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建安七子是谁(建安时期的七子指的是哪些人)
所谓“建安七子”是指东汉建安年间的7位大文学家,这7个人被大家合称为“建安七子”,而这7个人也代表了当时建安年间的文学成就,那么这7个人都是谁呢?
“建安七子”都是哪7个人?
“建安七子”是指陈琳、徐干、应玚、孔融、王粲、阮瑀、刘桢这7个人。
陈琳是江苏人,在“建安七子”中是比较年长的一位,217年染疫疾而亡。
徐干曾被曹操授予司空军师祭酒掾属,但是后来染病而亡。
应玚,是河南项城市人,曾被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尤以诗歌见长。217年染疫疾而亡。
孔融,这个人我们都比较熟悉,就连小孩子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从小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孔融后来被曹操处死。
王粲,山阳高平人,在跟随父亲西迁的时候曾在长安城见过蔡邕,蔡邕非常欣赏王粲,在41岁的时候病卒。
刘桢著有《赠从弟》等诗,文学成就主要在诗歌方面,擅长使用比喻,217年染疫疾而亡。
阮瑀是河南开封人,蔡邕曾称他为“奇才”,非常有才能,曾跟随蔡邕学习。
在这7个人中除了孔融之外(被曹操处死)其他6个人都依附于曹操父子,当然曹操父子的文学成就在当时也是很高的,尤其是曹植、曹操、曹丕三人。
在“建安七子”中有5个人死于一场瘟疫,分别是哪5个人,他们又是死于哪场瘟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建安七子”中有好几个人都是死于疾病或染疾而亡,那么大家知道他们死于什么疾病吗?
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二月的时候,发生了一场涉及范围比较大的瘟疫,在曹子建的文章中有关于这场瘟疫的记载:“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覆族而丧”,而王粲、应玚、徐干、陈琳、刘桢5个人就是死于这场当时流行于江淮地区的瘟疫。
发生于公元217年的这场瘟疫,夺取了当时许多人的性命,同时也夺走了文学史上“建安七子”中其中5个人的性命,自此文学史上的这5盏璀璨的明灯自此转暗。
当时的人们并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大家纷纷觉得瘟疫是鬼神在兴风作浪,大家纷纷插桃符以求驱走鬼神,求得家人平安。
那场瘟疫终究过去了,不过“建安七子”中的王粲、应玚、徐干、陈琳、刘桢这5个人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这次瘟疫而失去了性命。
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疫灾,相关资料记载,在秦汉时期发生瘟疫13次,魏晋时期发生17次,隋唐时期发生17次,南北宋时期发生32次,元朝时期发生20次,明朝发生了64次,而清朝时期发生了74次……数不清的疫情我们都扛过来了,相信这次我们也一定能够顺利扛过来。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历史上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不妨找来《中国救荒史》或《中国古代疫情年表》这部分书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