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制作(中国箫与笛的制造)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2月13日21时19分55秒 283 0

洞箫制作(中国笛子和笛子制作)

中国有很多种竹子。据统计有近200种,但能用来制作笛子和笛子的竹子很少,尤其是能用来制作高质量笛子和笛子的竹子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竹子的收集、选择和保存对提高乐器的声学质量,实现竹子的最佳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选择笛子和箫的材料,首先要知道竹子的种类和分布。

在中国生产的竹子中,能用来制作笛子和笛子的竹子数量有限,如苦竹、紫竹和淡竹。这些竹子大多分布在南方省份,尤其是浙江、江西、安徽和福建等省。一般来说,这些竹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来制作笛子的笛材,一类是用来制作笛子的笛材。笛木分为竹子和枯竹两大类,尤其是枯竹。萧木以产于江西省武县的竹材为原料。从实践中我们知道,这些竹子在生长地有两个共同点:

(1)气候,这些地方春季多雾,夏季多雨,秋季干燥空,冬季寒冷。四季气候变化的锤炼,使竹子质地坚硬,纤维弹性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强。

(2)从地理位置来说,这些竹子大多生长在阴坡上,排水条件好,土壤肥沃,所以竹子身体健壮。

洞箫制作(中国箫与笛的制造)-第1张图片

要选择笛子和笛子的材料,就要知道竹子的构造。

竹子主要由木质纤维、纹孔导管、螺纹导管、接合管、伴胞细胞和薄壁细胞(基本组织)组成。纵向纤维大致可分为“维管束”和“基本组织”。维管束散布在基本组织中,基本组织由导管、节和纤维组成,而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的基本组织包围着维管束。此外,被纤维包围的维管束是竹子结构中最明显的组织。

竹子的选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扦插时间的选择;二是根据不同制作的需求做出选择。

竹子的砍伐时间多在每年的腊月。这个时候竹子的含水率低,虫害少。俗话说:“春天砍柴被虫吃空;冬天砍柴,虫蛀不吃”,正是这个道理。选竹的一般标准需要两个方面。一方面要鉴定竹子的年龄,最好是三到四年的竹子;另一方面是识别形状,以身圆、粗细均匀、竹节间距适当的竹子为顶。所选竹材纤维结构完整,竹材老而光滑,硬黄,竹材质量理想。同样用竹子做乐器,在位置上也是有选择的,首选质地硬、内径和壁厚合适的那种。一般来说,从竹根到竹尖的第三段到第五段是最好的。竹子的这一部分,除了材质好之外,也是一根竹子中的纤维组织经常活动的地方,所以成品做出来之后发音还是比较理想的。

新收获的竹子不宜立即制成笛子或笛子,应存放一段时间。存放至少一年,时间越长越好(但不要太久,最好三到四年)。储存仓库应满足防雨、防晒、防风的要求。存放时,竹子要人工挑选。在挑选过程中,用于制作“低音笛、曲笛笛、梆笛、高音笛”和笛子的竹子分别堆放,挑选质量较好的制作高质量的笛子和笛子。存放时,竹子要交叉堆放,每年黄梅季节过后翻堆一次,防止霉变。制作面制品时,竹子的含水率不得超过16%。

长笛的选择前面已经介绍过了。选好材料后,就要进行具体的制作。制作笛子的工艺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烤竹、撬竹、选料、剥皮、烤竹、开孔、正音。另外,我们还想说一下笛子笛子做好之后如何妥善保管的细节问题。

烘竹和撬竹是制作笛子和笛子的开始,是整个工艺流程的基础工序,会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

所谓烤竹,就是自然生长的竹子,在其曲折的部分进行人工加热。其主要作用是去除竹体内残留的水分,以满足制作乐器的要求,为下一道工序做准备。烘干竹子的主要工具是炉子。火点着后,拿着竹子,先烤竹子的一端。竹子的一端被拉直后,烘烤并撬动另一端。烤竹子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烤竹子的时候,要在竹子的大端钻一个小孔。这样既能方便竹内水分的排出,又能防止竹子受热爆裂。

其次,烤竹子时最好用柴火做燃料,主要是柴火容易透过竹子内部烤出来。

第三,晾晒竹子时,竹子要不停地来回移动。移动时要求均匀、平稳、无磕碰,前后位移和转向要同步进行。

烤竹的同时,有一个支撑步骤,就是撬竹。所谓撬竹,就是把晒干的竹子撬得又直又圆。用来撬竹子的工具是竹板。抛竹时,根据竹子弯曲程度和直径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撬眼。同时,要根据竹子的松动和弯曲程度,使用相应的力度来撬。撬竹时,对不同种类的竹子应采取不同的撬法。撬紫竹,要从根部一节一节地撬,每节都要用布擦或用水刷;要撬白竹,必须先撬大身,再撬头。最好是在撬眼处用压拉的方法,这样可以使竹片表面光滑整齐。

