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当选如何影响中美经济-拜登上位对中国的影响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3年03月17日07时30分06秒 243 0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非常关注美国总统的大选,近日最新消息也是可以看到拜登已经超过了270票即将成为下一任总统,那么拜登当选如何影响中美经济,拜登对华政策是怎么样的呢,你们知道拜登上位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吗,拜登上位会改善和中国的关系吗,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拜登当选如何影响中美经济-拜登上位对中国的影响-第1张图片

 

拜登当选如何影响中美经济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8日凌晨网,拜登累计获得290张选举人票,已锁定胜局。拜登的当选,对美国、中国乃至世界均有重大影响。

 

拜登选票已超半数,锁定胜局

 

北京时间2020年11月8日凌晨,拜登赢得宾夕法尼亚和内华达州,累计获得290张选举人票,已锁定胜局;特朗普获得214张选举人票。此届大选十分激烈,关键摇摆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和宾夕法尼亚州临近计票结束发生反转;拜登分别以2.7、0.7和0.6个百分点的微弱优势获胜。佐治亚州(16票)、北卡罗来纳州(15票)和阿拉斯加州(3票)仍处于计票阶段。

 

由于特朗普和拜登选票接近,特朗普可能会试图通过司法争议、重新计票、游说选举人“背叛”等方式改变竞选结果。目前,特朗普已在威斯康星州、密歇根州、宾夕法尼亚州、佐治亚州启动竞选诉讼,要求当地停止计票或重新计票。但密歇根州、佐治亚州已驳回特朗普的诉讼。

 

拜登当选如何影响中美经济-拜登上位对中国的影响-第2张图片

 

拜登上位对中国的影响

 

1、拜登支持自由贸易、回归多边主义、反对关税,中美贸易摩擦有望阶段性缓和。

 

拜登曾表示,“中美问题不在于贸易逆差”。可以推断,未来中美经贸更多是“全球贸易规则与竞争力”的比拼,而非“关税战”。

网  

2、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中美博弈具有长期性,双方都要保持克制和遏制。

 

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初期,我们鲜明地提出三大判断,与市场流行观点不同但被后续形势演化所不断验证:“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这是打着贸易保护主义旗号的遏制”,“我方最好的应对是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冷静和战略定力”。

 

美国两党已达成对华强硬共识,拜登对中国态度由温和转为强硬,究竟是竞选策略还是其政治主张需要后续观察。最新民主党纲领强调,“民主党将会对中国以及任何试图网削弱美国制造业的国家采取积极行动,我们将抵制中国窃取美国知识产权以及要求中国停止对美国企业的网络间谍行为。”“民主党将与盟国一道,发动世界上超过一半的经济体制衡中国,并尽可能从最强有力的位置进行谈判。”“民主党人对中国的态度将以美国的国家利益和盟国的利益为指导,并利用美国社会开放、经济活力以及同盟力量来塑造反映我们价值观的国际准则。”“我们相信,欧洲是我们与中国竞争的天然伙伴。”

 

拜登有可能联合盟国制衡中国。拜登多次表示联合盟国制衡中国,欧洲会是他们的首选。预计中美在科技领域面临激烈交锋,截至目前,美国、英国、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印度等国均已采取限用华为5G技术措施。此外,网络安全方面也值得关注。

 

世界希望拜登是一个开明的、开放的、支持全球化的新一任美国总统,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

 

3、中国最好的应对是以更大决心和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开放,具体以三大抓手为突破口,构建实施“双循环”战略。

 

一是大力推进“新基建”,短期有助于扩大有效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长期有助于增加有效供给,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推动改革创新,改善民生福利。

 

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尊重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地区集聚的客观规律;建立健全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以常住人口增量为主要标准供给城镇用地,地随人走,人地挂钩;优化城镇用地在地区和城市之间的配置,推进市场化的跨省换地和利益分享机制。

 

三是建议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考虑到当前各界对是否全面放开生育并鼓励生育争议较大,建议在“十四五”时期可从尽快放开三孩开始逐步推进并观察效果。先放开三孩既符合民意、给予家庭更大的生育自主权,也可缓解保守派对全面放开生育导致人口暴增的担心,符合中国渐进式改革、增量式改革的传统智慧。

 

拜登当选如何影响中美经济-拜登上位对中国的影响-第3张图片

 

全面解析拜登外交政策

 

拜登的外交政策关键词是“中产”

 

