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怎么样(上海人究竟排不排外)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3年03月03日15时16分11秒 299 0

上海人怎么样(上海人究竟排不排外)上海是座怎样的城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说法,作家有探究城市根脉和历史的角度,而普通人又有普通人的视角。移居上海或者从小生活在上海又有不同,新来的,和居住多年又不一样。讨论这个话题是因为,总有人说上海人排外,说上海话是排外,上海人聚在一起聊天是排外,甚至说自己爱上海也是

上海人怎么样(上海人究竟排不排外)上海是座怎样的城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说法,作家有探究城市根脉和历史的角度,而普通人又有普通人的视角。移居上海或者从小生活在上海又有不同,新来的,和居住多年又不一样。

讨论这个话题是因为,总有人说上海人排外,说上海话是排外,上海人聚在一起聊天是排外,甚至说自己爱上海也是排外。

上海人究竟排外么?我想从一个移居上海多年人角度的视角来聊聊这件事。

1 初到上海

记得20多年前刚来上海时,不会上海话,不认识上海马路,那时候深深地感觉到孤立了,因为完全不能融入上海人的圈子,那时自然感受上海人是排外的,上海同学会唱流行歌曲,会打扮还个个是学霸。当他们开始说话,那一个个个都又快又密,我完全听不懂,好像身在外国,常常会看到他们一小群一小群说话,自然我也被排在外面。

渐渐地,和同学们熟悉了,终于开始聊天,还是会有一种很强烈的距离感。

当我说起自己的家乡在西北,他们会很热情地说,葡萄干很好吃,羊肉也不错,是不是毛驴车很多,听我说家乡,好像在另一个国度一样。

更多时候,我保持沉默,毕竟当思想和语言都很难沟通的时候就闭嘴吧。于是过一阵,他们就继续三五成群不理我了。我好像又有一种被排外的感觉。

后来开始工作了,我渐渐开始用上海话和同事们交流,虽然显得有点洋泾浜,但总比学校里沉默着好啊。慢慢思维也开始接近了,一起工作日夜奋战,又一起聚会聊天,慢慢地开始有一种成为自己人的感觉了。这时的我好像很是享受那种叽叽喳喳热热闹闹的感觉,不再又被排外的感觉。甚至在一样工作环境中还会感受到他们的包容和仗义,也许网这就是上海人有意思的地方,一开始的疏离是因为不了解,一旦走近了就会很亲切。

说起来也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还有很多人说上海话,如今说的也少了,统一的语言都是普通话应该不容易排外了吧?

上海人怎么样(上海人究竟排不排外)-第1张图片


2 两件事让我对上海人有误会

那是多年前的亲身体验,有次在老房子弄堂口给家里打电话,拨通之后听见嘟嘟的声音,接起来就立即断了,不知为何。刚想再播,电话站的阿姨就说要收钱,已经通了。我说没有啊,还没人接呢。她说你们外地人就是想占便宜,不知用什么方法,一通就挂断。

我当时简直气蒙了,这是怎么回事啊。这都能乱说话。首先我没有欺骗,是她缺乏信任甚至是故意误导,另一个还鄙视外地人的素质。当时就和她吵了起来,后来有老先生来劝架,不得已还是把电话费给了她。心中却一直不舒服很久,这种不舒服连带着就认为上海人如此排外,甚至可以欺负外地人的感觉。

还有一次,是在公交车上,到了站点不开,有人询问怎么还不开,那售票员振振有词说什么,你们外地人要懂得上海人的规矩。只见旁边一人立即站起来理论,这是什么话,上海人就是乱停车的素质么,还要外地人守规矩,上海人的规矩是这样的么?

这真是让我对上海的人的排外耿耿于怀,一直记得那场景。

时隔多年,虽然依然为这网样的事感到不平,但想想看,明明那是两个生活在底层,且自己文化素养底,甚至仇视外地人的人,并不能代网表他们口中的上海人啊。

难道因为他们就开始抵触上海人么,而且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也开始越来越上海了。

3 上海人被排外的两件事

说上海人被排外印象最深的是两次,一次是偶尔看一场球赛,当时看的很是精彩,上海队和另一个球队正在你争我夺,到了下半场,马上就要结束比赛。我忽然发现一件事,两个球队都抢到球了,一旦上海球员带球,球场就一片嘘声,而另一个球队就会被喝彩加油。

想想看,这里明明是第三方好么,并不是对方主场啊,为什么上海人会被排挤呢。看来上海人一旦离开了江浙一带到外地去,一样要遭受排外的。毕竟语言不通,生活环境不同,上海人一贯的精明强干显得没有了用武之地。而北方人最不接受的大概就是上海人身上似乎若有若无的自以为是和有点排外的气息吧。

当我身在上海,开始融入这里的时候,却开始为上海球员抱屈,他们也很努力,表现良好,为什么要被其他人嘘么?

