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背景及原因(戊戌维新运动在什么背景下兴起)
1898年6月,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维新运动在光绪皇帝的主导下席卷全国。
这次改革几乎覆盖了所有领域,除了意图打破陈旧的封建官场制度外,矿山、教育、文化、乃至新式军队建设等一系列新兴产业也都成为改革的重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
表面上,这也许是大清建立之后声势最为浩大的一场变革,然而,剥去华丽的外衣后就会发现,这更像是清王朝统治者在“内忧外患”双重压力下的一场垂死挣扎罢了。
由于变法触动了太多守旧势力的固有利益,非但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反而受到种种抵制和反对。
在跌跌撞撞持续了103天之后,光绪遭禁、六君子喋血街头,戊戌变法——这场大清王朝的最后一次自救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关于变法失败的原因,历史上留下了太多争议,至今依然没能统一。可是,和失败的原因相比,人们对“戊戌变法”的起因的认定,却显得有点“不约而同”,那就是“公车上书”。
许多学者也都在各种史料中阐明了这个观点,他们都认为:甲午战争没有敲醒清朝的统治者,反而敲醒了一群读书人,于是才有了“公车上书”;在读书人的努力下,继而才演变成“戊戌变法”。
经过时间的沉淀,这种观点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当我们再次回眸晚清,将大清当时所处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的话,也许,“戊戌变法”和“公车上书”之间就没有那么紧密的联系了。
公车上书当然,首先我们还得回顾一下“公车上书”
其实,“公车”二字大有来历。在汉朝时,没有科举制度,对于那些被朝廷征召入京为官的文人学士,朝廷都会为其配备专门的马车接送,久而久之,这些人就被称为“公车”。
后来科举制度兴起,“公车接送”被取消,但这一称谓却被保留下来。“公车”指的并不是那些朝廷配备的马车,而是指那些有资格入京赶考的举子们
(还有一种说法:古代的皇帝十分重视读书人对国家治理的意见,因此,朝廷会派出许多专门收集读书人意见的马车,这种马车就被誉为“公车”)
1895年,康有为已经是万千“公车”的一员,按照惯例,这些人要到京城考进士。可此时,中日之间却发生了“甲午战争”,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竟然完败于岛国日本。
消息传来,正在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一片哗然,爱国之情喷涌而出,而康有为更是连夜写下了长达14000字的“万言书”,准备号召举子们联合签名之后呈送朝廷。也正是在这份“万言书”中,康有为的变法思想开始展露出来
“万言书”完成后,康有为就迅速召集举子们进行联合签名,可是,“万言书”还没来得及呈送朝廷,就传来了《马关条约》已经签字的消息,“公车上书”就此止步。
其实,“公车上书”半途而废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康有为中了进士,这样的身份不允许他再带头“闹事”。至于康有为在自传中声称自己联合了全国十八省1200名举人联合上书一事,这个情节和数字根本经不起推敲。
因为战败,当年确实有许多举子们上书朝廷,甚至有些官员也上谏直言,但是,翻遍清朝史料,也没找到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的记载。
或者我们可以认为,他只是开了个头、写了“万言书”,但是,在科考发榜之后,就没有继续坚持,都察院根本就没收到他的上书
因此,把康有为和“公车上书”联系在一起确实有些牵强,康有为既不是“公车上书”的领衔人,也不该是“公车上书”的代言人!
只不过,康有为在“万言书”中透露出的变革思想还是让他在举子们之中名声大噪,这对他以后的人生至关重要。再直白点说,并不是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而是“万言书”成就了康有为!