如果用一个核心词概括拜登的基本外交政策,那应该是“中产”。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在2020年3/4月号的《外交》杂志上,拜登发表了一篇重量级的竞选文章《拯救特朗普之后的美国外交政策》,明确提出了内政外交的基本政策框架,对内恢复民主,对外实施“中产的外交政策”。

 

一般而言,重要政界人士在《外交》上刊发的文章预示了执政团队的基本政策。例如, 1947年7月乔治凯南发表于该刊的《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就是冷战宣言,建议美国政府以现实主义的姿态遏制苏联。特朗普政府在大选日投票前夕于国务院网站上公布了一份文件,对应的就是这篇当时署名“X”先生的文章。由此可见,凯南这篇文章在美苏冷战中的象征意义和巨大的动员能力。

 

中国人更为熟悉的可能是1967年10月时任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发表在该刊的《越南之后的亚洲》一文。共和党人尼克松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总的对华政策基调——“没有孤立的遏制政策”,并强调让拥有10亿人口的中国隔离于国际社会是一件分外危险的事情,也是不可持续的。

 

这一政策主张被认为是尼克松打算改变美国对华政策的宣言,后来美国对华关系的发展似乎沿着尼克松的这篇文章基调往前走着,基辛格和尼克松很快于1971年访华,中美于1979年1月正式建交。

 

拜登的对华政策将与特朗普时期有很大不同

 

从《外交》在美国对外关系领域的地位以及在重大事件中的作用看,拜登的对华政策也是明了的。

 

按照拜登在《拯救特朗普之后的美国外交政策》中的说法,拜登政府对华关系的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如下3条。第一,美国将与其他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凭借占据全球GDP一半以上的分量,塑造从环境到劳动力、贸易、技术以及透明度的规则。第二,美国对华将采取强硬措施,不让中国主导未来的技术和产业发展。第三,美国打算在气候变化、防核扩散和全球卫生安全等“中美利益交汇的问题”上与中国合作。

 

显然,这一政策主张与特朗普时期的对外政策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在第一条和第三条上。预计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将欢迎拜登的这两项主张,即团结起来重塑西方的优势地位,在若干关键问题上和中国合作。第一条预示着美国新政府将恢复多边主义,但对华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对抗性。第三条即进一步壮大中美利益交汇的领域。

 

但是,也不能忽视拜登新政府的第二条主张,即阻止中国崛起为技术和产业强国。因而,在评估美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时,既要从双边关系角度衡量,也要从多边角度衡量。

 

从双边角度看,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有可能比特朗普政府趋于缓和,但同时,也要看到,拜登要比特朗普更加重视盟友的地位和作用,将领导盟友重塑多边领域的国际经贸规则。

 

8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法国演讲时指出:中美之间的分歧或者矛盾,不是权力之争,不是地位之争,也不是社会制度之争,而是坚持多边主义还是单边主义,倡导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这才是目前中美关系面临问题的本质。

 

9月9日,王毅在出席中国—东盟外长视频会时又重述了上述论断。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指出: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时期,上述表述无疑十分重要。

 

中美未来竞争取决于中产及市场的规模

 

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预计未来1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

 

因而,中美在未来的竞争将取决于谁能够持续壮大中产和扩大市场规模。按照世界银行2020年5月发布的报告,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在2017年已经超过美国。如果按照IMF的数据,那么6年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拜登新政府如果就位,首先要完成对特朗普政府遗产的清算,那么短期内美国政府还难以制定完善的新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中产外交更是需要时间验证。

 

拜登在文中还强调:美国要想在未来与中国或其他任何国家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增强其创新优势。回顾美国的历史,美国的创新依赖于两种力量,一是政府,特别是安全领域的持续投入;二是市场的竞争,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主要力量。

 

然而,自由主义式的市场力量也是今日美国贫富差距的最主要根源。拜登寄希望于创新,又要减少不平等,在美国现有制度体系下,这两种目标事实上存在着很大的冲突。

 

还有一项不容易注意到的历史事实是,在冷战开启之前,西方世界的主流国际关系思想其实是建立在中产基础上的自由理想主义。例如,如今被誉为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奠基者的汉斯摩根索,其主要思想就是建立在批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产外交的基础上。

 

70多年后,拜登再度使用“中产外交政策”,是否预示着对权力政治的扬弃,特别是对导致冷战的现实主义的漠视呢?显然,答案不会这么简单。但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拜登的外交政策及其对华政策,至少将偏离这几年来甚嚣尘上的“新冷战”政策,进入一个新的轨道。

 

微信搜索:购易购,关注购易购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