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曹长卿结局(雪中悍刀行曹长卿为什么必须死)
《雪中悍刀行》有江湖纷争也有庙堂之事,自然少不了奇女子。因为如果把江湖比作一卷珠帘,那女子就是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让帘子鲜活生动起来。
徐凤年穿针引线,先跟着老黄穷游三年步行六千里,长了见识、有了主张,然后行走四方,邂逅众多奇女子,一起精彩演绎这江湖行和庙堂事。
通常来说,三十岁还进不了金刚镜,那一辈子就到不了“指玄”,更别提“天象”和仙人了。但凡事会有例外,老黄三十岁才刚刚不做铸剑的铁匠,然后成就了“剑九黄”。
徐龙象天生金刚镜,日后将遭遇天劫,找谁说理去?
八斗风流的曹长卿本可以不死,但他报恩无门、复国无望,心爱的人(西楚皇后,姜泥的母亲)也已经死了,就生无可恋选择一人战死于离阳都城城下。这种悲壮结局,符合曹长卿“棋诏”的浪漫主义色彩。
姜泥小时候在西楚王宫,称呼曹长卿为“棋诏”叔叔。西楚之主(姜泥的父亲)见识广,但棋局较弱,与曹长卿对弈,眼看要输掉,西楚皇后就故意放猫阻断这一局,让君臣同时释然。
有春秋“色甲”之称的西楚皇后,不但貌美,还如此善解人意、识大体,自然引起了曹长卿的爱慕。暗恋的感觉可以很美,也可以很煎熬。
曹长卿是落魄的西楚士子,被称为青衣儒圣,武力值名列武评前三甲,曾经数次潜入离阳皇宫刺杀赵淳,让皇帝近距离感受到了恐惧。
曹长卿一直在寻找亡国公主姜泥,梦想着复国大楚,这也是幸存西楚大戟侍的愿望,那面楚国军旗还在。
曹长卿的复国梦中,有一些私心,那就是要证明姜泥的母亲不是红颜祸水,楚灭不是楚皇后的错。
曹长卿武功盖世,剑仙卢白颉没与之过几招,就败下阵来。
当曹长卿在姜泥面前郑重跪倒,大家都被吓一跳,连徐凤年也愣住了。
君臣之礼过后,曹长卿执意要将姜泥带走,遇到了徐凤年的坚决阻拦。
此时的姜泥和徐凤年,才意识到彼此在心中的重要。
曹长卿觉得徐凤年太可恶了,让堂堂的西楚公主给他做侍女。
姜泥赶忙解释,徐凤年待她不错,不愿意离开。
曹长卿纳闷了,难道国破家亡之仇不报了吗?就问姜泥难不成喜欢上了徐凤年这小子?
此话一出,姜泥没辙,只得离开徐凤年。
为了复国,曹长卿去找李当心帮忙,姜泥也终于答应跟着剑神李淳罡学武了。
在曹长卿的斡旋下,一些西楚遗民回归,姜泥成为西楚女帝。曹长卿还许诺拉拢顾剑棠,为问鼎中原助力。
姜泥气运最盛,比徐凤年和赵楷都盛,但学武时喜欢偷懒。就像智商很高的学生,不爱学习,可每次遇到考试,成绩不会差。
等到姜泥得知徐凤年去北莽历练有生命危险时,才开始用心学习御剑术。
当徐凤年在北莽被人围剿、命悬一线时,才大声喊出一句他喜欢姜泥。
正好姜泥和曹长卿赶到,将徐凤年救了下来,姜泥也听到了徐凤年对她的心声。
曹长卿看着姜泥与徐凤年,想起了自己与西楚皇后的从前。
曹长卿醒悟,要让姜泥幸福,就要顺从姜泥的内心。何况此时的西楚人,有一大部分都觉得复国无望,就与离阳王朝暗暗交往,还用计困住了姜泥。
曹长卿心中明白,只要北椋王徐骁、兵部尚书顾剑棠、宰辅张巨鹿在,只要离阳朝的各大藩王在,西楚复国就很难成功。
徐凤年就率领北椋最精锐的骑兵,把姜泥和西楚年轻的士子人才都带回北椋,曹长卿的复国梦碎。这才有了日后姜泥在城上擂鼓,为徐凤年和将士们助威,就像当年的北凉王妃那样。
徐凤年对才俊的招揽,从书生陈锡亮身上可见一斑。穷酸的陈锡亮进不了演讲辩驳场,徐凤年就带他进入。陈锡亮高谈阔论,给人鹤立鸡群之感,与在场那些不务实际、只会夸夸其谈的士子们迥异。
曹长卿评价陈锡亮是表面行儒道,实则行的是法家霸道。陈锡亮被徐凤年带回北椋后,得到了李义山的青睐,从而得以被重用,运筹帷幄,成为任职最久的北凉经略使。
为了成全姜泥和徐凤年在一起,曹长卿选择一人战一城的必死模式。
曹长卿为自己曾经喜欢的楚皇后而战,为自己身为楚人而战。“为我大楚,宁在雨中高歌死,不去寄人篱下活”,这正是人们心中那一身青衣的读书人气节。
在一个文官死庙堂、武将死沙场的世道,曹长卿慷慨赴死,义无反顾。
如果曹长卿不死,西楚与北椋就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这样不论离阳、北莽、还是西楚、南诏都不会好过。
曹官子曾说过,恨自己入霸道太晚。这犹如他爱慕楚皇后一样,爱太晚,来不及,这感觉好难受。
或许儒圣的结局大抵如此,比如,轩辕敬城一日入儒圣,然后杀死老祖宗给他心爱之人的女儿留下一个大雪坪。
有个疑问,徐骁当年偷偷带走姜泥,是出于对灭楚的愧疚、想给大楚留下希望的种子,还是故意留一手,对离阳的防范?
徐骁灭楚后,没有按照广陵王赵毅的要求,把楚皇后送给他,而是给了“色甲”一尺白绫,让其体面地死去,不再受赵毅这个好色之徒的蹂躏。
徐骁将小姜泥带回北椋,将这个王国公主藏了起来。就这样,姜泥成为徐凤年的侍女,两人一起长大,青梅竹马。
用徐骁的话说,让公主给世子做侍女,才能显出北椋的霸气。徐骁这样告诉过他唯一的朋友杨太岁,如果姜泥成为西楚女帝,那更能显出北椋的霸气。
其实,私藏亡国公主,就是徐骁对离阳朝的防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