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菌群(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群落(人体肠道中的正常微生物)
1.肠道菌群是什么?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内的正常微生物,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能合成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
它是肠道细菌定植的主要场所,含有1000多种微生物,人体内约99%的营养物质和90%的毒素,都要在这里被吸收和排出。它的特点是数量大、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
肠道菌群是研究最早、最多的,被称为“第二套人类基因组”
1.1.肠道菌群的分类
1.2.婴幼儿是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时期。
婴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丰度很高。
成人肠道内双歧杆菌的丰度较低。
2.肠道菌群的建立
肠道菌群的建立有三个机会:母亲的产道,母乳喂养,母亲的皮肤。
还面临三大杀手:剖宫产、奶瓶喂养、抗生素。
孕妇分娩时,自然分娩有利于肠道菌群的建立;
0-1岁:母乳喂养,母乳中所含的成分能刺激双歧杆菌迅速占优势;适当的辅食添加可以促进婴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1-3岁:尽量保证合理饮食;避免环境太干净导致的菌群发育低下和抗生素的使用。
3.肠道菌群的功能
合成营养素
k、维生素B、氨基酸、无机盐等。
消化食物成分
用特殊的酶来分解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物质,比如纤维素。
生物拮抗作用
与肠黏膜结合,抑制条件致病菌的过度生长和外来致病菌的入侵。
训练免疫系统
激活免疫系统,提高抵抗力。
调节全身器官
通过代谢与各种器官建立联系,如胆汁酸、三甲胺等
其中一种LGG(鼠李糖乳杆菌)益生菌可以刺激肠道菌群产生丁酸,防止过敏。
4.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
如LGG能有效定植肠道,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过敏原刺激。
LGG可以通过与人肠细胞的纤毛结合而有效地定居在肠道中。
LGG可以加强肠道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降低肠道通透性,支持肠道屏障功能。
5.肠道菌群与疾病
所有的疾病都始于肠道。
——现代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通过调节神经因子、短链脂肪酸、胆汁酸、三甲胺等改善以下症状。:
大脑:自闭症、抑郁症
消化道:便秘、胀气、乳糜泻、炎症性肠病
过敏:哮喘、湿疹、食物过敏
系统性代谢疾病:儿童肥胖和营养不良。
比如肠道菌群与过敏性疾病的关系。
益生菌治疗儿童食物过敏的配对分析。鼠李糖乳杆菌gg有助于诱导对怀疑牛奶过敏的婴儿的耐受性。益生菌的使用具有持续时间依赖性,诱导耐受类型至少在2年后出现。
6.肠道菌群的干预方法。
饮食干预:调整饮食结构,见效慢。
益生菌干预:缺什么补什么,个体差异很大。
益生元干预:益生菌的食物
药物干预:抗生素好坏,中草药。
粪菌移植:适合症状严重的人
7.益生菌的分类
严格来说,益生菌的鉴定需要精确到“菌株”
8.益生菌干预机制
调整固有的菌群结构
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整宿主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肠道菌群的多样性。
对病原定殖的抗性
通过“占领效应”抵抗有害细菌的定植
增强肠道屏障功能
有益菌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和色氨酸衍生物能加强肠道上皮屏障功能,预防和缓解过敏反应。
推动免疫成熟
刺激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促进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
维持免疫稳态
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
9.中国可用于婴儿食品的益生菌
10.改善肠道菌群的方法
益生元
乳糖等益生元可以促进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生长,抑制致病菌的生长。
奶粉中添加低聚果糖的婴儿粪便成分更接近母乳喂养的婴儿。
服用低聚半乳糖可以缓解腹胀、胀气、腹痛。
辅食和饮食结构
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保持饮食清淡,少油炸,少调味。
生活方式
减少洗涤剂和消毒剂的使用频率和用量,避免过度灭菌、过度使用抗生素和频繁更换抗生素。
但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益生菌干预需要个性化。
11.正常的益生菌是否意味着健康?
对比同龄婴儿和患病婴儿的益生菌水平,我们发现健康婴儿体内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均有检出,检出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总数均为4个以上,且含量均在或高于正常范围。
患病婴儿体内还检出了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分别是动物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整体来看,整体益生菌水平尚可,但仍有提升空间空。
12.同龄健康婴儿与患病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差异。
患病婴儿肠道内检出8个细菌属,多样性指数正常,部分条件致病菌(克雷伯氏菌和肠球菌)含量异常升高,因此整体肠道微生态结果较差。
同龄健康婴儿肠道内检测出55个细菌属,多样性指数正常,说明肠道微生物种类丰富,肠道菌群正常丰度,肠道菌群健康,对疾病的抵抗力强。
因此,肠道微生态系统的健康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