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解析)
我在草原的尽头有两只手空空(我在草原的尽头有两只手空空分析)
诗歌的意义在于,能够以文字为纽带,将读者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空连接起来,让空中的诗意倾泻而出,让我们无论何时想起都能心潮澎湃。李白是酒,杜甫是愁,黄鹤楼没了,黄河之水如何移出天庭不见了!
这就是文化的级联效应。如果一首诗和一段文字能与一个形象或一座城市联系起来,作品就越成功。古诗词流行于无数大大小小的城市,无论繁华还是默默无闻,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只要作品足够努力,城市就会深入人心。现代诗歌也在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在你的印象中,有没有一座城市是因为现代诗而流行的?
心里有一个,这个根深蒂固,久久挥之不去。这座城市的名字现在世人皆知,但大家对它的印象基本停留在一首诗里。如果我这样介绍的话: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全州政治、教育、科技、文化中心,海西东部经济区中心。我相信没有人会知道。
但如果你只说三个字:德令哈,所有人都会恍然大悟,喊出一个名字:海子!并且回忆一下经典的“妹子,今晚我在德里”。是的,海子这个孤独的天才诗人,只在德令哈呆了一个晚上,就让只有十万人口的德令哈大放异彩。如今,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它。
妹子,今晚我在德里,夜色笼罩。
妹子,今晚我只有戈壁。
在草原的尽头,我有两只手空空
当我悲伤的时候,我不能流泪。
姐姐,我今晚在德里。
这是一座雨中的荒凉城市。
除了那些路过并活着的人。
乙基己基胺…今晚。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的。
这是唯一也是最后一片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获胜。
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
一切都在成长。
我只有今晚美丽的戈壁空空
姐姐,今晚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灵哈在蒙古语中是“金色世界”的意思,但海子在这里遇到的全是孤独的灰色。他背着背包,拿着刀和火,在地平线上撤退,来到德里。那是一段必然的旅程,因为海子不仅有两只手空空,他的爱也是空空。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机,有两种意见。第一,海子去西藏观光,德里的荒凉给这种孤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据说海子曾经暗恋过一个比他大二十岁的女作家,但诗人特有的幻想让他毫不留情。最后,女作家拒绝了海子,回了西方,而海子跟着她坐火车,经过德里,写下了这首诗。
在海子的葬礼上,一个叫葛叶的女人前去吊唁,同时带来了一首诗《野鸽子》,这是海子送给她的情诗手稿。这首诗的出现,让人相信她就是海子诗中的“隐形女诗人”。据葛叶回忆,她和海子曾经在德里见过面,所以她应该是“姐姐”。
回到诗本身,海子的诗里没有别的。都是烈火般的煎熬和生死的孤独。关键是,这种孤独不是无声的冰冷,而是内心汹涌的狂乱。它热情奔放,也在努力寻找发泄口,但又很空沉默,似乎早已发泄完毕。
这是一种接近自虐的自觉行为。海子把孤独变成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一切,包括他自己。字里行间,他不再是诗歌的主人,而是诗歌的奴隶。他把所有的快乐、悲伤、失落和爱都献给了黑洞。面对强大的孤独,海子一无所有,无所作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的。
这是唯一也是最后一片草原。
这些偏激的话,构成了日记的真实气质。但是,有这种气质的诗人,都是早就厌恶死亡的人。同时,回归现实,海子的孤独一方面是长期的精神折磨,另一方面是对诗中妹妹的思念。她的拒绝是拼凑这首诗的直接原因。不知道她在海子的葬礼上想起这首诗会是什么感受?
海子写了一首诗,让德令哈这座西北城市红了起来,甚至让海子重新走上了神坛。再也没有人能写出这种语言,这种孤独再也无法化为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