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文官没有爱新觉罗)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1月15日11时17分30秒 321 0

帝国到了末期,朝廷肯定会被架空。爱新觉罗家族,也逃不过这个宿命。

地方可以甩开中央单飞了。这时候,朝廷不仅没啥用,而且还总是束手束脚。所以,先是被架空、再是被消灭。在这个过程中,皇帝和朝廷就是破鼓万人捶,谁也不会对他们客气。大清灭亡,爱新觉罗家族就是这面破鼓。

为什么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文官没有爱新觉罗)-第1张图片

但是,文官不行。

别说清朝的文官不行,明朝的文官也不行。要架空朝廷,必须得是地方实权派或军队实权派。文官只能是代理官僚的命,离开皇帝、文官就得死。

你可以从前往后捋一遍:

秦朝败亡,是文官造反吗?不是,是六国遗民和平民军阀控制了山东之地。

两汉灭亡,都是因为外戚搞事情。西汉直接被自家外戚王莽给篡位了;东汉是因为自家外戚何进太蠢,把国家搞乱了。但外戚是有军队的,捏着枪杆子想干啥就干啥。

西晋灭亡,是一群司马王在地方杀来杀去,甚至还在洛阳来回杀,杀到最后发现五胡乱华了。大隋灭亡先是因为农民起义,再是因为自家军阀杀自己,最后夺了天下的就是山西军阀李渊。大唐亡于藩镇,这就不需要解释了。

大宋、大明都是亡于外族入侵。宋明之间的大元,可以说从始至终就没能控制住地方,而且大元朝廷也不想控制。中原烈火汹汹,那我就回草原,这就是大元。

为什么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文官没有爱新觉罗)-第2张图片

从秦朝到明朝,几乎就没有文官什么事。这群家伙可能愚蠢得搞乱国家,却没有搞死国家的恶意。所以,宋朝才只防武将,不防文官。因为赵家官人知道:文官最大的危害也就是贪污受贿。

那文官能不能架空皇帝呢?

文官一直就有这个打算。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大宋文官,就是想把皇帝当个摆设。我们说啥,你就听啥,然后诏曰可。这就行了。

大宋官家们一直比较听话,最听话的就是宋仁宗,最不听话的就是宋神宗。但神宗不听话,也首先是文官们搞分裂了,一伙非要改革、一伙非要保守。神宗只不过是听了改革派,但后来只能在两派中骑墙观望。

明朝虽然没有丞相和宰相,但大明文官们可是历朝中最彪悍的一伙人。这群人虽然各种搞内斗,但在一件事上却非常团结的。那就是集体干皇帝。

为什么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文官没有爱新觉罗)-第3张图片

往往都是言官带头。一群激进少壮派,是个人都准备好了当屈原,对着皇帝玩命干。连皇帝跟哪个妃子睡觉,都要上折子管一管。

接下来就是内阁集体沉默。内阁都是皇帝拣选的,但这时候敢向着皇帝说话,肯定被骂死;要是不向着皇帝说话,肯定是忘恩负义。所以,内阁只能沉默。最后就是从上到下一起干皇帝,积极着干就上折子,消极着干就别出声。

赶上强硬一点儿的皇帝,文官肯定要倒霉,集体拉出去打板子也不是没有,比如梃击案。但是,皇帝再硬也没用,文官们早就视死如归了。

而且越是挨揍的文官就越出名。被打了板子的文官,立即就能成为群臣和读书人的意见领袖。而赶上怂一点儿的皇帝,那文官就一定要把嚣张贯彻到底,直到把大明皇帝干废为止。不仅政令不出紫禁城,甚至皇帝自己也别想出来。

清朝皇帝彪悍一点儿的,还能搞搞南巡,地方官员就跟盼高铁一样,翘首以盼、希望雨露均沾能沾到自己。但大明地方官员却完全不是这样,简直是避之尤不及,死活不愿意皇帝来自己的地盘搞什么临幸。

这才是文官把皇帝架空了。万历皇帝为什么20多年不上朝?上朝肯定挨骂。即便不上朝,文官们还要写折子骂他。这就根本没法玩。你文官这么彪悍,那大明皇帝该咋办?

