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的金钵有多厉害(法海金钵的威力为什么那么厉害)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1月23日23时11分52秒 409 0

每当白素贞看到法海手中的钵瑟瑟发抖的时候,是不是觉得很诧异,钵里有什么东西吗让白素贞如此害怕?钵到底是做什么的?

法海的金钵有多厉害(法海金钵的威力为什么那么厉害)-第1张图片

古时候,出家人通常手中托钵,钵像出家人的眼睛一样珍贵无比,出家人受了比丘、比丘尼戒律以后,钵外加三衣终生一定不可舍弃,特别是现在的末法时期,若想得到一个如法的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出家人特别珍惜所持用的钵。

法海的金钵有多厉害(法海金钵的威力为什么那么厉害)-第2张图片

钵是如来应量器,是佛的象征,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为如法之食器,应受人天供养所用之食器,又为应腹分量而食之食器,故又译作应器、应量器。钵的形状:呈矮盂形,腰部凸出,钵口钵底向中心收缩,直径比腰部短。

在律制上,规定钵有“体”、“色”、“量”等三法。

“体”指钵的材质。《四分律》中提及钵之种类云:“钵者有六种,铁钵、苏摩国钵、乌伽罗国钵、优伽赊国钵、黑钵、赤钵。大要有二种,铁钵、泥钵。”禁止使用由木、石、金、银、琉璃、宝、杂宝所作成的钵,并以此简别在家和外道。

“色”指钵之颜色。《四分律》限用黑、赤两色,《五分律》限用孔雀咽色。除此“黑、赤、灰”三色之外,不准熏染其他颜色。

“量”钵的容量。《四分律》卷九举出大、中、小三种。大者三斗,小者一斗半。但是根据唐代的量法,应是一斗至五升之间。

比丘不得储存多钵,护持钵当如护持自己眼睛一般,应当常以澡豆洗净除去垢腻。钵损坏时,若五缀(五种修补方法)而不漏,则不得求新钵(经修补后再用的钵,即称五缀钵)。钵置于地上时,若有转倒之虞,则当作钵支以安置之,携带时则应收入钵囊(或称钵袋、钵络、络囊)。

钵的由来

据《佛本行集经·二商奉食品》中说:佛陀初成道时,北天竺有帝梨富娑与跋梨迦两位商主,将“糗酪蜜搏”供养佛陀。

佛陀思惟:往昔诸佛,皆是持钵受供,我如今当以什么器皿受二商主食物供养。这时四天王知晓,立即以金钵奉上,佛不肯受。四天王又以银钵、玻璃钵、琉璃钵、赤珠钵、玛瑙钵、砗渠钵相继奉上,佛陀皆不受。

这时四天王以石钵奉上,佛陀又思惟,如若只受一钵,其他三位天王必将产生烦恼。佛陀将四钵相叠安置在左手,再以右手按下,合成一钵。而说偈言:

我昔功德诸果满,以发哀悯清净心;

是故今四大天王,清净牢固施我钵。

包钵的袋子,称为钵袋或钵囊。为三种袋(钵袋、药袋、杂袋)之一。《有部毗奈耶杂事》讲到有比丘走路时以手持钵,不慎摔破,后来佛陀教其以衣角裹之,还是又摔破。最后佛陀便教其制钵袋放置。现在的钵袋,挂于肩上用于行路时装钵,其材料及大小并没有特别的规定,被列为尼师坛的特物(随物)之一。

佛在世的时候,那时候所有的僧人都是用钵来吃饭的,就如同吃饭的碗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后来古代的出家人对钵重视的原因,是叫出家人放下身心所有的一切,这钵就不能再放了,还得靠吃饭来滋养我们的福身慧命。

佛教中,修行人讲究放下,斩断一切外缘,滋生慈悲包容之心,修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菩萨性德。同时,佛教中的放下也是指放下另一个自我,这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因为我们面对的敌人就是自己,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吃得下别人吃不了的苦,才能修得圆满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