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对李鸿章的历史评价(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功与过)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1月13日20时36分55秒 411 0

中日甲午战争的溃败,清政府外强中干的真实情况暴露在世界的列强眼中,一场瓜分之高潮,在暗暗酝酿。

平静被打破,清朝的遮羞布被扯下,逐渐强大的日本,眼中泛起了贪婪的目光,这场赌上了国运的侵略战争,小日本儿侥幸获得了胜利。

1

慈禧平时恶毒的脸色,此刻早已换上了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容,打了败仗,为了保全自己的统治地位。

她选择向日本“献媚”,割地、赔款,慈禧对这样的业务已经逐渐驾轻就熟起来,李鸿章成了这次谈判的清朝代表。

弱国无外交,李鸿章此去日本,说得好听点是去谈判,其实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一场宰割。很多人认为李鸿章是在为慈禧背锅,他是无辜之人。

其实不然,李鸿章此去谈判千难万难,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说慈禧派他去,他比较无辜,甚至可怜,那也谈不上。

慈禧让李鸿章去日本谈割地赔款的事情,这不是一个美差,但是慈禧这样的派遣却恰到好处。

后人对李鸿章的历史评价(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功与过)-第1张图片

甲午海战之败,其实李鸿章难辞其咎,无论是他对北洋海师的把控,还是“保船避战”的政策,都有李鸿章的身影

如果北洋舰队能够再多一些军费,小日本想要赢下这场战争,恐怕也是千难万难。如果不是小日本投入的军费远超清朝,胜负难料。

所以,李鸿章想把自己撇清也没那么容易,但是他厉害的是,战败他有责任,割地赔款也签字了,最终却笼络了许多人心,去支持他,如何做到的呢?

去到日本以后,李鸿章这一次签订的是《马关条约》,割地赔款,确是任人宰割之势,经过三次会面,李鸿章苦苦哀求,希望签订条约结束战争。

但是日本方面的伊藤博文,却贪心极大,竟屡次不同意议和,并假意要继续发动战争。

李鸿章只好再次回到住处,却不想在途中被一个日本人给枪击刺杀了,虽然打中了李鸿章的脸颊,但是却并未致命,李鸿章知道机会来了。

果然,此次的刺杀事件,让日本方面受到了舆论的压力,和其他列强国的催促,最终伊藤博文选择签订《马关条约》,赔款数额又在李鸿章的坚持下,减少了一亿两白银的赔款。

经此一事,本来是卖国的任务,却被李鸿章做成了“爱国之举”,成为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时刻为国分忧的老臣,这是李鸿章的高明之处。

后人对李鸿章的历史评价(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功与过)-第2张图片

2

第二次,八国联军以清政府无能为由,强行侵入清朝北京城,大有将中国瓜分之事态,好在由于俄国为了保障自己在东北的利益,出面调停,又因为德国的入侵触碰了英国利益。

种种复杂因素制约之下,慈禧太后这位列强眼中的“小乖乖”,再一次满足了侵略者们的无理要求。割地、赔款、签条约。

这一次,李鸿章又被派去了,但是这一次,慈禧还派去了一位王爷——庆亲王奕劻。两人一道去了,在这次谈判之中,依然还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在几番周折之后,最终在北京东交民巷西班牙使馆中与德、奥、比、英国、美、法、意、日、俄、荷、西11国公使会晤。

《辛丑条约》在这样的情况下签订了,割地、赔款成为了一种瓜分清朝的模式,李鸿章又一次担任了“卖国贼”的角色。

此时的李鸿章已经79岁高龄了,虽然人老了,但是心却依然不糊涂,毕竟“卖国贼”这样的称号,没人愿意背。

但是皇命难违,怎么才能既办了差,又赢得身后美名呢?这道考题对李鸿章一生都是一种考验,上一次被刺杀过关,好歹留下争议,这一次怎么办?

李鸿章这一次将“文章”做到了庆亲王奕劻身上,在他们商量好条约内容时,他们需要代表清朝签字,这时候庆亲王奕劻刚要签字,却被李鸿章给拦下了。

李鸿章没让庆亲王奕劻在条约上签字,而是自己代庆亲王奕劻签字了,他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签下自己的名字,那就是千古骂名,王爷还年轻,就让老臣来吧。”

后人对李鸿章的历史评价(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功与过)-第3张图片

3

一句话说下来,传开去,李鸿章几乎凭借此事,从“卖国贼”成为了“英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两位全权代表,必须都得签字,谈不上代签一说。

而且庆亲王奕劻虽然比他年轻,但是也已经63岁了。看到此处,您是否觉得,这李鸿章真真狡猾。

除此之外,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原本是10亿两白银,后来在李鸿章的争取之下,变成了4.5亿两白银。表面上看去,是李鸿章的成功,列强的让步。

但是,在这450000000两这个数字背后,其实隐藏了洋人的恶毒,他们最终敲定了这个数字的意思是。

中国人每人赔款一两,以示羞辱。面对这样的羞辱,李鸿章选择了接受,他认为得到实惠才更重要。

其实,李鸿章的“狡猾”实在是再正常不过,没人愿意背“卖国贼”的千古骂名,李鸿章对自己身后的“名”还是极为在乎的,这一点从他择墓就能看得出来。

后人对李鸿章的历史评价(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功与过)-第4张图片

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之后,其实就已经病重到弥留之际的地步了,他心心念念的是自己的身后事,因为早在20年前,他就已经选定了葬身之所。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李鸿章遗作

李鸿章择墓之处,正是在濒临淝河一带,他曾经在给儿子李经方的书信中提到,自己墓地的选择,对风水并不感兴趣。

但实际上,李鸿章选择的位置,已经有两位前人在此作为坟茔,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包拯和明朝的理学名臣蔡悉。李鸿章嘴里说不在乎风水,但是却将自己身后之躯,挨着先贤而葬,实在是高明之举。

“弟本不知堪舆,亦不甚信风水,但喜邻近包公坟,又滨大河。”

后人对李鸿章的历史评价(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功与过)-第5张图片

李鸿章一生多有逆境,却一一化解开去,如果没有一番独特的智慧,难有终老之福。难怪他死之后,慈禧也不面感慨道,“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没有人分担了。”

4

清朝末期,慈禧太后的光环退去,都说她的能力可以媲美武则天。

在她的晚年就能看出来,她的能力与武则天要差上一大截,之所以慈禧能够掌权,实在是大清朝的臣子太过懦弱。

慈安之死,面对慈禧的巨大嫌疑,心怀鬼胎的众人,竟无一人敢发声质问,所谓重臣,不过如此而已。

不过,李鸿章在清朝末期,却是一位争议极大的人,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存之两极。

或称之为卖国贼子;或尊之为晚晴名臣,若不是有李鸿章,清朝甚至连苟延残喘的机会都没有。

在野哥看来,两种观点都非常正确,李鸿章是“卖国贼”无疑,他的苦衷不必再提,每一个“卖国贼”都有他的理由。

但同时,李鸿章的为人、为臣,又确实有他的可取之处。对于这样一位争议极大的历史人物。

无论你怎样评价,总是有失偏颇,对待他的最好方式,则是取其可取,弃其糟粕,乃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