为什么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文官没有爱新觉罗)-第4张图片

循名责实,首先是搞清楚分类,因为分类清楚了、才能把事情条理清楚。皇帝的权力也要搞分类,一种是皇帝的国家权力,即皇帝作为国家领袖的权力,即公权;一种是皇帝的个人权力,即皇帝满足个人欲望的权力,即私权。这两个权力是经常发生冲突的。

明朝皇帝的权力,其实不小。皇权专制到了明清才达到顶峰。但,这只是皇帝的国家权力。而皇帝的个人权力,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秦始皇开心了,给自己修座宫殿,能搞得“蜀山兀,阿房出”。

汉武帝开心了,为了长生不老,能搞得普天之下淫祀滥祭。但是,但后来的皇帝们就没有这么自由了。宋朝皇帝想去封禅个泰山,都要先贿赂一下宰相,否则这事就搞不成。

当然也有彪悍的,就是元朝皇帝。一群蒙古贵族根本就不把文官当回事,而文官士大夫们也没法跟这伙蒙古人讲什么君君臣臣。元朝皇帝不高兴了,就能把大臣拉出去抽一顿鞭子。而这个制度也被明朝继承了,蒙古人抽鞭子、明朝人打廷杖。

但,大元皇帝为什么能让皇帝的个人权力放飞自我呢?直接原因就是大元皇帝不讲“武德”,就是不按规矩出牌。但根本原因是大元皇帝能够甩开文官自己单飞,因为有蒙古贵族帮他撑场子,而且也主要是这波人帮他撑场子。

为什么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文官没有爱新觉罗)-第5张图片

好了,有了这个循名责实的分析,也就可以分析满清皇帝了。

大元皇帝的个人权力靠蒙古贵族来实现,大明皇帝的个人权力就惨了一点儿,只能靠太监和锦衣卫来实现。大清皇帝呢?大清皇帝有八旗啊!爱新觉罗家族自己就有一旗,而且还有大量的包衣奴才。

所以,大清的文官根本就无法架空爱新觉罗家族,不是这伙人不想而是这伙人不能。大清皇帝背后,就站着最强支柱力量、满清八旗。你大清文官就不可能像大明文官那样“欺负”皇帝。

清朝末年,一件关系国本的大事情就是预备立宪。为了预备立宪,大清派了五大臣出洋考察。这五个人初步名单是: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

PS:最后真正出洋的是载泽、戴鸿慈、端方、尚其亨、李盛铎这五个人,因为革命党搞了暗杀,于是徐世昌和绍英没能走成,所以换了人。

为什么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文官没有爱新觉罗)-第6张图片

载泽,姓爱新觉罗、满洲正黄旗,是嘉庆皇帝第五子惠亲王之孙,还是光绪皇帝的连襟。湖南巡抚端方,连进士都没中,但人家是满洲正白旗,所以也能步步高升。

光绪搞戊戌变法,端方比谁都积极,后来变法失败,也就被革职了。但革职还能复出,接着当官,慈禧西逃的时候护驾有功,于是再被重用。

商部右丞绍英,不算什么天潢贵胄,小时候还口吃,到四十岁才能正常说话,但这家伙就是刻苦努力,一步一步地干。

努力就能成功吗?这就不是一个必然逻辑,但努力的绍英再加一个镶黄旗的身份,在当时就够了。

看到没有,五大臣里面,有三个都是根红苗正的八旗子弟。大清皇帝不用科举文官,也能把事情办成。而要办关系国本的大事情,一定是把自己人给用足了。

而预备立宪的皇族内阁,就更能说明问题了。爱新觉罗家族有自己人可用,而且这伙人的合法性可比明朝的太监强多了。

为什么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文官没有爱新觉罗)-第7张图片

既然如此,大清皇帝和爱新觉罗家族,就不可能被架空吗?

只能说文官不行。大明的文官可以让大明皇帝出不了紫禁城,但大清的文官没有这个本事。然而,大清的地方官员却完全可以,而最后决定帝国存亡与否,就是地方上的封疆大吏。

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大清基本就失去了对南方各省的控制权。首先是南方财政自主了,其次是军队也自主了。曾国藩、李鸿章这些人主政的地方,换个名称就是大清的河朔三镇。它们甩开大清朝廷搞自治,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但是,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什么一直那么听话?曾国藩是到死都听话,你让我裁军,那我就解散湘军;你让我负侮辱之名,那我就办天津教案当汉奸。李鸿章也很忠诚,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基本上都是他签的。不听话的,主要是东南互保这件事。

为什么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文官没有爱新觉罗)-第8张图片

听话的原因,就是大清正处于传统帝国向现代国家的转型期。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大清朝廷的年财政收入,才4000万两白银;而1910年,大清朝廷的年财政收入,已经干到3亿多两白银了。

你李鸿章搞北洋舰队,不靠朝廷行吗?你沈葆桢搞南洋水师,不靠朝廷行吗?大家都得眼巴巴地盯着朝廷给拨银子。

历代王朝覆灭之际,都是:朝廷穷得叮当响,而地方则是要钱有钱、要兵有兵。唯独大清是个例外,即便马上要死了,手里还一直有钱。原因是什么?传统王朝的财政收入靠土地,控制不住土地,自然就没钱了。

大清虽然控制不住南方,但北方、草原、高原以及东北可都在自己手里,完全能控制住。关键是大清也不靠什么江南财富了,而是靠海关税、厘金和盐业税。这些收入,地方肯定要染指,但最后肯定还是朝廷拿得最多。

