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进行光合作用是依靠(仙人掌的光合作用是哪个部位)
仙人掌的光合作用取决于(仙人掌光合作用是哪一部分)
安静物种日志
第三十九条独创性
墨西哥位于中美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墨西哥湾环绕,拥有漫长的海岸线。
去过墨西哥旅游的人都不会忘记墨西哥著名的旅游城市坎昆,这里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洁白柔软的沙滩,碧蓝清澈的加勒比海,高大茂密的棕榈树,再加上坎昆年均27℃左右的气温和咸咸湿润的海风,会让人心醉神迷,流连忘返。
就像青岛之于东北,三亚之于中国,马尔代夫之于东南亚,墨西哥的海岸线也是老美们的后花园。
然而,一半是海水,另一半是火焰。呆久了会发现,三面环海的墨西哥,其实一年四季都很干燥,到处都是黄沙。你心目中温暖湿润的海风,从来没有来过这片土地。墨西哥象牙海岸似乎是一个非常不理智的存在。
要了解墨西哥海岸的怪异,必须从墨西哥独特的地理位置说起。墨西哥地形从北到南狭长,除沿海平原外,主要由高原和山地组成。在墨西哥西海岸,常年有一股叫加州的寒流。寒流降低了海面的温度,在海面上形成了一个低压区。空气体总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所以不仅不会有潮湿的海风从海上吹到沙滩上,内陆吹到海上的热风也会把墨西哥高原仅有的水汽全部带走。即使是拥有20多公里海岸线的坎昆,全年也有240多天干旱。
恶劣的环境给人类和植物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即使是以吉娃娃沙漠命名的多肉吉娃娃,也无法在吉娃娃沙漠腹地生存。在这里,只有仙人掌可以随意种植植物。
据统计,世界上有2500多种仙人掌植物,其中大约一半生长在墨西哥。行驶在墨西哥的州际公路上,你会发现“仙人掌王国”的美誉绝非虚度。你可以看到各种形状的仙人掌,如球拍形、圆球形、桩子形等。
在我们一般的认知中,仙人掌是有刺的。那些“刺”让它们看起来咄咄逼人,但实际上,那是它自己选择的适应自然环境的独特形状。
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不均匀,往往几个月都没有下一滴雨。那么,这几个月仙人掌是怎么熬过来的呢?
仙人掌要想减少水分的蒸发,自然要先从叶子开始。首先,它们使叶子变得更小更薄。新长出的仙人掌叶子还有点芽的形状,但是仙人掌树干越成熟,叶子就会越畸形。最后,这些叶子会变成木质化的穗,再也不会消耗水分。
当然,多刺的叶子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但是叶子本身的重要功能,也就是光合作用却无法进行。仙人掌的计划是把储水和光合作用的任务全部交给茎干,茎干原本只是为了营养运输和身体支持。这种简化的结构不仅可以减少水运输的路径长度,还可以让穗保护作为储水的茎干。那些想偷吃仙人掌的动物,还有那些想吃仙人掌茎的动物,都不可避免的会被仙人掌的刺扎到。
然而,仅仅放弃叶子并不足以锁住水分。仙人掌只要在进行光合作用,就必然需要水和二氧化碳作为原料。水储存在仙人掌里,可以随时提取使用。但是二氧化碳呢?空空气中有无穷无尽的二氧化碳,但仙人掌要想吸收二氧化碳,就得打开毛孔。气孔一打开,体内的水分就会立刻消散。这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悖论。
夏天,暴虐的阳光会把仙人掌的表皮加热到50℃以上,而仙人掌脚下的沙子里温度会达到70℃。生活在沙漠中的动物绝不会选择在白天出来活动。他们会等到太阳下山才出来活动。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仙人掌也找到了应对烈日的方法。它们会在凉爽的夜晚打开气孔,从空气体中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储存在有机酸中。第二天,有机酸中的二氧化碳被重新释放出来。这样,光合作用才能顺利进行。夜间吸收二氧化碳,白天用于光合作用的方式称为景天酸代谢。
干旱环境下的多肉植物大多利用这种特殊的光合作用。它的优点是可以非常巧妙的固定碳,让植物在打开气孔的时候避开强烈的阳光,从而避免体内水分的流失。但也有缺点,景天酸代谢效率不高。利用景天酸代谢的肉质植物在固体物质积累方面的效率低得多。所以生长在干旱环境下的多肉植物大多生长缓慢,但也更长寿。
作为沙漠环境的先锋,光是节水肯定是不够的。仙人掌还必须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在普通人的认知里,可能会认为仙人掌会把根深深扎进土壤里,吸收这里的地下水。可惜奇瓦瓦沙漠是典型的高原沙漠,根本没有浅层地下水。
因此,他们必须有能力在下雨时尽快收集水。沙漠中的土壤保水能力很差。雨水一旦落在沙子上,就会很快渗下来。即使吸收速度稍慢,也会浪费很多水。
仙人掌的策略是展开根部。仙人掌的根很长,但是根不深。它们在浅沙土中横向生长。高大的仙人柱根系会横向编织一张大网,覆盖数百平方米的沙地。一旦开始下雨,几百平方米的网状树根会把渗入整个沙地的雨水一扫而光,全部收集起来。
每一棵高大的仙人掌都有自己的领地,只有足够大的沙漠才能养活一棵巨大的仙人掌,只有少量的水渗入地下。
然而,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至少,仙人掌还有自己的地盘。仙人掌如何在同样干燥多石的山坡上生存?
