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拜登对华三条外交政策-拜登对华态度-拜登对华真面目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3年02月27日17时02分23秒 317 0

11月8日凌晨,拜登在2020年美国大选中率先获得270张选票,这也意味着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即将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中美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美国进入拜登时代后,大家对拜登的对华态度也十分关注,接下来大家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全面解析拜登对华三条外交政策,拜登对华态度,拜登对华真面目。

 

全面解析拜登对华三条外交政策-拜登对华态度-拜登对华真面目-第1张图片

 

全面解析拜登对华三条外交政策

 

北京时间11月8日凌晨,美国多家主流媒体宣布,拜登率先赢得270张以上选举人票。过山车一般的美国总统大选徐徐落下帷幕,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即将成为第46任美国总统。多国领导人在推特上祝贺拜登当选。不出意外的话,2个月后美国将进入拜登时代。

 

那么,如果美国进入拜登时代,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走向,是会延续特朗普时期的“新冷战”手法还是转向对华缓和?在特朗普执政时期,很多外交政策分析人士对于美国政府政策走向总是用“高度不确定性”加以概括,拜登政府的外交政策会更加稳定和有迹可循吗?

 

拜登的外交政策关键词是“中产”

 

如果用一个核心词概括拜登的基本外交政策,那应该是“中产”。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在2020年3/4月号的《外交》杂志上,拜登发表了一篇重量级的竞选文章《拯救特朗普之后的美国外交政策》,明确提出了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框架,对内恢复民主,对外实施“中产的外交政策”。

 

一般而言,重要政界人士在《外交》上刊发的文章预示了执政团队的基本政策。例如, 1947年7月乔治凯南发表于该刊的《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就是冷战宣言,建议美国政府以现实主义的姿态遏制苏联。特朗普政府在大选日投票前夕于国务院网站上公布了一份文件,对应的就是这篇当时署名“X”先生的文章。由此可见,凯南这篇文章在美苏冷战中的象征意义和巨大的动员能力。

 

中国人更为熟悉的可能是1967年10月时任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发表在该刊的《越南之后的亚洲》一文。共和党人尼克松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总的对华政策基调——“没有孤立的遏制政策”,并强调让拥有10亿人口的中国隔离于国际社会是一件分外危险的事情,也是不可持续的。

 

这一政策主张被认为是尼克松打算改变美国对华政策的宣言,后来美国对华关系的发展似乎沿着尼克松的这篇文章基调往前走着,基辛格和尼克松很快于1971年访华,中美于1979年1月正式建交。

 

拜登的对华政策将与特朗普时期有很大不同

 

从《外交》在美国对外关系领域的地位以及在重大事件中的作用看,拜登的对华政策也是明了的。

 

按照拜登在《拯救特朗普之后的美国外交政策》中的说法,拜登政府对华关系的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如下3条。第一,美国将与其他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凭借占据全球GDP一半以上的分量,塑造从环境到劳动力、贸易、技术以及透明度的规则。第二,美国对华将采取强硬措施,不让中国主导未来的技术和产业发展。第三,美国打算在气候变化、防核扩散和全球卫生安全等“中美利益交汇的问题”上与中国合作。

 

显然,这一政策主张与特朗普时期的对外政策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在第一条和第三条上。预计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将欢迎拜登的这两项主张,即团结起来重塑西方的优势地位,在若干关键问题上和中国合作。第一条预示着美国新政府将恢复多边主义,但对华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对抗性。第三条即进一步壮大中美利益交汇的领域。

 

但是,也不能忽视拜登新政府的第二条主张,即阻止中国崛起为技术和产业强国。因而,在评估美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时,既要从双边关系角度衡量,也要从多边角度衡量。

 

从双边角度看,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有可能比特朗普政府趋于缓和,但同时,也要看到,拜登要比特朗普更加重视盟友的地位和作用,将领导盟友重塑多边领域的国际经贸规则。

 

8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法国演讲时指出:中美之间的分歧或者矛盾,不是权力之争,不是地位之争,也不是社会制度之争,而是坚持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倡导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这才是目前中美关系面临问题的本质。

 

9月9日,王毅在出席中国—东盟外长视频会时又重述了上述论断。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指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时期,上述表述无疑十分重要。

 

全面解析拜登对华三条外交政策-拜登对华态度-拜登对华真面目-第2张图片

 

拜登重振中产、打造美国新社会并不容易

 

在这场备受瞩目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加分裂的美国,因而拜登欲通过重振美国中产,打造一个更容易实现“美国梦”的新社会。但是,这一任务非常不容易。

 

2008年12月,拜登在奥巴马总统竞选成功后担任副总统,当时即表示要重建美国网的中产。虽然奥巴马和拜登等人认识到了“美国病”的症结,但是却难以开出良方解决这个难题。

 

美国中低收入阶层并不认为全球化创造了互利共赢的局面,最终低收入阶层通过选票将特朗普推上总统宝座,释放了一种闻所未闻的破坏力量。

 

与特朗普“美国优先”策略最大的不同在于,拜登认为要通过国内重塑民主、对外推进中产外交,重新领导世界。

 

中美未来竞争取决于中产及市场的规模

 

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预计未来1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

 