因为烤竹和撬竹是一个互补的过程,所以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用到烤竹和撬竹。烘烤部分,撬动部分。这部分撬开后,再烤另一部分,然后再撬。因此,需要竹制面包师和竹制面包师之间的配合。

晾干撬好后,要对竹子进行第二次挑选。选择凹槽材料的标准如下:

(1)竹子的内外径是否为圆形。竹的壁厚适合什么样的笛子(比如三孔D音竹笛,竹壁厚度一般在4.5到5.0mm左右)。音高较低的笛子竹壁要厚一些,音高较高的笛子竹壁要薄一些。

(2)竹子经过烘烤和撬拨后的重量如何。

(3)竹子的纤维密度是否紧细;竹子两端的粗细差是怎样的?

竹材的选择主要看竹材的粗细和管壁的厚度来决定适合做什么样的竹材。

根据这些标准,生产者应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并对所选材料进行进一步加工。

在竹笛材质的选择上,还存在一个是否保留根部竹节的问题。这个问题从笛子制作的历史上就有了,持有保留的人和不持有保留的人都有。我们更愿意有选择地保留它。我们认为这样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竹笛头大尾小,保留了根部的竹节,使笛形更美观;第二,好一点的竹子一般在一根竹子的下半部,而竹笛往往不够长。保留根竹节可以避免因长度不够而浪费一些好的竹子。为了视觉上的协调,我们用切割刀将根部竹节外侧切成喇叭状;在竹节堵塞的地方,用钻头钻一个小孔,用绞刀绞、圆、平。

选材的时候,因为紫竹的竹节短,所以要把竹节整平(根据笛子和笛子的长短)。这可以用机器或手工完成。以下是手动操作的方法。自己用一根钢(粗细取决于竹子的长度和内径),右手握住没有锐边的一端,左手握住竹子的根部;右手自上而下铲,左手慢慢移动竹子,直到竹缝内侧平整。

剥竹和烤竹两个工艺是针对竹笛和白竹坯设计的。

削皮又称剃毛,需要刨子和田园刀。刨床是半圆形的,由一个大的前钢锯制成。刨床的外开口需要磨成45°的斜面,内开口只需要磨平即可。磨外口时,握紧刨刀,在磨刀机上按一定的倾斜度反复向前推,直到刀刃磨出。内口要用薄的弧形(半圆形)刀砖,方法也和磨外口一样。凿子是刨床的辅助工具,是用来“凿”刨床并磨利其刀刃的工具。刨削刨刀时,用刨削刀将刨刀的内外侧刮几下,然后用手触摸刨刀的内侧。

削皮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一种手工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时,右手握住刨子,左手握住竹子较粗的一端,左手腕放在右大腿上,竹子较粗的一端朝下。右手沿着竹子外侧握住刨刀,从上往下刨。用左手握住竹子的小端,将其移动360度。一旦计划好了一端,就要计划另一端。剥皮时注意不要刮太多竹肉,以免影响竹笛发音的音色。

竹子剥皮后要用火烤(同时要撬直)。烤竹子可以用柴炉、煤炉、煤气炉。这种烤竹要做2-3遍。第一次烤竹子的时候,可以在要烤的竹子上擦蜜蜡。这次烤竹的目的是去除竹体内残留的水分(打蜡是为了加速竹体内水分的排出),让竹内的纤维更结实;同时,竹子中的纤维经过压力和张力,做成笛子后,振动效果好。

烤撬后,用带毛的圆刷将竹子的内层竹衣刷掉,然后在内壁涂上薄薄的虫胶或硝基清漆。这样可以使竹筒内壁的气孔变平(笛子发音可以光滑明亮),还可以防止竹子开裂或被虫蛀。此外,还可以防止人吹的酸性水(或水蒸气)对笛子的腐烂作用。

萧是用紫竹做的,紫竹本身就有暗黑色或鳗纹的外观。这种自然的样子本身就挺好看的,不一定要剥,而是要保护它的自然样子。

经过前面的工序,毛坯已经大致成型。下一步就是开洞。

首先要开吹孔,先确定吹孔的位置。除上述条件外,吹孔的位置应根据笛子和笛子的不同类型来确定。

为了说明问题,下面列出吹孔内径与实际有效管长的比值、竹笛长度与吹孔至尾部长度的关系(附表1)。按此表开的吹气孔基本能满足要求。洞扭完了就是色帝脑。至于这个过程的具体要求,我们之前已经讲过了,这里不再赘述。接下来,如何测量气孔内径。测量吹孔内径时,需要考虑竹子是否圆。因此,在获取吹孔内径数据时,需要估算扁与圆的区别,然后用笔将测量的数据写在竹子上,以便于下一道工序(即测量吹孔直径)的操作。实际测量时,将自制夹脚钩的钩头插入吹孔内(钩头与笛身成90度角),钩头紧贴吹孔下方内壁,杆体接触脚底,即可从卡尺上得到吹孔内径的数据。

