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谁写的作品(资治通鉴这本书写的什么内容)
跟西方相比,中国是一个早熟的历史。当欧洲还在封建领主时代时,中国已经进入中央集权的帝制时代。
当他们仍以血统为选官标准时,中国已经有科举制度,将才学作为选拔标准。这注定了中国历史的复杂。
跟其他文明古国相比,中国有记载历史的传统。每一任史官都会在自己职位上,记载下当下,载入历史。
这注定了中国历史不仅漫长且可以考据。所以,当司马光选择编纂一部编年体的历史时,注定要面对一个浩大的工程。
司马光出生的年代,绝对是中国文化上最为灿烂的时期之一。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年间,成长于宋仁宗年间。
而北宋在那个时期也被认为是“百年承平”的太平时期,北宋能人辈出。王安石、范仲淹、苏轼、欧阳修等人,都是这个时代风云际会。
庆历四年, 范仲淹写下《岳阳楼记》,留下一句“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绝世名句,司马光则刚刚服丧完毕,重新上任。
在仕途上,司马光则践行着范仲淹那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在底层担任官职,对民间疾苦有更深的理解。这对于他从政的理念有很大变化。
后来王安石推行新政时,司马光多有反对,就是因为他了解到新政在实际推行中,对百姓造成的伤害。他看重实效,了解实情,但往往也过于保守。
不过,这并非意味着司马光不作为。事实上在解决贝州叛乱时,司马光没有一味采取强行镇压的方式,而是因势利导,将叛军逐渐分化,解决老百姓造反的根源矛盾,最后只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妥善解决了一场可能波及多个城市的叛乱。
后来司马馆被调入中枢,担任史官。中国历代皆有编纂历史的传统。这是一个对才学和道德都要求极高的职业。春秋年间,齐国崔杼弑君,齐国史官秉笔直书,即便兄弟先后被杀,仍不篡改历史。
这便是中国历史中一种相传的精神。司马光担任史官,既有才学,又有品学。而且,他并非做纸上书生议论。
仁宗时期,北宋与西夏已经休战多年,但司马馆仍极为警惕。
他一面实地考察,一面为朝廷举荐人才,选拔那些可以为国家效力的人,直到王安石推行新政,司马光因为跟王安石政见不和,于是选择离开中枢,慢慢走上编修史书的道路。
英宗年间,司马光向朝廷献上已经编修好的三卷史书,得到英宗认同,向司马光调拨财源和人力作为支持。事实上,想要编修一本史书并不容易。
司马光没有选择司马迁的做法,用记传人物作为编修史书的体裁,而是以年代作为编修的依据。
这是一种中国更早记载历史的办法。但无论采用哪一种办法,都首先要面对浩瀚的史料。这是一个庞大的阅读工程。而且,还要从这些史料中去伪存真,这又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情。
中国历史当中,虽然有史官秉笔直书,但也有帝王统治者篡改历史的情况。而且,每次遭逢战乱,都会大量原始史料丢失。所以,司马光需要面对的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他用了十九年时间才编纂完成。
而且,跟一般编修历史书籍不同,司马光的这部《资治通鉴》,包含范围极广。从民族、政治、军事、外交、经济都有涉及。
事实上,司马光是希望从历史中找寻历代兴衰起伏的根源,为后来人找寻一条出路。这也是历代许多人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原因。不只是了解过去,更是希望能对现在及未来找寻一条出路。
用司马光的话说就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资治通鉴》无论是史料、文笔、用意俱是佳作,所以历代有许多人都对它极为推崇。它才能被鲁迅先生列为跟《史记》并列的史学双碧。
所以,历代以来,便有许多名家对《资治通鉴》做了不少注解。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在69岁这年开始动笔写一本《资治通鉴》的史论,名为《读通鉴论》。
王夫之是一个中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他一生坎坷,亲身经历国家灭亡的过程。在他69时,不仅是学问上有了极大的成就,对世事变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通鉴论》里,王夫之曾如此说道:“
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曾国藩在打仗的时候,还在读《通鉴论》。在他的日记记载,曾国藩有一段时间是每天都要这本书,可见《通鉴论》的魅力。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读《通鉴论》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更让我们可以读懂现在,以窥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