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妙玉为什么住在贾府(妙玉身份和贾府什么关系)
妙玉的原型之一,是冒辟疆复社好友管勋的妻子吴蕊仙。复社是反清组织,事败之后,管勋遇难,吴蕊仙投奔冒辟疆,冒辟疆把她安置在洗钵池边的深翠山房。
后来,冒辟疆纳婢女吴扣扣为妾,吴蕊仙不能接受,遁入空门。冒辟疆便在苏州城南盖了一座小庙,取名“别离庙”,吴蕊仙便在这里修行。第二年秋天,吴扣扣患病身亡,冒辟疆把她葬在了南郊影梅庵冒家龙圹(坟茔)。
深翠山房、影梅庵,恐怕就是贾府中的栊翠庵。妙玉善养花草,尤其梅花最艳,正是冒辟疆两位红颜知己的居所写照。“才华阜比仙”,一个“仙”字也暗点了妙玉的原型来历。那么,妙玉的真实身份就是吴蕊仙、吴扣扣的合体吗?
恐怕不是,《红楼梦》中的妙玉之所以挪借了冒辟疆的故事,并不是简单地写一段爱情,而是另有深意。妙玉的真实身份与冒辟疆没有多大的关系,只是作者借“复社”,表达反清的态度而已。
冒辟疆
妙玉判词与《世难容》之谜九天薄命司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妙玉的画是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其判词云:“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据此,很多朋友认为,妙玉的结局是堕入风尘。这样理解,似乎很有道理,后面的《世难容》曲确实也有这样的寓意: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这段曲词中,有一句“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似乎也是说妙玉“不洁”,被迫做了风尘女。其实,这样理解是肯定不对的,“肮脏”应读作“航藏(háng zàng)”,是高亢刚直的意思。这样解读,便与妙玉的性格特征对得上了。
妙玉的结局应当是风尘女子,但这里的“风尘”是风尘仆仆的风尘,而不是烟花楼中的风尘。也就是说,妙玉将有一次非凡的远行,并在这次远行中终结一生。
靖本第四十一回眉批中有这样一段话:“妙玉偏辟处此所谓过洁世同嫌也他日瓜州渡口劝惩不哀哉屈从红颜固能不枯骨各示”,这段话因为过录时的讹误或者文漫而很难读通,后世学者纷纷断句解读,大意是妙玉这次远行是到了瓜州渡口,遇到了一个“枯骨”而屈从。这样的解读,也就照应了“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这句判词,以及《世难容》曲。
问题是,妙玉并不是因为这件事而“世难容”,而是“过洁世同嫌”,反倒不是“陷泥淖”而肮脏。而且,这段批注中讲到的“劝惩”又是怎么回事呢?
以我的理解,假如这段批注果真存在,那也是说的妙玉化为了枯骨,而不是屈从于谁。其中的“劝惩”,“屈从”隐藏着一段真实的历史。作者又以这段历史,暗伏了贾家之败。妙玉的这次远行,与贾探春一样,肯定是无法回归的了。
那么,妙玉的真实身份究竟是谁,她又将去往何方呢?
妙玉实则“庙宇”,来头不小妙玉在故事中“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与同乡林黛玉一样,自小多病。她的父母为此买了许多替身,病都没有好。妙玉自己入了空门,带发修行,病体这才痊可。
《红楼梦》中,林黛玉、薛宝钗都是自小得病,分别是癞头和尚配制了养荣丸、冷香丸养着。而香菱也是在三岁的时候,遇见了癞头和尚,然后遭遇了悲惨的命运。由此,作者似乎也暗示了妙玉也是因为癞头和尚而遁入了空门。
妙玉原本是随师父上长安观看贝叶文的,师父死后,妙玉打算扶柩回乡(又与黛玉同)。妙玉的师父深通先天神数,临终时嘱咐道:“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遵照师父的遗嘱,妙玉便滞留在了异乡。此时,大观园竣工,林之孝家的便把妙玉带进了大观园。
这段故事,其实深有寓意,而且是影射的明朝“庙宇”。怎么讲?
