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0月06日12时27分03秒 723 0

什么是人文精神(在哪些方面)?

作者介绍:

许,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评审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曾任南京图书馆馆长,现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获中共宣传部“四大群体人才”称号,国家“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中国传统文化与儒释道》《什么是中国传统美德》等个人专著。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在其思想道德规范中体现了丰富的人文精神。总的来说,只要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理念及其精神,那么我们就能清楚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因此,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于全面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中国人文精神?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人性”这个概念的含义,以及相关的问题是什么。换句话说,对中国人文精神的概括和总结,必须在“人文”这一概念的本义和经典意义上来做,否则,我们都将脱离它而不得要领。我对“中国人文精神”的总结是:回归文明的方向,回归最好的良知,回归做人的道德,成为世界的责任,关心人民的利益。

01

“回归文明的方向”

这个方向明亮而美丽。《易经》解释了卦“本”,说:“文明止于人道”。此卦的占卜形象为“自下而上离开”,“离开”为火,表示光与美;“艮”是山,意思是休息和家。两者一致认为,人应该走向并静止在明丽的状态,也就是心灵的方向。

可见心灵的文明就是“人性”。这是众多经典之首《易经》对“人性”概念的直接定义。由此,“人文主义”的概念和“文明”的概念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关联。最重要的是,“人文主义”精神指的是能够朝着光明美好的“文明”世界终结和休息的感觉。简而言之,中国人文精神就是人要有方向。

02

“回归最佳良知”

这是对什么是光明美好的文明这个问题的具体回答。认为儒家要终结的文明之地是“至善”(“止于至善”,谓之“大学”)。所谓“至善”超越善恶,人的本来状态在儒家看来就是“良知”。而这种“良知”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孟子说:“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是几个希望。”他想告诉人们,人与兽的根本区别在于“良心”。“良知”就是“至善”的意思。良心是一个真实的人,能停下来按良心行事的才是“最好的”。良心有什么用?一个是产生德性,一个是判断德性。换句话说,良心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人类美德”。

那你为什么要贤惠呢?那就是解决“人伦”问题。那为什么要建立“人伦”?那是为了彰显人性,克制非人!人是一种矛盾的存在,由两种对立的生命属性构成,一种是德性的生命,一种是性情的生命,两者统称为“人之道”。

孟子曰:“人有正当之道:吃饱穿暖,隐居不教,则近于禽兽。”圣人若忧,则使契为原位,教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老少有序,朋友有信。“圣人所担心的是人离开的必经之路——动物之路,即只懂得满足人的自然生理需求,而不是人的另一条路——人之为人之路,即注重人际关系的构建。

所以儒家文化是一个两步走的过程。一方面是一种明德的生活;另一方面是性情多变的生活。要同时进行这两者,没有比加强人伦建设更好的办法了,这样才能让道德和气质清晰。为了规范这种伦理关系,儒家从逻辑上构建道德目标,具体回答如何用敬、义、异、序、信来构建关系。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第1张图片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性”与“止于至善”、“良知”与“人伦”的内在联系。简而言之,中国的人文精神意味着人们应该有良知并遵循道德规范。

03

“回归做人的道德”

这就具体地回答和解决了至善和良知在一个人的身份和角色中表现出来的时候,应该在什么样的道德上停下来歇息的问题。《大学》说:“为君止于仁,为臣止于敬,为子止于孝,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朋友止于信。”意思是,只要你在“仁、孝、善、信”的道德中停下来休息,就意味着你在最好中停下来休息。于是,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指“仁、孝、善、信”的德性,人在其中保持良知,人的不同身份应该被制止。

什么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第2张图片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先贤,聪明地总结出了“仁、义、礼、智、信、孝、诚、廉、耻”十大美德,这才是真正的人文。仁即自爱、爱人、爱物,即爱人、美而不恶、尊重和包容他人;义就是做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做的事。做人做事要有道德,公道正派。礼,就是懂得尊重和庄重,对人恭敬、谦恭、有礼;智慧,即善的知识和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也就是说,做人要知善,要有向善的心和能力;信,就是要诚实、守信、不骗人;孝顺是好父母;Ti是好兄弟;忠诚就是尽力而为,不偏不倚,毕恭毕敬,无私奉献,服务大众,服务他人,善待他人;“诚”应该理解为“可以取,不取则取,取之则伤诚”(出自孟子)的高尚品格,即这个东西你可以取,也可以不取,取之则伤诚;“羞耻”是指你做了不道德、不合理的事情,为此耳朵发烧、心跳加速,感到羞耻和尴尬。

