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破了德国垄断的20项顶尖技术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09月12日19时06分15秒 310 0

一、电站空冷系统用铝钢复合材料

中国突破了德国垄断的20项顶尖技术-第1张图片

德国早在20多年以前,就已生产出一种铝钢复合基管材料,用它制成的电站空冷系统,是以空气作为冷源, 降低发电耗水量。但相关技术全球只有德国有,且在全球行业形成垄断地位,中国国内电站空冷系统用铝钢复合材料只能依赖进口。中国自2008年起开始进行自主研发,历时5年潜心研究、经上千次试验,最终成功研发出可以制作钢铝复合材料的技术

利用该技术研发的钢铝复合翅片散热管,应用于电站空冷系统,可以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速度。在同等工作量的情况下,能使发电站平均每年节约75%的耗水量。意味着一台600兆瓦的发电机组每年可节约1125万吨水以上。

复合材料样品2013年问世以来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达60%。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研发的这种大比例热轧复合铝合金材料,不仅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用于制造同等性能的电站空冷系统时,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20%以上。而该发明专利为多种金属材料的复合提供了指导依据,可以让很多金属按比例组合,展现各自最优化性能,由此形成的复合材料。

二、煤制油技术

中国突破了德国垄断的20项顶尖技术-第2张图片

中国作为世界上有名的制造大国,有很多国家和企业都非常认可中国制造,而中国人更是因为国家被称作世界制造大国而感到骄傲。尽管我国的起步时间比较晚,且起步条件也比较差,但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后,中国的实力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进行比较,过去德国制造非常出名,但中国制造业开始兴起,也在一步步赶超德国制造。

值得一提的是,全球煤制油技术曾被德国垄断,180万1件只能用1天,我国成功攻克9万用1年。为了保障我国的工业稳步发展,中国开始了研究煤制油技术。

历史上,早在2003年时,我国曾有意向南非的一家煤油公司寻求合作,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学的提炼煤油的技术,但对方狮子大开口,经过12年时间的洽谈,都没能将这桩生意谈下来。与其将巨额的学费交由其他国家,倒不如将这笔钱用于自主研发,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投入了大量资金给中科合成油一同来研制这种技术。

据了解,在煤炭制油的过程当中,需要用到很多先进的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基本上都是由德国的一家公司生产的,由于价格非常高,而且完全没有性价比可言,如果我国采用了这种进口的零部件,成本非常加大。据了解,德国公司生产的这种单向阀只能够用一天左右,并且售价为一只180多万。

经过多年时间的研发,中国最终研制出了相同款的单向阀,最主要的是,一只单向阀的成本价格才只有九万块钱左右,而且使用的时间还更长,能够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而且无论是从价格上还是时间上,都比德国的这家公司的性价比更高。中国不仅能够生产出单向阀,还能生产出耐磨球阀以及陶瓷滤芯。

三、分体焊接制造技术

中国突破了德国垄断的20项顶尖技术-第3张图片

中国技术工人攻克了很多世界领先国家都无法搞定的问题,他发明了分体焊接制造技术,这是一项世界领先的压缩机制作工艺,目前为止只有美国德国和我国掌握。分体焊接制造技术技术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可以依靠这一技术每年赚取10亿,将1年的制作时间压缩到1个月,让这两国的垄断土崩瓦解。这项技术在国际上也是非常难以实现的,美国和德国就是依靠这一技术在国际上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

之前中国的所有离心压缩机都是从德国进口,每次出现问题,还需要将机器运回去,或者高薪聘请德国技术人员作为顾问维修,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技术德国和美国一向都是绝对保密的,因此中国以往在这项技术上的花费上超过了3000万维修费以及上亿的运输费。而且在此期间,工厂还需要停工等待,这又是很大一笔损失。

中国技术工人在消耗了1吨重的焊丝之后,终于研制出了20天就可以造出美国1年才能完成的乙烯压缩机技术。最重要的是,时间上就碾压了德国专家,中国的技术已经完全超越了美国和德国,甚至美国和德国都反过来向中国求购压缩机。这样中国每年的此项交易额就达到了10亿多美元。

四、远程控制技术

中国之前没有属于自己的远程控制技术,直到两年前中国远程控制技术才取得了新的突破,打断了德国的垄断,远程控制技术现在已经渗透进各个角落。远程技术的应用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准确地来说,远程操控是互联网的产物,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并且贯通我们的生活,远程操控也成为了随处可见的一项技术。

