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为什么不学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1月15日16时51分45秒 307 0

朱元璋没有条件“杯酒释兵权”,也看不上“杯酒释兵权”。

他曾想给功臣们更好的待遇、结局,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朱元璋最后成了杀功臣最狠的一个。

朱元璋的初心:看不上“杯酒释兵权”

开国之前,朱元璋与侍臣的对话中,谈论起古代帝王。

他表示,汉高祖刘邦很不错,但“内多猜忌,诛夷功臣”,气量不行。相比之下,唐太宗李世民能善待功臣,“及大业既定,卒皆保全”,这点干得比刘邦强。

朱元璋为什么不学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第1张图片

看来,对于白手起家,以一介和尚打下天下的朱元璋来说,他有足够的信心将对比目标放在汉高祖、唐太宗身上,至于宋太祖赵匡胤嘛,功业稍逊!

朱元璋看不上“杯酒释兵权”,是有道理的。

所谓“杯酒释兵权”,本质是让功臣提前功成身退,作富家翁。身家富贵可保,但再不能建功立业了。

在赵匡胤之前,汉光武帝刘秀也是类似的操作方法。刘秀也是取消了功臣的实权,虽然地位尊崇,但远离权力,作一个豪强地主。

在朱元璋看来,功臣们既然都是有才能的人,为何要把他们束到一边呢?

相比之下,唐太宗手下的功臣,不仅能保全身家性命,还能继续为大唐建功立业,这才是雄心勃勃的朱元璋所想要效仿的。

而严峻的形势,又使朱元璋没得选,不可能“杯酒释兵权”。

没有条件“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能够从容“杯酒释兵权”,是因为形势允许。

赵匡胤登基时,天下还没有平定,南唐、后蜀、北汉、吴越等政权仍然割据一方。

朱元璋为什么不学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第2张图片

然而,经过后周世宗的打击,这些割据势力都已只能自保,苟延残喘,并不构成实际威胁。

是战是和?何时打?一切由宋说了算。

这就给了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从容调整的时间。

所以,在平定了后周死忠势力的叛乱后,赵匡胤可以从容“杯酒释兵权”。

然而,大明初立时,形势却迥然不同。

元政府并没有被消灭,他们逃到了草原,仍然宣称自己是天下之主,并时刻进行反扑。

元顺帝一逃出大都,短短时间内就组织了数次十万规模以上的反扑。

此外,东北、西北、西南等地,依然有大片地区为北元朝廷所统治,各拥兵数十万。

大明与北元之间,没有任何“和”的余地。

而朱元璋以两宋“委曲求全”为戒,也绝不愿通过割让利益来换取和平!(有明一代都是如此)

因此,朱元璋作天子的三十年间,双方你来我往,战事不休,无岁不战。

朱元璋自然必须要依赖“老兄弟”们继续领军作战!

然而,形势的发展,使朱元璋一直没有让大将放下军权的机会。

1372年,徐达、李文忠、冯胜,各率5万精骑北伐,结果遭遇大败。

这表明:大明像当初李世民一样一举彻底扫清大漠已不现实,战事将长期绵延下去!

因此,朱元璋必须长时间让名将们领军了。

治国思想,使朱元璋被迫“修改承诺”

朱元璋初为天子时,是有心要厚待功臣的。

朱元璋为什么不学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第3张图片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一口气封了六公二十八侯。

除了赐爵赐田外,朱元璋还特意制了“铁券”,“铁券丹书,誓诸白水,河带山砺,授及苗裔”,承诺给与功臣及其子孙可以“免死”若干次(次数各有不等),永保富贵。

然而,打天下时的英雄好汉,未必是坐天下时的守法良绅。

免死铁券,成了一些功臣及其家人的护身符,他们利用特权,作威作福,目无法纪。

薛显妄杀胥吏等人,为了抢夺牲口,直接杀掉了千户吴富;郭英“擅杀男女五人”,随意屠戮平民···

朱元璋的治国思想,是以猛治国。

他认为,元政失之于宽,导致豪强酷吏鱼肉乡里,残害人民,非以猛治不可!

然而,这些功臣子弟,利用特权,成了最典型的豪强酷吏,严重影响了朱元璋的治国。

无奈之下,朱元璋只得修改了承诺。

洪武六年,朱元璋作铁榜,对功臣进行了约束。

他明确表示:跋扈之臣,即便有功,数作过恶,累有不埈,他也“不得已而诛戮之”!

