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餐后2小时是多少正常(血糖餐后两小时应该是多少)
68岁的陈奶奶这个月已经是第三次来医院查血糖了。陈奶奶这次血糖6.7,很着急,因为在她的认知里,空腹部血糖在3.9-6.1的正常范围内。陈奶奶一直担心自己得了糖尿病。于是反复来医院检查。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主要监测标准是血糖处于异常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血糖高于正常值就能诊断出糖尿病。
在刘医生看来,陈奶奶的病情没必要紧张。新的血糖标准早已公布,血糖大于6.1就是糖尿病的观点早已被纠正。新出台的血糖标准更细致地将血糖划分在各个区间。
二:最新血糖标准
最新的血糖标准分为空腹部标准和餐后标准。
空腹部标准,也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血糖监测标准。前一天晚上十点以后不吃东西,第二天早上六点以后抽血测血糖。连续八小时不摄入任何能量测得的血糖称为空腹血糖。空腹部血糖的标准为3.9-6.1mmol/L,当空腹部血糖大于等于7mmol/L时,可诊断为糖尿病。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范围还有一个范围,就是6.1-6.9mmol/L的值,也就是陈奶奶的血糖范围,既不在正常值范围内,也不在新介绍的糖尿病范围内。这怎么规定?新标准称之为空腹部血糖受损。
如果你有空腹部血糖,那你一定有餐后血糖的标准。通常在空腹部血糖异常的情况下,医生会通知检查者吃两个馒头或喝75g葡萄糖糖粉,两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抽血。饭后两小时,血糖标准应小于7.8 mmol/L,如果大于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血糖正常和诊断糖尿病之间也有一个间隔。如果血糖在7.1-11.1 mmol/L之间,则定义为餐后血糖受损。
◆空腹部血糖受损
1999年,WTO将其用于治疗预定空腹的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然而,葡萄糖调节受损不属于糖尿病的诊断范畴,而是属于前驱糖尿病。空腹部血糖6.1-7.0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2h后血糖低于7.8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葡萄糖负荷的试验,用于诊断体内胰岛素分泌细胞调节机体血糖的能力,是检查和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一般成人口服75g无水葡萄糖,2h内观察血糖变化。)可以判断空腹部血糖受损。
血糖的标准虽然不正常,但不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因为血糖的高低不仅与后天的生活因素有关,有些人的血糖异常是先天遗传因素造成的。如果我们进行干预,那么空腹部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这两种情况就很容易得到控制和有效缓解。
目前我国约有1.48亿糖尿病前期人群,但因为不干预而实际发展为确诊糖尿病的人数仅占糖尿病前期人群的5%-10%。
◆饭后血糖受损
作为一般空糖尿病腹部血糖受损诊断的辅助检测手段。在空腹部血糖显示异常后,测量餐后血糖。如果餐后血糖也异常,基本可以断定患者的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不能及时提供足够的胰岛素使组织细胞吸收血糖,导致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并且为后续的干预提供了治疗方向,即致力于通过药物干预及时降低血糖,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而且治疗效果显著,大部分人在糖尿病之前就可以治愈。
所以,在很早以前出台的糖尿病新标准下,血糖含量超过6.1 mmol/L也不要太紧张,一过性的高血糖并不能成为诊断糖尿病的直接依据。在新的理论定义下,空腹部血糖6.1-6.9mmol/L,餐后血糖7.1-11.1mmol/L,并不是高血糖的标志。
经过医生的解释,陈奶奶也没那么着急了。只要积极配合干预,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血糖自然会降下来,但陈奶奶还是不放心。毕竟任何人频繁查血糖都是不现实的。有什么直观的症状可以判断糖尿病吗?
三:糖尿病的症状
典型症状黄色可以称为“三多一少”
◆三多
1.吃得太多
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往往保持在较高水平,食物吃完后能分解为组织和细胞的葡萄糖没有被组织和细胞充分利用,而是以液态存在于血管中。当组织和细胞所需的糖供不应求时,它会通过激素调节向大脑发出信号,要求多吃食物以增加血糖含量,这将有助于组织和细胞吸收血糖。这时大脑接收到信号,很快就会给身体下达进食指令,糖尿病人就会产生强烈的饥饿感。但由于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利用率不高,患者会长期处于饥饿状态。
2.喝多了
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高,导致体内渗透压升高。直观来说,吃了甜的东西,就头晕,想喝水。迫切想喝水的糖尿病患者也是如此。而且,如果血糖不能保持很长时间,他们会一直感到口渴。
3.我小便很多
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血液渗透压升高,会直接导致肾单位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受阻,导致尿液中出现高糖,从而导致尿液渗透压升高,出现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加。当尿量增加时,人体需要更多的水,所以会喝更多的水,形成正反馈循环。
◆一点:减肥
糖尿病患者基本都消瘦了。原因是组织细胞不能充分利用血液中的糖分,导致组织细胞向脂肪、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伸手,消耗它们的能量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糖尿病患者即使吃很多也会瘦下来。
陈奶奶听到这些症状,彻底放心了。回家后听从医生的指导,积极锻炼,服药干预血糖异常升高。第二个月检查,血糖很快恢复正常。可见,血糖高不一定是病,也可能与心理状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