众所周知,德国是远程技术发展最为先进的国家,比如耳熟能详的德国的远程操控系统TeamViewer便是全世界的王牌系统。该远程操控系统的研发过程中为了得到搞得分辨率以及清晰度等等一系列数据上边的提升,他们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RTC技术。中国也是世界上首个将RTC技术应用在远程操控系统研发上的国家。在我国的ToDesk系统中我们将个人端以及企业端采取了不同的加密措施,以保证用户信息的全方位保护。

五、PIP可控离子渗入技术

德国曾经在上世纪70年代,德国迪高沙(Degussa)公司研发出了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能强化金属表面耐磨、耐腐蚀等性能,被全球业界形容为革命性的技术突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公司红宇新材在该领域的技术,已经超越德国的技术水准,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中国的PIP可控离子渗入技术是金属表面处理方面的新工艺,能大大增强金属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PIP技术能广泛应用在工程机械、汽车、石油装备、高铁等装备制造领域,大幅提高关键零部件的性能,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升级,而且,PIP不含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环保特性,将取代传统电镀铬技术,在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这一替代过程还将加速。中国的PIP技术渗入深度可达60μm,国外最高水平也就35μm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在三一重工,把经过PIP工艺处理后的零部件进行中性盐雾试验,测试时间长达912小时;在中联重科实验进行到300小时后效果已然超出客户的预想。PIP活塞杆已经通过了世界最大的农机企业——美国约翰迪尔公司的验证,并为其批量供货在国际市场上销售。

六、空冷塔技术

发电厂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灵魂,因此发电厂的散热问题就成了全球各国家头疼的问题,如果不好好解决,就会出现很大的安全隐患。长期以来,大多数国家通常会选择常规的、不需要高技术的凉水塔,用冷水来冷却。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和德国发明的空冷塔技术彻底颠覆了世界,同时也垄断了中国60%的市场,但后来中国在核心技术上迎头赶上并且全球领先。中国还世界首创了一种防腐手艺,在散热片喷涂上一层特殊的金属粉末,可以达到30年以上的防腐效果。

空冷塔,顾名思义,就好比是一个特别大的汽车水箱,热水在里面靠外面的风扇来散发热量,这种降温技术利用空气对流来降温,不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特别适合缺水地区。

七、高速柴油机

中国突破了德国垄断的20项顶尖技术-第4张图片

中国已拥有全球最先进的舰船用高速柴油发动机的核心部件。生产大型巡洋舰、护卫舰,航母,就需要高速柴油机,也就是舰船需要一颗强有力的心脏,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没有一家能够生产大型军舰需要的高速柴油机,全部依赖进口。但在2013年,中船重工在河南的一家企业的技术人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研发生产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大功率柴油机,不仅给咱国家自己的军舰安上了中国心,并且还出口到了海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自主研制的3000kW级的高速柴油机在上海国际海事会上首次亮相,就引起了世界的轰动。

八、高精度五轴立式机床

中国制造的高精度五轴立式机床,曾经出口德国。之前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王卫明表示:这一高档数控机床销往西方发达国家,是中国机床制造行业的重要里程碑。值得一提的是,伺服驱动及电机同样开创了中国高档五轴数控系统等关键功能部件销往发达国家的先河;标志着我国高端五轴数控机床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和技术壁垒,具备了参与国际高端数控机床市场竞争的能力。

中铁渤海轮渡公司,海铁联运关键设备——铁路栈桥一次性置换双CPU并配置成功,冗余PLC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彻底消除了铁路栈桥单CPU运行模式存在的安全隐患。中国中铁渤海轮渡公司突破德国垄断技术。

据悉,铁路栈桥之前采用德国西门子S7-400系列PLC作为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中心,是铁路栈桥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S7-400系列PLC是用于中、高档性能范围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它具有极高的处理速度、强大的通讯性能和卓越的CPU资源,特别适用于大型工业自动化设备的过程控制。长期以来,此项技术一直被德国DSD公司所控制,不允许他人擅自更改和配置。

九、碳化钨球

圆珠笔笔头产品的生产工艺是国外企业的核心机密。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中国研制生产的直径0.5-1.0毫米的碳化钨球珠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生产需要,还大量出口全球。但直径仅有2.3毫米的球座体。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原材料,长期以来都掌握在德国、瑞士、日本等国家手中。中国每年要生产380亿支笔需要用一吨12万的价格进口1000多吨生产笔尖的钢材,付出外汇1500万美元。

尤其是来自瑞士公司的笔头一体化生产设备,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二十多道工序。笔头里面有不同高度的台阶和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笔头的关键部位,比如碗口,它的尺寸精度都是在两个微米,它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在0.4微米,这样一个技术要求。

十、自行模块化运输车

自行模块化运输车光车轴就有上百根,运载能力超过1000吨!是世界上最大吨位的平板车,全球产量不足千台,还只有德国、中国能够制造。

这种拖车不是超大载重的叠加,它包含的可是最尖端的科技。每台车的牵引部分有8台发动机,由电子计算机操纵,通过传递器,能反映每一瞬间汽车重心移动和道路的特点。可以45°往前,甚至180°原地旋转跳舞,定位精度达到毫米级,还可以串联,并联多车使用。会玩就是这么任性!