总之,按照这些美德去做人做事,就是人文精神。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道主义”与“做人的道德”的内在关联。简而言之,中国人文精神就是人要有道德。

04

《走进责任世界》

人文精神体现在其“化为世界”的目标上。“看人性,从而化为世界”(念自《周易》,“人性”与“化为世界”有着内在的关联。这里的“世界”一词不是指地域或空意义上的整个世界,而是指“文明”总和的那些要素。

具体包括:人的心灵、气质、道德、生活、性格、言行、生活方式、生活作风、社会道德、思想、精神和信仰,等等。

所以,“化为人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净化心灵,改变气质,净化世风(“三化”);成就道德,成长人生,成全人格(“30%”);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三合”)。这“三变三变”其实完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换句话说,所谓“人文”精神,是指肩负起“化为世界”的责任。简而言之,中国人文精神就是人要有责任。

05

关心人民的利益

中国文化的精神在“归到底”和“化为现实”的意义上得到了具体的展现,所有的归理和终极目标都必须落实在人民之上。世上有路,最后一条路是人心。这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

换句话说,中国人文精神所关怀的人性、人际关系、人的道德、人的责任等一系列“人”的问题的终极目标,必须由人民付诸实践。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一系列的陈述都表明了这种深刻的意义。

天命和民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权力合法性的二维存在。一般来说,“民心”特指“民生”,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孟子曰:“得天下之道:得民则得天下。有一个赢得人民的方法:赢得人民的心,赢得人民。他心地善良:民欲与他相聚,不作恶,你也。”

通俗地说,世界需要人民,人民需要民心。赢得民心之道,就是全心全意做人民想做的事,做人民想做的事,不做人民讨厌的事。总之,中国人文精神的最终归宿是为人民谋幸福。

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体现在她对人性的认识,对人际关系的观察,对道德的尊重,对责任的重视,对人民的重视。她主张人性是根,人伦是纲,人伦(道德)是魂,责任是天,人是本。所有这些思想及其精髓都以人文精神为特征,凸显了中国人文精神是一种符合人性和社会文明发展方向的文化精神!

知道“人文”就是知道什么是“文化”。换句话说,理解“人文精神”实际上就是理解“文化”的特征和功能。总的来说,“文化”与“人文主义”的概念、意义和功能密切相关。所谓“文化”,就是“人的文化”或“人的文化”。所谓“人文成就”,是指以人文精神育人,培养良好的社会习惯;也可以说,所谓“文化”,就是“人文教育”。“人本”即“教化”,“教”即“教化”。《中庸》说“修道即教”大概就是表达这个意思。

了解了什么是中国人文精神,了解了文化的作用,就可以进一步理解“人文学者”和“知识分子”的真正概念,应该是指精神和情怀。文化,一种对“人性”的“看法”,一种对“世界”的“改造”。

可见,“文化人”首先要解决精神的“人文”素养、“定性”和“定位”问题。一个“文化人”或者所有体现道家思想的文化,如果缺乏“人文主义”的导向和本质,又如何“成为世界”?相反,一个没有人文精神的“文化人”的作用和效果必然是消极的,甚至是无情无义、不道德的,所以很容易走上急功近利、名利双收、不顾义、唯利是图的道路。

“我生而有道。”有鉴于此,要让更多从事一切文化建设的工作者成为真正的“人文主义者”,那么首要的也是根本的问题就是让他们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

还有一个目前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是让尽可能多的人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这个道理大家都应该知道和明白:良心作为“人的行动”的基础的巨大作用,以及良心所散发出来的“人文”精神,是不可忽视的。就像孟子说的,要“修身养性”。

中国人从来不缺人文主义精神,只是影响力太小。过去,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限制,群众很少受到“人本主义”观念的教育和宣传,他们的思想大多只有读者知道。今天的国民教育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普及程度。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大力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做到呼唤善、崇尚文明、遵守人伦、崇尚道德、肩负责任、忠诚爱民。

摘自2019年第5期《大众普及学》,原题《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表征》。

作者:许

编辑: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