如此,朱元璋的承诺,做出了修改,“不得已而诛戮之”,为杀功臣开了一个口子。

当然,真正因为一般的违法乱纪被杀的功臣不多,功臣们,还是主要倒在了权力问题上。

统治经验缺失,挖下大坑

赵匡胤参加过两次兵变。

朱元璋为什么不学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第4张图片

早年,他以军官的身份,给郭威“黄袍加身”,后来,他自己“黄袍加身”。

而赵匡胤身边的赵光义、赵普等人,也早在后周作官,也参与了政变。

丰富的政变经验,使他对防范失权很早就有充分的认识。

后周直接继承了后汉的官僚结构,宋又直接继承了后周的官僚结构,因此,赵匡胤一上位,就有了相对成熟的官僚结构,赵匡胤只需进行调整即可。

所以,赵宋从立国之初,其统治就是比较成熟的。

宋太祖初以后周留下的三相为相,后又以赵普为相,但加上薛居正、吕余庆参知政事,既用其才,又防范宰相权势过大。

因此,赵匡胤时期的君相关系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引发“血案”的必要。

朱元璋就不同了。

朱元璋自己是和尚出身,造反起家,而他身边的重要人物也都和他差不多,没有统治经验。

所以,朱元璋统治初期,经验不足,出现了难以长期维持稳定的结构问题。

不久,胡惟庸成为“独相”,一人操持了相权。

当时,宰相在六部之上,六部与天子之间隔了一个胡惟庸。

尤其是至关重要的兵部,要向胡惟庸汇报,因此,胡惟庸得以利用“独相”之位,拉拢将领,培植了自己的势力。

显然,胡惟庸集团,已经成为威胁大明的心腹之患,必须除掉了。

朱元璋为什么不学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第5张图片

除掉胡惟庸集团,牵连3万余人,数位公侯坐案而死。

此后,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完善了集权统治。

其实,即便不废除宰相制度,朱元璋早先防范于未然,不使胡惟庸独相,或不以喜揽权的胡惟庸为相,是不会挖出这么大一个坑,也不会牵连如此多功臣的。

还是那句话,朱元璋的集权,是在“试错”中逐步成熟起来的,而成熟的代价,就是腥风血雨地“割韭菜”!

“拔刺”

天子诛杀功臣,很多时候是为后代“拔刺”。

即便是被朱元璋所推崇的,善待功臣的楷模李世民,在去世前也曾出了个杀气腾腾的题:现在外放李勣,如果李勣马上走,将高宗再重用他,如果李勣“徘徊观望”,“立杀之”!

不管“烛影斧声”,赵匡胤为其弟所弑是否为真,赵匡胤去世时才50岁,此前身体一直很好,还未来得及“拔刺”。

朱元璋就不同了,他40岁登基,当了30年皇帝,活到了70岁,有相当长的时间考虑接班问题。

朱元璋的宗法观念极强,因此,他执着地按照宗法安排传承,并将其写入《祖训》。

所以,尽管朱元璋有像燕王朱棣这样牛逼的儿子,但他仍然执着地选择嫡长子、嫡长孙继承。

嫡长子朱标,早早被立为太子,准备接班。

然而,在朱元璋看来,朱标性情仁懦,镇不住悍将。

朱元璋为什么不学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第6张图片

为此,朱元璋对后事做了一个设想:以嫡长子朱标即位,以朱棣等藩王从外性将领中接过军权,“屏藩王室”。

如此,那些太子,藩王们镇不住的将领,都要被拔刺了!

洪武二十三年,32岁的晋王、30岁的燕王,分别统兵北伐,大胜!

显然,诸子已经能够承担起国防任务,对在军中影响较大的功臣宿将动手的时候到了!

一年之内,诛杀、死后追究的公侯共22人!

包括首席功臣李善长在内的一众功臣,被“拔刺”了。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去世了!

依照宗法,朱元璋要立长孙朱允炆为接班人。

然而,这一变化,使一些原本要留给朱标用的老人也进入了“黑名单”。

旋即,发生了“蓝玉案”。

朱元璋为什么不学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第7张图片

二万人被杀,包括二公、十二侯、二伯。

朱元璋初时看不起“杯酒释兵权”,以为可以既保全功臣的富贵,又发挥功臣们的才干。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明史》所载的功臣69人,明确记载,被朱元璋赐死者32人。

这个比例,远远超过了被当初被朱元璋指摘的汉高祖刘邦,成了“杀功臣”的冠军。

之所以如此,除了“以猛治国”的理念及“春秋高,多猜忌”的性格特点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一个大明一直走不出的矛盾。

大明以两宋“委曲求全”为戒,不求和,对外态度强硬,但又无法像初唐一样一举扫清大漠,因此,战事久拖不决,需要功臣宿将长期带兵,不可能“杯酒释兵权”。

然而,大将久领军,君王有军权旁落之忧,更有后世镇不住悍将之虑,势必不能不能容许长期带兵的宿将存在。

朱元璋找到的解决方法是藩王领兵,既保证国防所需,又防止军权庞落。

然而,朱元璋去世不久,靖难之役起,朱棣把侄子赶下皇位,这或许是朱元璋无论如何想不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