以前这种高技术只有德国德国索埃勒、德国歌德浩夫、德国克玛格等几家厂商能造得出来。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发展迅猛,出现众多的厂商,主要包括苏州大方、航天万山、武汉天捷、上海太腾。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模块化运输车年产量约近千台,中国占了一半。

十一、高铁自动驾驶

中国突破了德国垄断的20项顶尖技术-第5张图片

国资委新闻中心官方微信号国资小新之前曾经宣布一个重磅消息:中国高铁即将进入自动驾驶时代。值得每位国人自豪的是:这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完全是中国自主研发取得的,核心技术和产品100%国产化,并建立了中国的技术标准。由中国通号研发的全球首套时速350公里高铁自动驾驶系统(C3+ATO)顺利完成实验室测试,标志着我国高铁自动驾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高铁的自动驾驶时代到来了。

高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之前一直被德国、法国、日本等少数国家垄断。为了实现突破,中国通号在北京建设了全球仿真规模最大的轨道交通列控系统综合实验室。累计积累的案例库超过34000个,超过国外企业总和。仿真实验室能够同时开展2000公里高速铁路、1000公里城际铁路、100公里地铁、5个铁路大型货运编组站的综合仿真测试,并为开展基于北斗导航的下一代列车控制系统、智能综合运输系统、时速400公里及以上高铁列控系统等行业引领性、前瞻性研发提供试验和测试平台。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通号终于实现了技术突破,并建立了自己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标准(CTCS),彻底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中国轨道交通自动控制技术已走在全球前列 。

十二、电子特气技术

中国耗资3387亿,成功掌握替代电子特气技术。电子特气就是作为半导体电子行业应用的一种特种气体,向来被称之为电子行业的血液,它被广泛运用于半导体各种制造工艺过程当中。

拥有这一项技术的也只有德国、美国,法国和日本这四个国家,在对这一个电子特气的一些拥有上他们完完全全的做到了垄断,其他国家是完全没有这方面技术的。

电子特气的研究制取上,中国昊华科技的公司接连在四氧化二氮以及高纯硫化氢等电子特气上掌握完备的制取方法,这样的一种技术提取和替代,已经能够为我国的芯片制造创造非常大的上升空间了。而且在4N高纯硒化氢气体制取上,已经成为了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能批量生产的公司。

十三、质谱技术

中国质谱技术突破欧美日等国家的技术垄断。中国公司团队的技术已经在国内200多个城市得到了应用,并且出口到了美国和德国,创造中国大型尖端科学仪器首次出口欧美的历史。在南北极科考工作中,中国的仪器成了雪龙号上唯一的国产高端科学仪器。

质谱仪器是目前能直接测量物质原子量分子量的唯一工具,是最尖端的科学仪器之一。而每一次质谱仪器的发明都对学科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历史上就有6位科学家直接因为研发质谱仪器而获得诺贝尔奖。同时,质谱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项技术,它涉及高端医疗器械、环境检测、生物医药、食品安全、国防军事等,几乎所有的分析测试领域都需要质谱仪器,而对于国家而言,质谱技术更是具有对产业和战略的双重支撑作用。质谱技术是百亿级的体量,推动万亿级的产业。质谱的技术壁垒很高。与其他高科技行业类似,之前质谱一直被德国等欧美等少数几个国家和企业所垄断。

十四、光纤激光器

中国突破了德国垄断的20项顶尖技术-第6张图片

中国光纤激光器生产商,打破了国外企业在光纤激光器领域的垄断及定价权,也直接拉低了进口产品的价格,其中中小功率激光器降价幅度及进口替代明显。中国的创鑫激光成立于2004年,是国内首批成立的光纤激光器制造商之一,也是国内首批实现在光纤激光器、光学器件两类核心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进行垂直整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创鑫激光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行列,生产的各类脉冲光纤激光器、连续光纤激光器和直接半导体激光器等能满足全球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并形成了辐射我国激光产业主要市场的销售及服务网络。

创鑫激光的技术先进产品4000W单模块连续光纤激光器和25000W多模块连续光纤激光器均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暨国家激光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填补了国内在高功率和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领域的空白。公司已实现万瓦及以上超高功率激光器的技术突破并实现量产,主推10000W-30000W超高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抢占始终被国外厂商垄断的超高功率市场。

