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句(描写山的诗句)
送别诗(描写山的诗)
比如南朝文学家江淹在《别赋》中说“唯一让你感到失落的,就是永别”。离别在古代文人笔下总是感人肺腑,令人感伤。比如王波给同道好友薛华写的《千里哀,百年哀》;柳宗元给同事兼好友刘禹锡写道,“二十年来一切如故,如今道路由西向东分叉”等。
然而,离别不全是感动和感伤。比如王昌龄的《送木奉御》,洗去了一首送别诗的“狂喜”。而是用乐观、开朗、深情的语言去安慰朋友,让他们感到悲伤,感到深深的亲切和友好。我们具体来看一下王昌龄的歌曲《送柴时宇》:
流水遇见武冈,送别他也不觉得受伤。
你和我一路到青山淋雨,同在两个地方的月亮之巅?
首先,王昌龄的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当时王昌龄被贬到龙标(今湖南千阳),恰逢好友柴从龙标到武冈,所以王昌龄写了这首诗为好友柴送行。因此,在诗的第一句“流水接浪到舞钢”中,王昌龄主要指出了他的朋友柴将要去的地方,以及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和方式。
这里的“活水”指的是源水河,发源于贵州都匀的吴韵,流经湖南的黔阳、沅陵、常德等地,直至汉寿注入洞庭湖。“武冈”虽距龙牌百余里,但境内有一闪而过的水流,经邵阳、新化、安化、桃江、益阳等市县流入益阳洞庭湖。
所以沅水与武冈相连,意味着王长龄、柴所在的两条地龙与武冈是“相连”的,所以有一种两地离得很近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王昌龄在诗的第二句说“送你不觉得疼。”送你远行,我不难过。但真正说起来,龙标和武冈虽然有水相“联系”,事实还是不一样的。
于是为了让两个不同的地方合二为一,王昌龄创造了一句极其温馨贴心的名句“青山同性,明月从来不是两个乡。”你我何时在两个地方,青山相连,风雨同舟,明月同在?简单地说,这两句话表现了王昌龄和他的朋友柴施于人之间的友谊,他们虽然相距遥远,但却有着共同的心。
看王昌龄的《送木奉御》,虽未必没有离别的伤感,但字里行间,读来,即使伤心,也会埋在心里安慰朋友,防止情绪互相影响。为了减轻彼此的悲伤,王昌龄用了乐观开朗深情的语言,“青山同性,明月曾两乡”,表现出无比的善良和难得的亲情,这无疑是诗人暖心的一面。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