还有一次就是,我会西北家乡,和同学们见面聊天。同学和我聊起来,你在上海还不错吧,上海人吃饭是不是用很小的盘子,一家几口人都挤在一起啊?听起来真是很无奈。

再有一次给亲戚送礼我为了表示友好,直接送了红包。结果亲戚不高兴,你什么意思,上海人的习惯么,以为我们没有钱?

我真的是有点无奈了,当我开始接受上海人的思维习惯,却开始和家乡人的交流又了隔阂。

我开始明白上海人的精明其实是一种务实更切实际,而不是假装大方。而且从对方的角度,送红包也方便有更多选择,可以安排生活。

多年以后,我发现,当我开始有上海人思维的时候,开始被排外了。我好难。

上海人怎么样(上海人究竟排不排外)-第2张图片


4 一座城市为什么会排外

在我看来,上海以外的很多城市,或多或少都有排外。比如江苏,会说苏南和苏北,广东把广东以北都叫做北佬,而北京呢,则把其他地方都叫做地方上。是一种明显的区分和距离感。

上海人似乎更明显一点,是因为语言差异和北方更大一些,幸好不是肤色不同。

想想看,一座城市会有排外主要原因,更有可能还是来自资源的压力吧。

曾经的上海,是冒险家乐园,是1930年代的黄金时代,到了改革开放时期,又有着各种各样的资源和政策支持。不同年代叠加的气质,有了今天混血城市一般的上海。

这里有30年代来自江浙一带,也有来自广东等地的人,还有来自国外,来自各地的移居上海的人们,全国各地的人都要融入这里,在海纳百川的同时,房屋建设并没有跟上。工作岗位也并不是那么充足,于是上海人就有了一种排外心理,感觉是外来客抢了饭碗和更多的资源。

而那些没有太大本领和文化素养的人,恰恰是最缺少资源的,于是也是最不满的人群。

曾经上海的居住面积是以每个人超过4平方米为骄傲的。记得有次电视节目做梦想改造家,有一家人住在城隍庙老城区一家七八口人都住在一个蜗居里,他们想要改造成楼上楼下。于是节目组花了很大的心思办到了。当时还是挺震撼的,居然还有人住这么小的地方。

当你居住狭窄,在石库门有几家人一起用灯,煤气灶还有卫生间的时候,怎么也不会大气起来的吧。

当一个城市的物质资源匮乏进而影响到精神资源,必然会有更大的压力,也因此城市的原住民早起居住者就开始有了排外心理。这心理并不是因为你是外来的,而是你可能是争夺他们资源的人。

上海人怎么样(上海人究竟排不排外)-第3张图片


上海人怎么样(上海人究竟排不排外)-第4张图片


5 足够的资源和丰富的思想空间,自然就不排外了

当一座城市可以打破束缚,拥有更开阔的胸怀是因为什么?

足够自信,拥有自己的城市血脉和文明,同时物质一定也是充足的,根本不用过分担心了。这个移动互联,甚至人工智能的时代,人们是不是更应该注意AI对人的影响,有良性的竞争意识,而不是考虑什么外地人本地人呢?

如今在外,不仅很少再听到上海人排外的说法,就连上海话都很少听到了,到旅游景区,到一些重要的社交场,去看最新的网红店,很少有人会说上海人。 也大多很热情,不太会因为你是外地人而冷淡,这个时代做生意也不容易吧。 再说了,谁也不知道哪个外地人看似普通说不定是哪个大人物,或者很有一套呢。可不能大意的。

其实,从小就有竞争意识和保护自己边界的意识大概也是上海人容易显得精明排外的原因之一。

然而这边界感其实也是一种文明,那是契约精神,是一种人和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如果都用人情绑架,那不是很难有现代化的生活习惯了么?毕竟人人都很忙碌有自己的生活圈,和规则。

如今的上海人不太说上海话也不太排外的,反而要发愁保护上海话,仿佛上海人在上海才是少数族群。

越来越看不清,谁是上海人,谁是外地人,或者谁是第一代上海人,谁又是第二代上海人呢,而且上海人的精明,也被理解一种会做人会生活,而那种距离感边界感,也是现代人需要的一种契约精神。

上海人开始被更多的外地人理解,而上海人自己也越来越不给自己划出太多的界限。

只有在想念上海话,上海小吃,还有一些弄堂里的故事,才更有上海的记忆吧。不管怎样排外不排外也许只是一种特定环境下出现的情况,并不会一直如此。而大家都不排外的时候,恰恰生活也越来越同质化,文化也是如此。这也是一种矛盾吧。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王小马儿原为移居上海文化杂志副主编,曾采访写作城市文化领域多年,后运营文化自媒体,依然热衷走访城市和人的故事。我愿陪着你探索上海这座城市的变迁,和城市紧密相连的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