《明实录·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说朱元璋小时多病,他的父亲抱她到佛寺中祈禳。因为饥荒,寺里已经没有僧人了。朱世珍只得转回家来,走到自家东檐下时,遇到了一个和尚,说了一声“来”。这个和尚以手摸了摸朱重八的头,第二天病就好了。但是,此后还是经常发病,朱世珍回想起和尚摸头之事,便打算把朱重八“舍”到寺庙中。因为当地寺庙里已经没了僧人,这件事没有办成。
朱重八的父母、大哥死后,便与二哥商量,去了皇觉寺。按照当时出家的规定,先得带发修行。所以,十七岁的朱元璋其实尚未落发,影视剧中朱元璋的光头形象不真实。
在《水浒传》、《西游记》中,都以明朝建立那年(戊申,猴年),以及朱家皇室辈分“金木水火土”,把朱元璋暗喻为“金公”。《西游记》、《红楼梦》很大程度上受《水浒传》影响,《红楼梦》中的“金”,也是朱元璋的符码。“玉”就更不用说了,“璋”就是半圭,古代朝廷祭祀用的玉质礼器。
所以,妙玉的“金玉质”,暗喻的就是朱元璋。妙玉的师父深通先天神数,《明实录》中,记载了朱重八因皇觉寺没有饭吃,而以行者的身份四处云游,来到六安时,遇到了一个深通星历的老儒生。这个儒生给朱重八算了一命,要他返回家乡,才能有好运气。《红楼梦》反其意而用之,妙玉的师父嘱咐她不要回家。实际上,朱元璋称帝后,打算把都城定在凤阳,但最终他还是没有“回家”。
妙玉有朱重八的暗喻身份,这是确信无疑的。朱重八因为蝗灾而四处云游,妙玉却把一只成窑五彩小盖钟送给了“母蝗虫”。因为朱重八在六安遇到了懂先天神数的老儒生,所以,她知道贾母不吃六安茶。
《世难容》曲中,“红粉朱楼春色阑”这句,就直接点明了“朱红”,只差一个“武”字了。居庙堂之高,当然就是“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谁又不想做皇帝呢?
妙玉的真实身份原来如此,那么,是不是说朱洪武“风尘肮脏违心愿”呢?
一只成窑杯,展示妙玉另外一种身份贾母与妙玉是极不对付的,明知妙玉有洁癖,竟然把价值不菲的成窑杯送给刘姥姥喝茶。多亏妙玉自己没有用过这只杯子,否则就砸掉了。
第四十一回写了几件特别奇异的茶杯,其中有一件“(分瓜)瓟斝”,书中写道,这件茶具: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在黄州贬所,居住在临皋亭,依东坡筑雪堂,自书匾额“东坡雪堂”,并作《雪堂记》。妙玉的这件奇特茶具,就与“雪”有关。怎么回事,后文再讲。
此处,要特别说说成窑五彩茶盅,这件茶具绝对不是随意一写,更不是为了炫耀妙玉的富有,以及点染妙玉的洁癖,而是隐藏着极深极深的深意。
成窑,是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年间的官窑。因此,特别点到成窑茶具,那就与成化年间有关了。朱见深的父亲英宗经历了土木之变,而这位皇帝最宠万贵妃,万贵妃因为自己不能生育,便暗中迫害其他嫔妃,只要有人怀了宪宗的龙种,就想方设法地让她们流产。
宪宗在一次梳头时,哀叹自己将老而无后,梳头宫女张敏立即下跪,告诉皇帝有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宫女纪氏生下的朱佑樘,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弘治)。纪氏怀孕时,万贵妃也从中捣鬼,幸亏宫女暗中保护,朱佑樘才得以降世。
小皇子降生后,万贵妃四处搜寻,又是宫女们将他四处转移,才逃过一劫。成化二十三年,万贵妃病死,朱佑樘继位,第二年就是弘治元年(1488年)。这一年也是属猴,弘治帝时年十八岁,这也是一位“妙玉(庙宇)”级别的大人物。
然而,这还不全是妙玉的真实身份,要解开妙玉之谜,下面还得稍微再点一点。
妙玉的身份竟然跟刘姥姥有关书接上文,且说妙玉以一盏奇特蹊跷的茶具,暗示了自己的身世。而这件茶具又隐伏了这样两件事:
其一,靖难之役瓜州渡兵。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初三,燕王朱棣率兵从瓜州渡江,直抵南京。六月十三,金川门守将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开城迎接燕军进入金陵。随之,建文帝失踪。《水浒传》认为,建文帝在朱棣进城后,被自称“天策上将”的朱高煦射杀(类玄武门之变,故而有病尉迟)。