因而,中美在未来的竞争将取决于谁能够持续壮大中产和扩大市场规模。按照世界银行2020年5月发布的报告,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在2017年已经超过美国。如果按照IMF的数据,那么6年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拜登新政府如果就位,首先要完成对特朗普政府遗产的清算,那么短期内美国政府还难以制定完善的新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中产外交更是需要时间验证。

 

拜登在文中还强调:美国要想在未来与中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增强其创新优势。回顾美国的历史,美国的创新依赖于两种力量,一是政府,特别是安全领域的持续投入;二是市场的竞争,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主要力量。

 

然而,自由主义式的市场力量也是今日美国贫富差距的最主要根源。拜登寄希望于创新,又要减少不平等,在美国现有制度体系下,这两种目标事实上存在着很大的冲突。

 

还有一项不容易注意到的历史事实是,在冷战开启之前,西方世界的主流国际关系思想其实是建立在中产基础上的自由理想主义。例如,如今被誉为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奠基者的汉斯摩根索,其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在批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产外交的基础上。

 

70多年后,拜登再度使用“中产外交政策”,是否预示着对权力政治的扬弃,特别是对导致冷战的现实主义的漠视呢?显然,答案不会这么简单。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拜登的外交政策及其对华政策,至少将偏离这几年来甚嚣尘上的“新冷战”政策,进入一个新的轨道。

 

全面解析拜登对华三条外交政策-拜登对华态度-拜登对华真面目-第3张图片

 

拜登是一个怎样的人,与特朗普有什么不同?

 

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拜登这个人总体来说挺“稳”的。他的妻子女儿因车祸去世,大儿子得病走了,小儿子不是很有出息,生活遭遇过这么多挫折,但拜登还是很坚强,从政四十多年,没有出过大的问题。

 

当然这种“稳”在某些美国人眼里是个缺点,认为拜登属于老成持重的建制派,当前美国国内民粹主义情绪很重,对这样的人会非常反感,从而给拜登的执政带来困难。

 

拜登其实很有人格魅力,他与特朗普相比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第一,拜登对人有同情心,因为他从童年开始就生活在一个并不富裕的环境,跟广泛的人群有接触。而在大学毕业之后,他更愿意利用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为普通的民众服务。

 

特朗普则完全不同,他从小就生活在富人家庭,而且很快就成为一个有钱的地产商,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他嘲笑黑人或其他族裔,以及那些社会底层人士。

 

第二,拜登很年轻就成了参议员,在美国的政治圈子里摸爬滚打,有着非常好的人缘,这是因为他善于妥协,善于与别人通过努力找到共识,这体现了他的灵活性。

 

而特朗普则是典型的商人思维,各种举动和思考都是从交易性出发。要从他那里得到什么,你必须付出比之更高的代价。这算是商人的精明,也显然透着狡诈。

 

第三,拜登个人在成长经历中遭遇了多次非常痛苦的打击,但是他很坚毅,一直坚持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没有被困难打倒。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拜登是讲原则的,做派是非常正的。

 

相比之下,特朗普是不讲原则的,商人的思维让他觉得,什么手段能达到目的,他就用什么,不在乎底线。所以,我们看到他习惯于胡搅蛮缠,无理也要搅三分。

 

拜登政府会坚持“对华接触”还是“中美脱钩”?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拜登上台可能会为中美关系带来一个“喘息期”。

 

他认为,目前中美的摩擦和对立已遍及所有领域,并处在“快速恶性循环”的轨道网上,整体表现为三个特征:战略互信的摧毁,高层政治互动几乎停摆,没有任何实质合作。拜登上台,至少中美可在后两方面有所突破。

 

“预计中美会在疫苗、抗疫、气候变化等领域恢复较为务实的建设性合作,一些此前停摆的对话和联络机制也有望恢复。但战略互信的重建,却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信强分析称。

 

不过,总统的更换或许不会改变华盛顿对华政策的总体方向。“无论谁入主白宫,美国与中国的关系都将或多或少维持现状”,美国CNBC近日援引白宫前首席贸易谈判代表威廉姆斯的话这样预测称。

 

“对中网国强硬是使美国这个两极分化的国家团结起来的原因。我们在政治上是两极化的,但在中国问题上,我们不存在两极化”,威廉姆斯说,但与特朗普不同的是,拜登的政策可能更稳健,更具可预测性。“你不会在半夜发推文宣布关税之类的事情,但总体轨迹将大致相同。”

 

国际关系学院校长助理、国际政治系主任达巍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拜登的对华政策不会简单地回到2016年“奥巴马时代”,因为过去四年间,中美关系和世界都已发生巨大改变,两国精英和民众对对方的看法也几乎彻底重塑。

 

“拜登对中国政策的调整,势必将建立在特朗普时代的基础之上——事实上,对华政策的彻底改变,可能正是特朗普政府留给美国最大的政治遗产。”达巍认为。

 

他表示,“对华接触政策”需要调整已渐成美国朝野的共识,拜登上台也难改两国走向竞争与对抗的大趋势,问题是他将出台怎样的替代性政策框架尚不清楚。“不过,竞争并不意味着脱钩。我不认为拜登政府会赞成对华全面脱钩战略。”

 

微信搜索:购易购,关注购易购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