十五、维生素C

全球超过90%的维C由四家中国药厂生产,中国维生素C的生产风吹草动决定了全球维C的定价。中国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占领了全球生产且获得领先优势。之前全球维生素C产业的三大龙头:德国巴斯夫公司、瑞士罗氏制药、和日本武田公司之前成立了维C联盟,垄断了整个维生素C产业,划分市场、统一定价,赚的盆满钵满。

维C联盟主要是通过将维生素C卖给发展中国家赚钱,因为发达国家物质丰富,人们大多可以直接依靠日常食物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C需求量低,价格就便宜;而在发展中国家,维生素C的需求量很大,国际维C联盟就恶意抬价,逼迫发展中国家用本就不多的外汇储备来进口维生素C。

中国改用二步发酵法生产维生素C后,很快就引起了国际维C联盟的注意,他们找到中科院想买下这项专利。1986年,罗氏制药以55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二步发酵法的专利,这是当时我国对外技术转让的最高记录,也是当年我国最大一笔外汇收入。中国四大维生素C生产企业以薄利多销的策略迅速占领了90%的国际市场份额。

十六、高端液压技术

中国突破了德国垄断的20项顶尖技术-第7张图片

中国的潍柴动力获得了具有全球垄断性液压技术,共投资约11.67亿欧元(折合100多亿人民币)控股凯傲集团38.25%的股权和90%的林德液压股权,创下了中国企业在德国最大并购纪录。

全球高端液压技术长期被德国力士乐、日本川崎、美国伊顿和德国林德、等少数企业所垄断。中国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液压的关键技术,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液压件相当于人的肌肉,是将动力从一种形式转变成另一种形式的机械装置。工程机械行业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得液压件者得天下。可是,全球高端液压技术长期被德国、日本和美国等极少数企业垄断。包括三一重工(600031,买入)、中联重科(000157,买入)等中国企业生产高端挖掘机、装载机、叉车等所用的液压件统统要进口,中国整个机械行业的生产都要受制于国外。高端液压件也成为中国急需突破的重大关键技术之一。

十七、LN G技术

中国是天然气净进口国,包括LN G在内的天然气进口量逐年增长,价格亦不断攀升,值得一提的是,以中石油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掌握天然气液化核心技术,实现大型L N G装置国产化,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尤其重大。

L N G是将天然气净化并在-162℃的低温下加工而成的液态燃料,具有储存、运输效率高,杂质含量少,燃烧清洁高效,气价低平稳定、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对改善大气环境,实现节能减排意义重大。21世纪被称为天然气的世纪,特别是LN G已成为目前全球增速最快的优质清洁能源。但长期以来,天然气液化技术和关键设备一直由德国林德等欧美发达国家的几家大公司垄断。

十八、反向挤压关键技术

中国突破了反向挤压关键技术,研制出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反向挤压设备。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铜材生产国和消费国,却不是铜生产强国。比如早在2005年以前,国内铜加工行业基本上都要采用投资成本达8000万以上的德国进口反向挤压设备,由于德国垄断了该设备的知识产权,我国当时几乎没有议价的主动权。

十九、IGBT芯片

中国突破了德国垄断的20项顶尖技术-第8张图片

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世界一张靓丽名片,但高铁上使用的IGBT芯片长期被德国日本长期垄断。这项技术让我国每年得不得花费很大的代价进口,而且对国家的安全造成了威胁。不过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实现突破,中方工程师经过多年攻关开发出了性能更优异的IGBT芯片,打破了日本和德国的垄断。

IGBT芯片又被称为绝缘栅双晶体管,其控制着电流的输出、分配等,决定了高铁的运行速度、启动和刹车距离以及能源利用率等问题。但是之前我国用的IGBT芯片一直需要进口,数据显示,每年进口大约10万支IGBT芯片,花费1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IGBT芯片长期被日本和德国垄断,比如德国英飞凌公司垄断汽车用的IGBT芯片,日本三菱公司垄断高铁用的IGBT芯片。

二十、360度音响技术

中国打破了德国本土360度音响技术和产品的垄断地位,让这一产品从几十万,几百万的360度音响技术,并且首次应用到了几千几万元的大种消费音响产品上。中国的声学发明产品,被业内誉为世界上最受好评的声学新发明。

众所周知,传统的音箱分左右声道,有一个听音的皇帝位的说法。在这个听音的皇帝位上听的声音是最全的,也是最好的,就是两只音箱45度交叉的地方。所谓360度的音箱,在声学里是最理想的一个发声逻辑,就没有这种皇帝位的限制,听者在任何位置可能都是一个最佳的位置。360的音箱可以理解成最接近自然的,发声的一种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