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子之歌创作背景及历史意义(七子之歌的历史背景相关资料)
1999年12月20日,随着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葡萄牙结束了对澳门的统治。
当时澳门培正中学小学部年仅七岁半的小姑娘容韵琳领唱,带着浓厚澳门乡音的《七子之歌》,也随着这一重大事件广为国人传唱和知晓。
《七子之歌》是由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先生1925年3月创作于美国纽约。
当时闻一多先生正在美国留学,当看到整个国家都处于混乱之中,国弱民穷,为了能够早日投身报国,闻一多先生毅然决定提前结束留学生涯,启程回国。
闻一多先生是在1925年5月从美国登上了回国的轮船。6月1日抵达上海。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踏上国土的前两天,就在上海英租界内英国巡捕面对抗议日本资本家打死中国工人的群众,公然开枪射击。
打死13人,重伤数十人,150多人遭到逮捕,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闻一多先生心中满是愤怒,对当时的政府充满失望甚至绝望。在北京闻一多先生遇到了当时《现代评论》的编辑杨振声。
杨振声也曾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于1924年回国投身教育,曾在武昌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等担任中文系教授。
相同的经历,面对国家羸弱的感同身受,让他们成为挚友知己,闻一多先生于是决定将原本准备给另一本杂志投稿的《七子之歌》等几篇诗作一并先由《现代评论》进行首发。
1925年7月4日《现代评论》第2卷第30期上刊登了《七子之歌》,随后11月25日出版的《大江季刊》第1卷第2期也发表了这组诗歌。
《七子之歌》一经刊出,便引起了广大爱国青年和群众的强烈共鸣。当时有读者读后感慨“读《出师表》不感动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 不孝; 古人言之屡矣。
余读《七子之歌》信口悲鸣一阙复一阙, 不知清泪之盈眶, 读《出师》、《陈情》时, 固未有如是之感动也。”
《七子之歌》包含了七首短诗,分别以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顺、大连等七个遭割让、租借的中国领土为题,每首七句,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心声。
但不知什么原因,闻一多先生的这组《七子之歌》并没有收录进他的诗集《红烛》和《死水》中,也没有收录进《闻一多全集》,以至于这组《七子之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并不为人熟知。
直到澳门回归前夕纪录片《澳门岁月》方面请著名作曲家李海鹰为《七子之歌--澳门》谱曲。
作为祖籍中山的李海鹰读了诗歌以后,心情万分激动,含着热泪仅用了一个晚上便完成了谱曲,也就此为我们留下了一首传世经典。
而今澳门回归祖国21周年之际,我们再次吟唱《七子之歌》,回望新中国成立这七十一年的风雨历程。
随着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曾经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苦难一去不复返。
雪百年之耻,圆民族之梦,所有的中华儿女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热血沸腾,骄傲自豪,我们必将在先辈爱国主义旗帜的感召下,再接再厉,谱写历史的新篇章,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