这就是“戊戌变法”前“公车上书”的始末
“公车上书”的影响历史对于“公车上书”的评价很高,认为其不仅仅是近代变革思想的蔓延,更是激发了民间“救亡图存”的爱国意识,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
然而,这个观点是站在现代的角度上去总结的,事实上,“公车上书”在当时除了引起媒体的关注和热炒外,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1895年的中国,虽然依然处于封建专制制度的管理下,但是,以报纸为主的媒体行业已经有了一定规模。媒体要凸显的就是“民意”,而“公车上书”无疑正好符合这一要求,因此,诸多媒体都对此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在媒体的渲染下,更多的热血青年和平民大众才从“公车上书”中得到启发,也正是由于这些报纸的吹捧,康有为才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公车上书”在当时的影响也仅此而已
“公车上书”导致了“戊戌变法”?有人该说了,“公车上书”难道就没有对清朝的统治者产生一丝影响吗?这可能代表了很多人的疑惑,说“公车上书”促成了“戊戌变法”的人往往也都会产生这样的迷惑。我们否认“公车上书”是“戊戌变法”根源的理由有三:
原因一:甲午战败
“公车上书”的背景是甲午战争,与其说人们接受不了战败、签约的事实,倒不如说人们无法继续容忍清廷的腐败。
这种自上而下、由内到外的腐败才是清廷败北的根源所在。清廷的腐败由来已久,但甲午战败,却触及到了人们心里可接受的底线。
众所周知,八旗军和绿营军腐败,于是,李鸿章统帅的淮军和北洋水师成了大清的主力军;可一场甲午战争下来,被人寄予厚望的淮军和北洋水师也处处都影射出“腐败”的影子。
面对列强的咄咄逼人,大清还能指望谁?若再不做出改变,“亡国”势必就会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变革的呼声愈加高涨、也愈加普遍,只不过,
原因二:时间顺序
如果上一个观点没有说服力,我们不妨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甲午战争后,最先得到战败消息的是谁?举子们吗?不是;
甲午战败,面对巨大损失,最有切肤之痛的是谁?举子们吗?也不是;
甲午战败震惊了整个中国,但,触动最大的利益群体既不是百姓、也不是学子,而是朝廷和官场。可能平日朝堂里有这样、或那样的党争存在,但是,战败的那一刻,所有人可能都会达成一种共识——再这么烂下去,都得玩完!
为了保住自己的固有利益,最先萌生变革念头的应该是慈禧、是光绪、是那些达官贵族,这些人渴盼变革的欲望比那些读书人更早、也更为迫切
原因三:“上书”分类
1895年,受甲午战败影响,全国出现了“公车上书”潮。
《近代史研究》中记载:
当时湖北、江西、山东、河南等地的举人们纷纷上书,再加上台湾的举人上书,“公车上书”的数量是17起。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民间自发形式的上书;
除了民间的上书,还有更多的一部分来自官场。这些由政治高层发动、京官组织的上书,其数量多达31件,远远多于举子们自发组织的“公车上书”;
数量上的对比,也可以折射出官场人士内心的动荡和不安,他们比读书人更关心政局的下一步走向,他们希望有所改变,也更希望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故而,他们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直接、或间接地支持“公车上书”。
如果没有这股势力的支持,“公车上书”很难造成这样的影响
尾声在经历了甲午战争的耻辱之后,即便是争斗最为激烈的慈禧和光绪,也达成了“变革”的共识,因为凭借三言两语、或光鲜表象是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住大清的腐败、大清的没落、以及大清的无能了。
不变则亡,变,兴许还有一线生机。无论慈禧、光绪、抑或是那一般位列庙堂之上的大臣们,想要继续把持朝政、紧攥权力、维护自己的固有利益,最起码的前提就是——大清还存在!
离开这个出发点,谈什么都是枉然,所以说,变法在当时是朝廷的一种主动选择,而不是迫于读书人的“公车上书”、或者其他某一群体的压力而做出的选择。
这也就是为什么“帝后之争”如火如荼,但慈禧依然支持光绪进行变法的原因所在。
只有变法,才能维持民心;也只有变法,才能给人们重新燃起一个希望,这是朝廷唯一、且正确的选择。
当朝廷已经有了变革的决心的时候,哪怕“公车上书”闹的如何沸沸扬扬,在朝廷看来,那也只不过是战败后民间的一种正常反应罢了,完全都在预料之中。
因此,无论有没有1895年的“公车上书”,一场变法都在所难免,将其认为是1898年“戊戌变法”的原因,确实有些牵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