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破产(小米有可能倒下吗)
小米破产(小米有可能倒下吗)
文| AI金融社吴敖汉
编辑|张硕
然而,在她开始向我们走来之前,我们打了一千次电话,催促了一千次,在多次否认之后,小米终于正式宣布要造一辆汽车。
3月30日,小米集团宣布,董事会正式批准成立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并计划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由集团董事长雷军担任CEO。初期投资100亿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
雷军亲自带队,投入数十亿美元,可见小米对智能汽车业务的重视。当天晚上,雷军也眼含热泪,形容造车是“他人生中最后一个重大的创业项目”,把自己所有的“成绩和名声”都押在了上面。他将“为小米汽车奋斗”一辈子。
雷军:“我们买得起”
支撑小米造车的不仅仅是雷军的决心和理想,更重要的是小米自身的积累和实力。雷军进军智能汽车行业的信心,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资本积累、技术团队、智能生态、米粉支持。
据悉,截至2020年底,小米现金余额为1080亿元。2020财年,小米调整后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2.8%。在资本层面,小米有实力在烧钱的造车行业持续投入真金白银。雷军也直言“我们买得起”。
同时,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造车不再像蔚来等第一批新造车企业进入市场时那样高不可攀。根据调研数据,蔚来在第一辆量产车上投入了200多亿美元,而小鹏投入了100亿美元,而理想的只有10亿美元。造车门槛逐渐降低。
此外,根据小米2020年财报,2020年12月,小米全球MIUI月活跃用户数为3.96亿,同比增长28.0%。庞大的用户群将是小米未来独一无二的流量池,而小米自诞生以来一直努力打造的社群和粉丝文化,可以为小米赢得先发优势。雷军表示,在发布会之前,小米在微博上的统计显示,92%的人表示会购买小米汽车。
或许正因为如此,小米才会选择成立全资子公司造车。此前,同样官方宣布造车的百度选择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由后者代工生产。当然,小米和雷军并没有透露更多造车的信息,所以未来小米是自建工厂还是采用代工模式不得而知。
不过,多家媒体曾报道称,小米将把汽车组装业务外包给整车厂商。此前有包括比亚迪、北汽、长城在内的多家车企与小米有暧昧关系。但也有声音认为,小米可能会通过收购濒临破产的新能源车厂来生产智能汽车。
此前有消息称,小米正在寻求收购众泰汽车。一位消息人士也向AI财经表示,小米近期已经考察了天津博俊工厂,“双方还在谈”。天津博骏是一家新的汽车制造商博骏汽车和一汽李霞的合资企业。因为大股东博骏汽车资金链断裂,天津工厂从去年开始全面停产。
雷军在小米发布会上的表态似乎呼应了后一种说法。他说,投资界的很多大投资者都表达了投资小米汽车的意向,但他仍然决定单独造车。在他看来,只有打通手机、汽车、家居等智能生态链的所有产品,才能“为米粉提供无处不在的智能体验”。
选择一家之前设备已经进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厂,正好可以满足雷军的愿景,不仅解决小米造车的资质问题,还能让他掌握造车的所有话语权和用户数据,从而更好的完成自己设想的智能生态闭环。
小米的隐忧
事实上,要实现“万物互联”的宏伟愿景,智能汽车是小米智能生态必不可少的一环。他们不仅为小米的智能家居硬件提供了扩展空的空间,也为以“小爱同学”为代表的语音交互等软件提供了全新的应用场景。
在全球智能手机增长放缓的当下,智能汽车可以为小米贡献第二的用户规模和业务收入增长点,使其向真正的“互联网公司”更进一步。首都的反应印证了这一点。几乎每次造车的消息出来,小米的股价都会迎来一轮上涨。
但性感中,对于小米来说,造车也隐藏着风险。雷军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他在小米的发布会上透露,今年1月15日,当董事会建议管理层研究电动汽车的前景时,他的内心非常矛盾。“我觉得我们用了五年时间,把手机业务做到今天,这是多么的辛苦,最后成为了世界第三。手机之战还没打完。车会不会走神?”
此前,花旗集团也发表了一份关于小米造车的专题研究报告,称与智能手机相比,智能汽车行业要复杂得多,供应链也更长。小米目前只有手机等智能硬件的制造经验,还没有建立汽车供应链。而且造车是重资产业务,会消耗大量资源,必然会给小米的主营业务和营收带来不小的负担。
即使未来采用代工模式,资金压力也会对小米构成不小的挑战。如果选择有成熟纯电动平台的车企,比如吉利、BAIC,会加快小米汽车量产的进程,节省大量前期研发费用,但也意味着小米会失去一部分话语权。
如果自己开发平台,就意味着更大的支出,再叠加后续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线下渠道的铺设。小米下一个十年决心投入的100亿美元是否够用还是个未知数。
“我们在智能手机行业创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竞争对手都是巨头。经过10年的努力,我们仍然取得了今天的奇迹。”雷军在小米发布会上自信地说,“今天,我们是世界500强,我们的实力比10年前强多了…我们还有10年前的勇气和决心吗?”
对于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的雷军来说,做出最后一番事业的勇气和决心确实难能可贵,但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小米能承受多大的风险?即使在智能电动车如火如荼的时候,小米涉足造车也会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但一旦影响到未来主业,投资者会买单吗?
与手机智能家居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小米还同时进行了造芯和造车两大“壮举”。以它现在的实力,真的能支撑多头作战的局面吗?难怪有人在网上调侃“Reebs,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贾跃亭吗?”
另外,外界对小米造车的普遍诉求还是性价比高。希望小米能把智能汽车的价格拉到10万元以下。但是,小米手机的模式还适用于小米汽车吗?雷军涉足手机的时候,产业链还在培育阶段。目前就连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也日臻完善。初入市场的小米能在产业链上有多大话语权?
统计数据显示,汽车行业利润率从2014年的9%下降到2019年的6.3%。2020年前9个月,行业利润率为6.4%。在保证智能的同时,还得追求低价。就算小米想降低车价,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事实上,早就有消息称小米将竞购Xpeng Motors。目前,Xpeng Motors在售的量产车有两款,分别是15万元左右的小鹏G3和23万元的小鹏P7。那么,一个残酷的问题是,在你要花几十倍于手机的钱买一辆小米车的情况下,有多少米粉会想和雷军“交朋友”?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允许,请勿从任何渠道或平台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