所以,传统王朝中,大明是穷死的,而大清不是,这家伙越到后期越有钱。但是,为什么地方还是把爱新觉罗家族给架空了。

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爱新觉罗家族自己的骚操作,具体就是慈禧太后对列强宣战。咱就不考虑老佛爷有什么深谋远虑了,但这明显就是跌破智商下线的扯淡攻略。

为什么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文官没有爱新觉罗)-第9张图片

慈禧太后向十一国宣战,然后东南各地就跟洋人签了《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搞起了东南互保。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就是这伙人,一致认为宣战诏书是“矫诏、乱命”。

在这之后,大清朝廷即便有钱也没用了。因为威信已经彻底扫地。外交上不是越有钱就越多朋友,你得讲道义。

外交如此,内政也如此。朝廷的确捏着钱袋子,但你也不能当二百五啊。你们爱新觉罗家族要跳崖自杀,那地方的督抚大员怎么可能跟你一起跳?

庚子之变后,大清朝廷别说合法性的神圣外衣被脱光了,就连合法性的底裤也给折腾没了。这时候,朝廷就是在裸奔,而地方和洋人则是在一旁看笑话。

慈禧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时候哪有什么中华之物力,东南互保的那些省份,能跟你一起共度时艰吗?

为什么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文官没有爱新觉罗)-第10张图片

虽然没钱不行,但没钱也不至于要命,要命的是朝廷的脸面,也就是那个看似虚无缥缈的合法性。所以,大清就得把这个脸面给找回来。不找回来,大清朝廷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爱新觉罗家族更没脸走出紫禁城。

这时候,日俄战争爆发了,而且鬼子是真厉害,第一次实现了黄种人干废白种人。这是一个大事件。大清朝廷从中分析出来的原因就是:有宪法的日本打败了没宪法的沙俄。接下来,该怎么办?那就要变法啊,于是立即搞预备立宪。

第二个原因就是皇族内阁搞得天怒人怨,成了压死大清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预备立宪刚一宣布,大清朝廷和爱新觉罗家族立即穿上了合法性的神圣外衣。

这个道义力量非常大。不仅大清的地方督抚和地方绅士积极响应,就连洋人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欢迎。大清终于转型了,以后大家终于不再鸡同鸭讲了,也终于可以好好做买卖了。

甚至,连南方的革命党都急眼了。大清都搞预备立宪了,那还怎么闹革命?于是,革命党气急败坏,直接对出洋考察的五大臣搞暗杀。

即便如此,预备立宪还是轰轰烈烈地搞起来了。到1908年的时候,大清朝廷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算是定下了大方向。

各省也纷纷启动了省议员直选,成了资政局搞地方自治。可以说,这时候连革命党都不闹腾了,大家就准备做大清的顺民了。因为你根本就没理由再闹了,再闹也没人搭理你。

为什么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文官没有爱新觉罗)-第11张图片

传统时代,得有多少民间精英被隔离在体制之外?而这时候,朝廷却给了机会,于是精英们肯定要玩命干,一定要为国家施展毕生所学。

1910年的时候,大清成了国会,即资政院,有通过预决算、征税、发行公债、弹劾大臣等权利。但有一点限定,那就是国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大清皇帝点头。这也不算什么大事。但大事则是:慈禧和光绪这两个当家人,前后脚一起死了。

爱新觉罗家族本就合法性不足,但有这两个当家人在,还算勉强能撑住门面。然而,他们却一起全死了,爱新觉罗家族这还怎么玩?

这时候国会也开张了,而国会议员们立即彪悍,今天弹劾这个、明天弹劾那个,甚至还在国会打架了。本来说好了,咱们搞九年预备,1914年正式开整。

这时候小皇帝刚登基,所以按常理应该延长预备期。但议员们不敢,非逼着朝廷把预备期缩短,不缩短、咱就散伙。

内外压力这么大,爱新觉罗家族更不敢把权力交给外人了,于是皇族内阁诞生了。组阁的大臣13人,满族占9人,其中的皇族就有7人,而汉族只有4人。

为什么清朝文官架空不了爱新觉罗(文官没有爱新觉罗)-第12张图片

爱新觉罗家族这么玩,肯定有苦衷。皇帝太小、预备期缩短、国会各种彪悍,所以根本信不过外人,甚至连满人都不能轻易相信,靠得住的只剩皇族了。

但你们这么搞,汉人精英肯定不干,甚至满人精英也不干。而早就与朝廷离心离德的南方省份,就一定要搞事情。

于是,武昌起义爆发,大清地方各省,就集体抛弃了朝廷和爱新觉罗家族。到皇族内阁成立,爱新觉罗家族才算被架空。但架空它的,并不是大清的文官,而是大清地方。爱新觉罗家族丧失了最后的统治合法性,被抛弃也就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