此时,我们要计算笛子和笛子的开度,控制音高。

在计算笛子开度之前,需要了解竹筒内径和温度对开度计算方法的影响。

一、竹筒内径与节距的关系,及其对所用孔的计算方法的影响。一方面是竹筒整体内径对音准的影响。一般来说,在两根长度相同、质地相同、内径不同的竹筒中,内径越大,筒内空气柱振动越慢,频率越低;内径越小,管内空气柱振动越快,频率越高。另一方面,研究了竹筒头尾内径对频率的影响。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来举个例子。我们用了两根长342mm,头径17mm,尾径分别为16.5mm和15mm的竹筒进行对比。对比可以发现,尾径为16.5毫米的竹筒发出的声音的音高高于尾径为15.5毫米的竹筒发出的声音的音高..表明槽的内径与槽的螺距密切相关。萧也是如此。

笛子笛子的制作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这主要是温度对音准的影响,后面会具体描述,这里不做介绍)。一般温度控制在15℃-20℃比较合适(个别情况除外)。在常年冷热的地区,要考虑温度的降低和升高。

另外,笛子和笛子的音孔确定后,在指孔计算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1)半音孔与其他音孔的关系。

(2)指间孔与鳞片的关系。

(3)演奏时,上音孔的开口受下音孔的影响。

(4)竹壁厚度和竹子坚实度对音准的影响。

(5)眼孔大小与音准的关系。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一般采用百分比开盘计算法是简单可行的。如果考虑到以上因素,应该采用升降孔的方法进行修正。制作者以此为基础,根据确定的竹筒内径,就可以确定笛子(笛子)曲调,并画出音孔。这样就可以通过百分比计算来计算出笛和笛的开度。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假设从吹孔到出音孔的长度为l00(以距孔中心的距离来衡量),从吹孔到每个指孔的长度如下(表2,长笛;表三,萧)。实际操作时,为了使孔距准确,先在竹筒上画一条直线。

上述百分比计算方法主要适用于实际管径接近规定标准的竹开洞。如有细微差别,必须添加升降孔的方法进行修正。因此,本文列出了不同类型的笛子和笛子,它们的内径和从吹孔到出音孔的长度的对照表,仅供参考。

如前所述,温度对笛子和笛口计算方法的影响,根本原因在于温度变化对音准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里主要有两种情况:(1)空气温度变化引起的声速变化。比如0℃时,声速是332m/s;15℃时声速为340m/s(2)温度的变化导致竹筒内径热胀冷缩。气温升高,竹筒内径收缩,笛声、箫声就会升高;气温下降,竹筒内径膨胀,笛声、箫声减小。

很明显,一支笛子(或笛子)在0℃和30℃的音频是不一样的。按照惯例,0℃制作的笛子,在30℃演奏时,声音要高出60美分左右。30℃制作的笛子在0℃演奏时,一开始音高要低60分左右。在演奏一段时间(大约五分钟)后,它的音高会高10美分,然后它的音高会低40美分左右。这种现象与人体温度和气流的热传导有关。根据这一现象,生产者应该在各种温度下准确地制作笛子(或笛子)。在确定音孔时,要考虑标记音孔的长度。以制作三孔D音笛子的实际操作为例:这种笛子的吹孔内径为17mm,尾口一般小1mm,0℃时吹孔下方的扁口到出音孔中心的长度约为337mm。但在30℃时,吹孔下的扁口到出音孔中心的距离为343mm。

按此计算,竹笛应在25℃左右制作,吹孔下方的扁口到出音孔中心的长度约为342mm。这样,这个笛子到低音区的升降差逐渐变大,到高音区的升降差逐渐变小。基本可以适合各种温度的演奏,没有明显的音准偏差。

以上都是关于笛和笛口的计算及相关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开仓的实际操作:(1)划线;(2)扩孔。因为这两个过程对于笛和笛来说基本相同,所以本文仅以笛为例,而笛可以类比。