《红楼梦》对此半信半疑,但却以“瓜州”暗示了“劝惩”,朱洪武是不愿意子孙们自相残杀的。那件奇特的茶具,头一个字很难打得出来,是有“分”、“瓜”造的一个字。当年,燕军抵达镇江龙潭时,建文帝就派出使臣,与叔叔谈判,分江裂土。按照古代从右至左的读法,又是“瓜分”,明朝疆土多次被朱家自己瓜分豆剖。
假如建文帝真的是逃走了,那么,他的命运就与朱佑樘十分相似了。而邢岫烟说妙玉“不男不女,不僧不道”,骂的是亦佛亦道的“花和尚”黑衣宰相姚广孝,故而,书中演了鲁智深的戏。
其二,南明大乱。妙玉“瓜分”茶具出示之前,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史太君二宴大观园,行酒令时,刘姥姥说了句“花儿结了个大倭瓜”,妙玉之“瓜分”,分的就是刘姥姥这个瓜。倭瓜,就是南瓜,暗示的是南明。
崇祯自缢后,朱家后人纷纷称帝,而且相互火并,《红楼梦》中真实地“记载”了这段令贾家痛心疾首的历史。其中,主要以“桂”字为象征。月中桂子,是大明后代的总符码,又是大明的终结符号。
贾府其实写的是桂林靖江王府,这一脉是朱元璋大哥朱兴隆之后。明亡第二年,靖江王朱亨嘉称帝,旋即被隆武帝朱聿键所灭。朱亨嘉被朱聿键缢杀,对外却宣称得暴病而死。末代靖江王是朱亨嘉的堂兄弟,做了三年王爷,又被明朝降将孔有德缢杀,靖江王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经历“三春过后诸芳尽”,因而,贾宝玉对仕途经济深恶痛绝。“孔有德”,孔子之后有德吗?
孔有德攻陷王城,“擒斩伪靖江王并伪世子、将军、中尉、阁部、总兵文武等官四百七十三员,招抚二百四十七员”,果然是“白骨成堆忘姓氏”,“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啊。
另外一位与“桂”有关的是桂王朱由榔,隆武帝死后,桂王继承明朝大统。在明朝降将们的步步进逼之下,朱由榔逃到了缅甸。吴三桂继续穷追猛打,缅甸王莽白在洗劫残害了永历流亡政府后,把朱由榔交给了吴三桂。
朱由榔见了吴三桂,严厉斥责(分成肮脏),也有“劝惩”之意。永历十七年(康熙元年,1662年),桂王(永历帝)父子及家眷二十五人被吴三桂以弓弦勒死于篦子坡。
从《红楼梦》判词及红楼梦曲中不难看出,金陵十二钗,以及副册中的香菱,有很多人是被缢杀的。其中,贾元春就是被弓弦勒死于遥远的他乡。“自从两地生枯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自从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其中都暗藏了“桂”字,枯木之桂,说的是吴三桂。
金陵十二钗其实可分可合,比如宝钗是金,黛玉是玉,而妙玉则是“金玉”,指的就是朱元璋家族。因此,妙玉的真实身份就象征了明朝好几次家族“火并”,扮演了逃亡者的角色。其最终的结局,就是桂王被勒死于篦子坡——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妙玉再高贵,再高亢刚直,也难逃这样的终局。
妙玉出家,又以苏东坡雪堂暗示了“分瓜”,则与刘姥姥有关。“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说的是桂林靖江王朱亨嘉败亡时,府中太监将他三岁的儿子朱若极抱出,隐匿于王城的雪洞之中。这个雪洞也叫“刘蟾洞”,这就是刘姥姥两进荣国府的一个寓意。
那位靖江王世子,就是清代四僧之一,著名画家石涛。太监把石涛带到了全州,在湘江流经的湘山寺出家。书中的史湘云、林黛玉都与湘江有关,而大观园的画家贾惜春果然是出家了。
《红楼梦》所涉及的历史十分繁复,妙玉故事中所涉及到的靖难之役、土木之变、朱佑樘的苦难历程,还是南明的乱世纷争,都是朱家人的“大火并”,也是贾家败落的真正原因。书中人物分分合合,其实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贾宝玉说的“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泥水相混,妙玉也在其中。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