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藏大臣是谁设立的(雍正皇帝是如何解决西藏危机的)
1721年,康熙皇帝通过“驱准入藏”,将西藏再次纳入到了中国版图。然而,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康熙去世后,西藏又不断出现危机,清朝的接班人都要面对这个挑战,雍正如此,乾隆也是如此,清末同样如此。
雍正继位后,在内政上要解决康熙末年的吏治败坏和财政危机,在军事上又要巩固康熙征服的地区。那么雍正是如何解决西藏危机的呢?
1721年,清军击败准噶尔,占据了西藏,于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在行政上,废除了和硕特汗国,导致罗卜藏丹津复国失败;废除第巴制度,设置三位噶伦(在藏语中的意思为国事、宰相)共同管理西藏政务。
在军事上,在拉萨驻扎了4000军队;在交通上,修建了康定到拉萨的驿道,加强与内地的联系。
康熙末年的三位噶伦分别是阿尔布巴、隆布鼐、札尔鼐,他们原本都是西藏藏族贵族,曾在和硕特汗国担任重职。
清朝和准噶尔争夺西藏期间,他们都起兵抵抗准噶尔,支持清军,为西藏再次纳入中国版图做出了贡献。
1723年,雍正继位,他调整了对西藏的政策。
首先,他认为清军驻扎西藏,物资供应困难,于是将驻扎拉萨的军队撤回,只留下昌都的部分军队,由此削弱了清朝对西藏的控制。
第二个措施,就是在三噶伦基础上又增加两位噶伦,其目的是使其相互牵制,削弱其势力。
然而,雍正的两大措施导致西藏出现了危机。雍正增加的两位噶伦分别是颇罗鼐和札尔奈。
颇罗鼐曾担任拉藏汗的秘书,当准噶尔入侵西藏时,他和阿里总管康济鼐出兵抵抗,但是寡不敌众,被俘虏。被保释出狱后,他又积极联络康济鼐,在阿里起兵,响应清军,的确有很大的功劳。
然而,雍正此举却打破了噶伦之间的力量平衡。五噶伦中,康济鼐与颇罗鼐为后藏人,在政府中起到了主导作用;阿尔布巴、隆布鼐、札尔奈都是前藏人,但是没有掌握关键权力。
而当时的六世达赖之父索南达结义则从中挑拨,前藏和后藏的矛盾尖锐。
1723年五月,青海和硕特领袖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为了防止叛军进入西藏,雍正派遣军队驻扎巴塘、里塘和黄胜关,又让鄂齐、周英等带领2000滇军入藏。
颇罗鼐也派遣藏军配合清军作战,收复了部分地区,立下了功勋。
鄂齐进入西藏后,发现了五噶伦之间存在矛盾,于是向雍正报告了情况。鄂齐在调节了双方的矛盾后,在1725年撤出西藏,返回内地。
1726年,鄂齐再次奉命前往拉萨,宣布让康济鼐总理西藏政务,阿尔布巴协理,并召康济鼐与索南达结入京。
雍正此举引起了前藏贵族的不满,索南达结也拒绝前往北京。雍正当时非常担心西藏贵族叛乱,投降准噶尔,于是根据鄂齐的建议,撤销了隆布鼐、札尔奈二人噶伦之职,使阿尔布巴孤掌难鸣。
同时,派遣内阁大学士僧格和副都统马喇为驻藏大臣,负责调节西藏贵族之间的矛盾。
阿尔布巴和索南达结听到消息,决心先发制人,在六月十八日大昭寺议事的时候杀死了康济鼐,又调动军队进攻颇罗鼐,“卫藏战争”爆发了。
僧格、马喇到达拉萨后,他们又谎称是康济鼐、颇罗鼐反叛了黄教,所以才出兵。僧格、马喇认为事情非常严重,就向雍正报告了情况。
雍正召集大臣商议,大家意见不一。鹰派代表岳钟琪等人主张派遣大军平叛,不然后患无穷;云贵总督鄂尔泰提倡“以抚为上,剿杀次之:羁縻为上,驾驭次之”。
雍正帝也是左右为难,因为他想用军事手段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又担心阿尔布巴挟持达赖喇嘛逃往准噶尔。最终,他下令清军准备入藏,再观察情况,等待时机。
很快,卫藏战争发生了转机。阿尔布巴进攻康济鼐,开始取得了胜利,但是颇罗鼐经过休整后绝地反击,使阿尔布巴陷入危机之中。
这时候阿尔布巴和康济鼐都向清朝求援,于是雍正立即下令军队挺进西藏。
1728年,颇罗鼐利用休战之机突袭拉萨,俘虏了阿尔布巴和隆布鼐。
很快,1.5万清军在左都御史查郎阿的带领下也进入了拉萨,肃清了阿尔布巴的余部。
阿尔布巴始终没有反叛清朝,但是他杀害了清朝任命的官员,最终还是以叛逆处死。而颇罗鼐平叛有功,被册封为贝子,随后总理西藏事务。
阿尔布巴之乱平定后,雍正皇帝接受之前的教训,决定永久性地驻扎西藏。
整个西藏驻扎了3000军队,其中前藏1000人,后藏1000人,另外昌都驻扎滇军1000人。
另外,清朝还将藏东的巴塘、理塘等地划给四川,将藏南的中甸、维西等地划入云南。
在内政上,正式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办事衙门,派遣两人分别驻扎前藏和后藏,和颇罗鼐一起管理西藏政务。
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是中国中央王朝向西藏设置流官的开端,在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