标记的目的是确定每个孔的位置。为方便划线,可根据上述孔的百分比制作水平线划线板。划线时,左手握住笛头(吹口朝上),沿划线板底部慢慢将笛向另一侧伸出,右手握住伸出的尾部,平线或提线的中心与上顶线对齐,底部的中心与下顶线对齐。同时双手微微向上抬起,笛身上色后抽出笛子(划线前,划线板水平线必须涂上颜色)。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顶线必须与平吊线对齐。(2)笛身横线画好之后,不要碰线。(3)紫竹杂交时,要考虑竹节的因素。在竹节边缘画横线,便于上下滑动;如果稍有滑动,可以用铅笔纠正。

一旦确定了每个孔的位置,就可以进行钻孔操作。铰孔可以用电钻、钻孔机或专用铰孔机进行。不管用哪种工具,都要根据每个孔的大小钻孔(附笛孔大小对照表)。

上表中的笛孔尺寸只是参考数字,不是绝对标准。由于不同的性能和要求,笛孔的尺寸可以放大或缩小。特别是,人们可以通过调整吹孔的大小来调整整个长笛的发音。通常,膜孔和第三孔可以小于其他孔。第二个孔可以适当加大(相对于其他孔)。这种孔的扩大或缩小是在考虑指法的重复和变调以及笛子的音高的情况下进行的。

另外想说一下出音孔和调音孔的开设。出音孔有两个孔,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可以发出5、5、5、2(泛音)等四种音调。如何打开出音口,对竹笛的音色、音高、发音灵敏度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出音孔应位于周长的3: 1处,即笛孔前端到出音孔一孔管面的距离为竹筒尾部周长的1/3。调音孔,顾名思义,就是调节竹笛发音的孔。调音孔对笛子音色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竹笛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其形状上粗下细。

洞箫制作(中国箫与笛的制造)-第2张图片

竹笛的音高部分在竹筒较细的地方。除了声音出口,它还需要两个调谐孔来帮助调整气流的方向和协调。所以开调音孔的时候要根据笛管内径来定。

中国竹笛的孔眼内大外小,形似鸭蛋。如果用专门的铰孔机,可以直接铰成这个形状。另外只能手动操作。无论采用哪种扩孔形式,竹笛的膜孔、出音孔、指孔、调音孔的角度都在45℃左右。总的来说,眼孔的大小并不平均,其中出音孔、第一、二、四、五孔略大,第三、六、膜孔略小。

除上述要求外,整个眼孔应光滑:眼孔外的圆弧应无“角”(即小齿);内部应该光滑,没有鸟头(竹丝的毛边)。这种眼孔的笛子发音灵敏度高,音色饱满,表现力强。

在这一点上,制作笛子和笛子的主要工序仍然是最后一道,即笛子和笛子的发音。

由于中国笛子和笛子都是天然材料制成的,天然材料的生长规格不一样,生产过程中计算出来的各种数据都只是近似值。同时,竹笛、笛子的发音受温和的空气、风等因素影响较大,所以制作出来的笛子、笛子不可能一下子达到标准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笛子和笛子进行校对。

音高可以参照音准仪的频率来确定(例如A = 440 Hz)。除了音准仪的参考外,还要求表演者满足以下条件:

(1)表演者应具有一定的表演和听觉水平。

(2)演奏者演奏时,应控制好气流,气流的“喷射角度”不能有时过大,有时过小。

(3)懂得弹奏指法。

(4)掌握校对顺序,即①是否有夸大音;⑦泛音是否协调;②八度是否一致;(4)采用五度共生,即先修正L与鼓音5的关系,再依次修正5与2、2与6、6与3、3与7,以此类推;⑤用变调的方法,即尝试用5、2、1等音孔吹。,让你听起来很流畅(发音没有障碍)。

请注意:

(1)在纠正发音的过程中,绝对禁止随着气息强度的变化来调整不准确的音。

(2)发音最好从音高向上调整。

(3)由于音孔的空对音准的影响,每个音孔调好后都要反复微调几次,直到音阶相互协调。

这里补充简单介绍一下演奏时气流的“喷射角度”对音准的影响,仅以笛子为例,供校对时参考。

根据笛子的发声原理,在演奏时使吹出的气流最大限度地变成乐音,是影响演奏效果的关键。但是发音效果是以语调为基础的。由于旋律的起伏,要求演奏的气流强度要不断变化;同时也要求吹出的气流与球员身体基线之间的角度也要相应变化。这个入射角的变化大致如下表所示(带示意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声音越高,气越急,拍摄角度越大。同样,邦迪的投篮角度也比曲笛大;笛声越高,拍摄角度越大。吹奏笛子最高音时,射击角度有时达到80度以上。这里拍摄角度的数量在10度到80度之间变化,变化范围达到了70度。这种角度变化需要竹笛制作者和演奏者掌握,对竹笛的音高和音色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