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定金”不予退还;如果商家违约,则返还消费者定金的双倍。

 

(三)商品质量问题多。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通过虚假宣传或者虚假好评、“刷单”等方式,诱导消费者选购。尤其是在“双11”等大促活动期间,部分平台、商家还会以促销活动的名义进行推广,表面上是让利消费者,实则清库存,甚至借助低价来推销其劣质商品。

 

(四)售后服务诟病多。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不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出的七日无理由退货规定、不向消费者提供购物发票、售后电话无人接听形同虚设、商品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却要求消费者去鉴定、不履行“三包”义务、对消费者退货或者退款请求拖延处理等。

 

(五)订单合同违约多。大促期间,有的商家为了冲击销量而虚标库存,还有的商家可能只是为了推广或是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打出“秒杀”“竞拍”等低价促销活动,吸引大量消费者下单购买后,商家或是迟迟不发货等待消费者主动取消订单,或是以“订单异常”“商品缺货”“操作失误”“系统错误”等借口为由单方面强制“砍单”。

 

(六)促销广告骚扰多。

 

央视呼吁双11促销少一些套路-双11套路还没平时便宜-第3张图片

 

为尽量规避上述问题,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坚定理性消费心态,切记量需而入。

 

建议消费者量需而入,千万不要为自己并不需要的物品再浪费精力和金钱了。

 

(二)尽量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较高的商家进行交易。

 

千万不能贪图价格便宜就登录陌生网站或者点击不明链接进行交易,更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QQ等进行私下交易,以免吃亏上当。

 

(三)提前做足“功课”,不被各种“假优惠”陷阱误导。

&nbs网p;

不轻信商家作出的“特价”“清仓价”“全网最低价”等宣传,购买商品前,要货比三家,先了解商品的大概市场价格,再对商家促销活动是否有实际优惠进行评估,警惕“明降实涨”等价格陷阱,避免受不实促销诱惑而冲动消费。

 

(四)慎重预付定金,防范消费陷阱。

 

消费者选择预付定金方式来享受商品优惠的,一定要提前仔细阅读规则,权衡利弊,确认值得购买后再下单支付。定金支付后,要及时关注商品进展,在约定的期限内支付尾款,避免因违约而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在支付尾款时还要留意支付的金额是否与当时承诺的优惠一致,商家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等。

 

(五)认真行使“先验后签”权利,确认无误再签收。

 

收到商品时,消费者应当行使“先验后签”权利,仔细验货。尤其是一些贵重物品和易碎品,一定要确认货品完好无损并符合双方的约定后再签收。遇到快递商品损毁或者与约定严重不符的,消费者有权拒签。

 

(六)重视个人信息保护,不轻易向商家授权。

 

消费者要重视对自身个人信息的保护,非确有必要的,尽量不向商家提供或者授权,以免被商家过度收集或是用来推送广告信息。同时,快递包装上也常常含有消费者的姓名、电话和地址等个人信息,消费者应在丢弃快递包装前,先将个人信息撕毁或涂抹,防止泄露。

 

(七)注意留存购物证据,依法维护权益有保障。

 

消费者要注意索取并保存购物凭证以及相应的商家承诺,通过网络购物的,还应将订单信息、购物聊天记录等留存,作为维权证据。发生消费纠纷时,可先与商家以及平台进行沟通,如联系不上或者无法达成一致的,可向12315或者消协组织进行投诉,也可以通过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外,中消协也呼吁经营者要少一份“套路”,多一份“真诚”。

 

双11套路还没平时便宜

 

双十一即将临近,淘宝、天猫、京东、苏宁、唯品会、拼多多、等电商通过不同渠道平台都在宣传,造势,可谓是厉兵秣马,准备“开战”。

 

那么双十一网络购物真的比平时便宜吗?不一定,因为网络销售没有店铺成本,只要一台电脑或者手机就行,可以在乡下租个库房就行。比如:在县城租个门面一年房租得三四万,在乡下租个带院子的房子一年也就三四千块钱,这就是差别。

 

网络销售本来就是薄利多销,靠走量赚钱,那么双十一真的还能再便宜吗?根据价位多少也就是比平时再便宜几毛到三几块钱,在多不可能,赔钱生意没人做,有的商家可能卖的比平时还贵点,(去年双十一在某宝上卖了双鞋子,双十一前看的价格为203元,当天看的价格为180元,感觉真的降价了,直接下单买了,等了大概一周,无意间又进了那家店铺里,一看那鞋子标价175元,我问商家为什么双十一卖的比平时还贵,商家的回复为“断码”,我看了一下他平台那个型号的鞋子库存还有20000双)。

 

那么商家的套路都有那些,很多都是在十月底之前把商品价格提上去,(比如:平时卖100元,双十一前价格提到130元到140元)到双十一的时候用打折软件根据比例统一打折,可能打折到99元,也有可能一百零几元不等。因为很多顾客都是双十一前想买什么了提前看看价位,收藏起来,到当天在看一下价格,确认有优惠,或者比例合适才会买。

 

如果你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平时常买的日用品在双十一可能只优惠几毛钱,那些服装什么之类的,平时不常买的,都是优惠几十以上。这就是商家的套路。

 

其实没必要在双十一购物,因为购物量大,物流很慢,平时两三天就可以收到的货,在双十一可能得一周到十天左右。而且价格还不一定便宜,因为我自己就开过几年网店。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至于买不买,你网说了算。

 

微信搜索:购易购,关注购易购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