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帝电视剧(本是焦晃演康熙)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2月19日15时05分21秒 483 0

康熙皇帝电视剧(原焦黄饰演康熙)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曾经有400多人坐上过皇帝的宝座,所以涉及封建帝王的国产影视作品层出不穷。

康熙大帝电视剧(本是焦晃演康熙)-第1张图片

但在很多帝王系列影视作品中,无论是正确的还是戏说的,制作水平和豆瓣评分都不比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康熙王朝高。

雍正王朝是辫子戏不可逾越的大山。

1999年,由胡玫执导的44集电视剧《雍正王朝》热播,迅速引起全国观众的狂热。这部堪称史诗级、里程碑式杰作的历史剧,彻底改变了雍正帝在国人心中固有的负面形象,相当于给所有中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教育课。

目前这部豆瓣评分9.2的历史剧,在很多喜欢历史的中老年男性朋友中有很高的口碑。由于该剧特别注重对历史的高度还原,为了追求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不得不牺牲大众娱乐性,这让很多女性观众反感该剧的严肃性。

这部热播电视剧改编自二月河“夕阳三部曲”之一的《雍正帝》。当年这三部小说多次卖断货,《二月河老师》最高年版税收入达1200万元,还不包括电视剧改编版权的出售。

雍正王朝成为年度剧王后,仅仅过了两年,雍正王朝的另一部姊妹剧《康熙帝》又诞生了。当年DVD卖了50集,后来被剪成46集改名康熙王朝,在央视播出。

无独有偶,如今两部经典剧的豆瓣评分都是9.2。看似在普通人心中的口碑是对等的,但很多熟悉历史的朋友和喜欢娱乐的人对两部剧的评价却是根本不同的。

虽然网上关于这两部剧孰优孰劣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有人说这种争论发生在中国台湾省省,因为岛内民众认为康熙王朝最经典,我猜康熙收复台湾省的情节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个人认为两部剧没有可比性,因为前者是二月河的编剧,而康熙王朝的编剧不是二月河。所以从严肃性来看,后者的康熙朝漏洞更多。

如果我们比较谁在《焦黄》和《陈》中扮演康熙,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没有人看过康熙,所以只能以自己的历史观或者从演技的角度,从两人扮演的“谁更像康熙”的角度来判断。

不过,我更喜欢雍正王朝。首先,我喜欢唐国强老师演的雍正。剧中表现了雍正励精图治,革除弊政的野心。兄弟反目后,进退两难。他们担心自己的儿子会为了王位而自相残杀,所以即使伤心欲绝也要把自己的儿子处死。

唐国强饰演的雍正,太“像”了,连皇帝都不能称霸天空。面对前朝留下的烂摊子和诸多弊病,他感到无力和孤独。剧中的雍正,吃饭时坚持一粒不剩,杀死亲生儿子时流泪。他总是处于孤独和凄凉之中。

《康熙王朝》风格不一样。感觉这部剧就是“康熙一个人秀”,各种招数升级无所不能,像神助一样,不符合二月河小说的本来精神。

因为“夕阳三部曲”中的“夕阳”二字含义深刻,即使揭示了康雍的盛世也掩盖不了衰落的命运,看似强大的王朝盛世不过是夕阳中最后的色彩。

是二月河老师站在更高的高度,将西方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与闭关锁国的康三朝相提并论,认为看似盛世下的繁华,在历史潮流的强大铁洪流下将难以逃脱,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充满了不可避免的悲剧。

如果站在原著的精神上,会觉得康熙朝略逊一筹。但如前所述,大多数普通人在看历史剧时很少喜欢严肃,而对娱乐有着天然的好感,因为愿意通过看电视剧来学习历史的人是少数。

姜文成为两部经典剧的“转折点”。

在我眼里,姜文先生是一个极客,一个性格特立独行,具有“异想天开”思维能力的人。他不是一个普通人,因为我看不懂他的电影,一旦看不懂就觉得很神秘。

比如谁能告诉我《魔鬼来了》和《太阳照常升起》的内核是什么?迷迷糊糊看完也没看懂,也没感觉到什么欣赏。至于广受好评的《让子弹飞》,我也看了,但还是看不懂。

当然,看不懂不代表网友看不懂,因为这些电影的豆瓣评分都在8分以上,是经典电影的标准。一旦超过9,就是同类题材的天花板。

回到主题,姜文为什么是两朝剧的“转折点”?

