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40万大军被陨石砸死真的吗(刘秀召陨石砸死新军说法)
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刘秀,他可是一位传奇之人。
当时他在牛背上和哥哥起兵,起兵开始的时候呢,日子那是非常的艰苦,装备不牛逼,连马匹都是抢来的。
而刘秀这个人总是把好东西让给自己的手下人,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的坐骑都是牛!在牛背上起兵,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夸张!
俩兄弟打仗的时候都是身先士卒,所以当时手下人都很敬佩他,而且俩兄弟都姓刘,还是皇室后代,所以当时的底下人都想让这俩兄弟当皇帝。
但是俩兄弟加入了当时的绿林好汉之中,当时绿林好汉的掌权者,却立了性格懦弱的刘玄当了皇帝,毕竟他们觉得这样的皇帝更容易控制!
皇帝确立了,军队也有了,那王莽能忍啊,立即派遣四十万大军,进行围剿这群叛军。
当时绿林军只有两万多人,而且装备很差,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大家都是心怀鬼胎之人。
一听说,朝廷派政府军过来围剿,当时吓得都想跑回老家,当个好好的良民。这时候,外有强敌压境,内部队友如猪。
这时候就轮到,我们的大英雄刘秀上场了,十分“秀”的人说服昆阳的八千守军顽强抵抗。
然后自己居然率领十三人冲出了四十万大军的重重包围,调来了一万多人,但是两万多老弱病残,怎么能敌得过四十万的政府军,就算是杀神附体,也干不了这种事呀!
这时候我们的“秀”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召唤术,白天"召唤大蘑菇云"在王莽的军营,晚上又“召唤“陨石坠落在王莽的军营,死伤无数,王莽军当时士气全无,大家纷纷害怕这个刘秀起来。
这时候刘秀便率领两万打了鸡血一样的士兵冲了过来,王莽的四十万大军最后只剩下不到两万人,也就是一夜之间死了38万人!
这个事情是有真实得历史记载的,在《后汉书》的记载里,有一个特殊的天文现象。
王莽遣大司徒王寻、大司空王邑将兵四十二万,号称“百万”,将昆阳围了数十重,又不接受城内主要领导王凤的投降请求,意要全歼灭城内起义军。
这时的刘秀只是一个偏将军,并不是昆阳的总指挥,大敌当前,其他人都吓破了胆,只有刘秀谈笑自若,众人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接受了刘秀的领导。
刘秀的计划是让人在城内坚守,自己同其他十三人出城争取外援。
就在此时,奇异发生了:“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然,吏士皆厌伏。”
这一奇异的天文现象发生在昆阳城外的大营中。这话的意思是,晚上有流星坠入敌营,白天有团云落入敌营,朝廷的士兵都感到巨大的恐怖。
与此同时,刘秀从外边争取了几千援兵也杀了回来,在王莽军包围圈外四、五里列阵对敌。
更可笑的事发生了,王寻、王邑有绝对优势的兵力,却挑几千人来迎战刘秀,其他兵士在后观摩。
刘秀将步、骑兵千于人,冲入敌阵,斩首数十,后又来回冲入几次,连连得胜。
后刘秀将三千敢死队,与昆阳城守军合击王寻、王邑部队,斩杀王 寻,敌军开始溃败。
这时候,又一天气奇观出现:天降暴雨,狂风大作,揭瓦折树。
记载“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 敌人阵脚大乱,溃不可挡,踩踏而死无数,于是近乎全歼敌军,只有王邑等几个将军侥幸逃脱。
《汉书》记载的昆阳之战与《后汉书》比较,说王寻、王邑将万余人迎战刘秀,其余部队只得观摩,不许参战。人数要比《后汉书》的“数千”人多。
最明显的是没有天降陨石这一天文现象,同样有大风暴雨这一记载。 成书最晚的《通鉴》,很显然是参照《汉书》、《后汉书》记载编纂的,但也舍弃了天降陨石这一记载。
这说明,司马光是对这一事件持怀疑态度的。
同样记载了王寻、王邑兵败时的极端天气,即大风暴雨。 《汉书》和《资治通鉴》都没有记载天降流星陨石一事,独有记载。
在《后汉书》天文志里,有这样的记载“昼有云气如坏山,墮军上,军人皆厌,所谓营头之星也。”
中国历史,历来注重记载天文和天气现象,并且认为一切天文现象都是上天对人类的警示,这就是神秘的天人感应。
并且对一些奇异的天文现象附会上一些事件,意思要说明这些天文征兆会带来某些后果。来看天文志对这“营头之星”的附会解释:“营头之所堕,其下有覆军,流血三千里。”
这个征兆就是说王寻、王邑代表的王莽政权军队必败,王莽政权也就该灭亡了。
《后汉书》天文志的作者是司马彪,是晋朝时人,要比南北朝刘宋的范晔早好些年,这就说明昆阳之战时的天文奇异是由来已久的。
后来亡轶了很多“续汉书”,估计这一天文现象都有记载,范晔在编纂时参考了亡轶的史书,才会有这样的记载。
不管有没有天降陨石这一件事情,在昆阳之战中,刘秀能够冷静的审时度势,并且及时的根据当时的军事形势,确立正确的战略战术,最后,不仅使战役获得成功,更使自己成功的走向王位。
刘秀在昆阳战役中,在取得刚开始的胜利之后,刘秀便及时的分析形势,实时的做好大战的准备。
于是,刘秀及时的抓住时机,趁着王莽的军队萎靡不振的时候,果断的进行回击,再加上敌人的轻敌与不善作战,刘秀更是能够轻易的取得成功。
还有一点比较重要——民心。王莽领导的新军是不得民心的,自古以来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点就确定了昆阳之战的最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