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上香的人会怎么样(长期烧香会给生活带来安宁吗)
求神拜佛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而焚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以此表达自己的虔诚与敬意。不过在古人的生活兴趣中,读书作画也通常会用点香的方式来使自己的心神安宁。
不过,时至今日的烧香大多是寻求神灵帮助,人们为了物质生活的提高或者精神上的安宁,烧香拜佛成了其生活的日常。
虽然是神圣仪式,但其世俗的目的却在民间衍生了一句嚼之有味的俗语“烧的香多,惹的鬼多”。
就俗语本身而言,烧香拜佛之人的思想当中必然是存在神佛的,如此自然也就有鬼怪了。二者属于同一范畴,那么烧香难免存在鬼神共知的情形。
而古籍中也有许多烧香祈求鬼怪的记载,足见作为人们想象的产物,必然具有明显的人格特征。而俗语无疑是借此来揭露现实生活中如出一辙的残酷境遇,以提醒后人警惕。
俗语的含义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僻远的山村里有一座寺庙,当地有两个人经常路过寺庙。
其中一人非常信奉,每次路过都是焚烧叩拜,而另一人则刚好相反,甚至在水沟涨水拦路的时候把佛像搬去当桥使。
而神因为人格而使得两人有了不同的遭遇,对于经常来烧香进贡的人,便用小灾小祸来达到香火不断的目的,而那个不闻不问的人却是两不相干。
大神的行为让小神百思不解,便问大神“那个经常烧香进贡的人是多么虔诚,为什么还要小灾小难去为难他,而另一个不敬我们的人你却不管呢?”
大神解释说“前者烧香虔诚的,我便降些小灾小难,随后在使他解决,如此他便会更加虔诚。
而后者即便遇上要命的灾祸,也不会有烧香的念头”,所谓“晒谷蚀鸡”便同此理,这样的神与鬼怪便没了区别。
神本为人的思想产物,有了人格也不足为怪,至于真实的神是否存在又是何等模样则是未知的,对于未知的事物保持敬仰总是无害的。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人要修炼成神成佛,情欲必然是要舍去的,无情无欲便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样了。
言归正传,具有人格的神自然也就有了好坏之分,故事中的神无疑便是后者。
而频繁的烧香无疑会与更多的神打交道,难保不遇上更多的恶神,人们虔诚烧香进贡却并没有换来安宁,反而是麻烦不断。
而生活中又何尝不是,无论是求人办事,还是助人为乐,都不免横生枝节而是非缠身。
人们时常羡慕那些前呼后拥众星拱月的人,殊不知结交的人越多被人计算的风险也就越大,所有祸福相依,转换只在旦夕。
俗语本身是在揭露人心的险恶,而事实上同类相残是万物共性,要想在这样的法则上保全自身,防范意识是决不能无的。
电影《天下无贼》中主角用生命捍卫了傻根人生旅途中“天下无贼”的信仰,然而又要多少生命才能捍卫其漫长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