因为姜文与这两部“辫子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第一部因为他而变相地成就了唐国强版的雍正王朝,第二部因为他的拒演而成就了陈版的康熙王朝。

1999年,胡玫女士执导的《雍正王朝》在选择主演时,首先考虑的是张丰毅饰演雍正帝,唐国强在剧中饰演八爷尹贵,后由王绘春饰演,成为永久经典。

也是在这一年,陈凯歌执导了姜文和巩俐主演的电影《荆轲刺秦王》。

那时候姜文已经是腕儿了。1993年执导《阳光灿烂的日子》,1998年执导并出演《魔鬼降临》,是业内公认的男主角。

所以在拍摄的时候,姜文对《荆轲刺秦王》中的台词设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别忘了当年的导演陈凯歌也是一个牛逼的人,所以大家还是继续按照自己的拍摄思路,完全不听姜文的。

那时候,36岁的姜文,正是荷尔蒙和男人血腥味爆炸的年纪。他觉得自己的意见没有得到导演的尊重,于是这个小伙子拍拍屁股就走了——别演戏了!

虽然姜文是当年票房的基本保证,但陈达导演真的很着急。“手腕再大,也得听导演的!”于是陈打电话给他的好朋友张凤仪,让他来拍摄地拯救现场。

事实上,张凤仪第二天就要去雍正朝剧组报到了。签约后可以继续演雍正。陈凯歌邀他做荆轲刺秦王的男主角时,他“娶了两个女人”。

当时张丰毅的想法是“自私”。他以为拍电影时间短,成本低,收入高。主要原因是当时胡玫导演默默无闻,而陈凯歌名气比胡玫导演大很多。所以张丰毅觉得跟着陈凯歌导演票房更有保障。

康熙大帝电视剧(本是焦晃演康熙)-第2张图片

第二天早上7点,导演胡玫在等张丰毅去剧组报到的时候,接到了拒绝出演《永正》的张丰毅的电话。于是导演胡玫只好让唐国强演雍正,唐国强赶紧让他的朋友王绘春替他演八爷尹仔。

多亏姜文拒绝演荆轲,才造成了张凤仪拒绝演雍正,最后转身把机会留给了唐国强。否则我们看到的雍正王朝就是张凤仪版。

制片人为了不让焦晃演康熙,不惜和投资方打官司,最后姜文拒演,成就了陈版康熙王朝。

2000年,也就是雍正朝大火的后一年,著名制片人刘大印先生凭着敏锐的洞察力,感觉到清朝的御剧要火了,于是迅速买下了小说《康熙帝》的改编权。

同样是在2000年,刘大印成功找到投资方拍摄电视剧,但投资方事先与刘大印签了合同,合同中写明投资方有权决定最终谁是主演。为此,投资方还向刘大印支付了200万元的合作保证金。

双方签约后,投资方初步确定由焦黄先生出演康熙皇帝,因为焦黄饰演的雍正朝康熙已经深入人心,很多观众直接给出了“他不是康熙就是康熙”的感叹,所以焦黄演康熙必须有保证的收视率。

然而,刘大印坚决反对焦晃扮演康熙。他相信,74岁的焦晃在年轻时几乎无法胜任康熙,观众会玩。而且雍正王朝已经演了康熙的晚年,所以康熙王朝的重头戏是康熙的青年和中年。

不得不说,双方各执一词,说的都有一定道理。

这时候投资方拿出合同,声称刘大印无权决定由谁主演,但刘大印据理力争,就是不听,最后投资方将刘大印告上法庭。

因为之前的合同,刘大印败诉了,不仅退还了200万保证金,还赔偿了投资人500万元的损失。其实这个时候,投资人和焦黄老师已经就剧本讨论过很多次了。

但制片方宁愿赔钱,觉得焦黄演康熙不合适。最终双方不欢而散。

不久后,刘大印决定让姜文在新剧中饰演康熙皇帝,但姜文接到邀请后直接拒绝了。拒绝的理由主要有三个:

一是之前有雍正朝的珍珠玉,它的大成功对后来的同题材电视剧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拍摄清朝皇帝的戏剧太冒险了。

第二,他不喜欢拍电视剧。

第三,他不喜欢古装剧。

其实这三个原因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个。姜文主要是担心参加完节目后把自己扔到街上,会让自己的“羽毛”变得暗淡无光。

最后,又找到了陈,才有了今天康熙王朝的陈版。如果是焦黄或者姜文的版本,我们看到的就不会是今天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