岩牡丹就是生长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的植物。它们生长在墨西哥东部奇瓦瓦沙漠的山区,这里是墨西哥高原上最干燥的地方。
岩牡丹生活的地方岩石很多,没有足够的空空间来伸展它的根系。所以,岩牡丹在沙漠里能得到的水分比仙人掌少。为了对抗这种恶劣的环境,他们干脆将整个躯干埋在沙砾中,只露出顶部。
它们的外观与传统的仙人掌有很大的不同。那些露出地表的部分,看起来像牡丹花,故名岩牡丹。
看完这些图,你会不会觉得奇怪,岩牡丹真的是仙人掌吗?仙人掌叶子不是已经退化了吗?那么,这些层层叶状结构是什么呢?它们真的不是树叶吗?
答案是:这些叶子状的突起真的不是它们的叶子,而是它们从茎上长出来的突起。这些突起和叶子的作用完全一样,就是增加植物的表面积,进行光合作用。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仙人掌,你会发现许多种仙人掌,它们的刺都长在一个肉质的凸起上。仙人掌的一些刺有明显的肉质凸起,看起来就像长在仙人掌上的绿手指,它们的刺长在绿手指的末端。这些绿手指的作用,你可以猜到,就是增加茎的表面积,让更多的表皮细胞进行光合作用。
仙人掌科中有一个乳突球茎科,属于这个亚科。所有的植物都是这种。这些巨大乳突球的成员为了适应沙漠中的干旱,抛弃了它们的叶子;为了适应更恶劣的山地环境,又发明了树叶。
看我上面贴的图。你不需要记住这种仙人掌的名字。我只想说,和上图一样,凡是球体上有明显凸起的仙人掌球,基本都被归为“乳突球”。岩牡丹当然也是乳突球家族的一员。
当你到达岩牡丹时,它茎上多肉的凸起就变成了叶子的形状。这些假叶子一层一层地长在一起,看起来就像岩石上雕刻的牡丹花。很难相信他们长什么样。这些不是真的树叶。它们只是仙人掌在进化过程中的新发明。
岩牡丹几乎是世界上生长最慢的肉质植物。岩牡丹中,辛顿牡丹和龟甲牡丹30多年后才会开花,但要真正长成大树还需要100年。这100年不是夸张,是真实的。养过岩牡丹的养花爱好者一定知道,有时候,岩牡丹一年也长不出一片“叶子”。一株有100片“叶子”的岩牡丹需要100年。正是因为这一特点,花友们把岩牡丹称为“活石”。
在仙人掌植物中,重新发明叶子的现象并不罕见。比如蟹爪兰,在中国的花卉市场随处可以买到。它是一种原产于巴西热带雨林的仙人掌,那里水源充足但光照相对较弱,与传统的仙人掌生存环境有很大不同。
对于这种环境,海棠的应对策略是把茎变平,多做分枝,让茎的受光面积变得尽可能大。蟹爪兰仍然没有传统的叶子,但从远处看,它们扁平的茎上长出了许多分枝,看起来不仅像叶子,更像雨林植物的叶子。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下,蟹爪兰成功地改变了形状,他们重新发明了叶子。
仙人掌类植物,最初为了在干旱的沙漠中生存,经历了一系列的进化,有了最极端的保水手段。然而,当它们到达高山或沙漠地区时,为了适应当地环境,它们会重新长出叶子。人生就是现在这个样子,都是环境逼出来的。
至于那些离开故土,被园丁栽培的仙人掌,我们的卧室永远不会缺水。但是,我们再强调一句老话——不要违背它的原生习惯。这样才能和他们在一起久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