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恩令是谁提出的(从“七王之乱”入手,来聊聊汉武帝为何要颁布“推恩令”)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09月13日22时53分56秒 436 0

序言:

公元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提议推行的强硬削藩政策《削藩策》,深深的刺激到了西汉七国诸侯王的权益,故而,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吴王刘濞联合其余六国诸侯王,一手促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七王之乱;同时,亦是受七王之乱的影响,让汉武帝刘彻在登基之后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依旧还是该如何去彻底解决诸侯作乱。

推恩令是谁提出的(从“七王之乱”入手,来聊聊汉武帝为何要颁布“推恩令”)-第1张图片

刘邦分封诸侯王

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七王之乱?七王之乱背景

公元前202年,在长安登基称帝,建立西汉政权的汉高祖刘邦,金口一开,就分封出了八个异姓诸侯王,当然,这八个诸侯王是必须分封不可的,毕竟,当初如果不是这八人的帮忙,以刘邦的实力,肯定是斗不过楚霸王项羽的。

但是呢,刘邦在分封这些异姓诸侯王不久,就开始后悔了,因为他给这八个诸侯王的权利实在是有点大。

首先,刘邦给这八个诸侯王的封地面积,多者一百多城,少者三四十县,那总面积加起来比西汉朝廷的直辖面积还要大,就单是这一点,就足以让西汉朝廷恐慌了。更别提在行政以及军事权利上,刘邦还赋予了这八个异姓诸侯王兵政自治的权利。

换句话来说,就是刘邦为了分封异姓诸侯王,完成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已经完全的把这些土地给割出去了,剩下的也仅仅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君臣关系,至于别人还愿不愿意遵守君臣之礼,那就要看这些诸侯王自己的心情了。

推恩令是谁提出的(从“七王之乱”入手,来聊聊汉武帝为何要颁布“推恩令”)-第2张图片

刘邦剧照

七王之乱伏笔

这也就相当于刘邦又变相的把大一统的局面打回了战国时期政权割据的局面,所以,在刘邦称帝之后的七年时间里,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想方设法的思考该如何去把这些封地再给拿回来。

后来还真被刘邦给想到了一个办法,借着这七年间异姓诸侯王的不安分,趁势罢免了这些异姓诸侯王,同时又重新设立了一批同姓诸侯王,将自己的堂兄、弟弟、儿子什么都该封的都封了,想着自己本家的总不会夺自己的江山吧。

但是让刘邦没想到的是,本家的照样有着巨大的野心,这些新的同姓诸侯王依旧没让刘邦满意,拉帮结派,阳奉阴违什么的,都是常有的事。

直到公元前196年,汉文帝登基,为了感谢扶持他登基称帝的刘氏宗亲,汉文帝又十分大气的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丝毫没有想过刘邦在位时期同姓诸侯王作妖的事情。

而且,汉文帝本身性格就比较平和,没有那种杀伐果断的特质,在政治上更是低调,此消彼长之下,无疑是助长了这些诸侯王嚣张的气焰,造成了济北王刘兴居和淮南王刘长谋两人狼狈为奸,接二连三的作妖,闹腾着要造反。

推恩令是谁提出的(从“七王之乱”入手,来聊聊汉武帝为何要颁布“推恩令”)-第3张图片

贾谊塑像

贾谊助阵补救

如若不是梁怀王太傅贾谊,及时的为汉文帝上书了一封《治安策》,就诸侯王的问题为汉文帝出谋划策的话,单凭西汉当时内部诸侯作乱朝纲不稳,外部匈奴侵扰虎视眈眈的状况,说它已经是四面楚歌都一点不为过。

所以,在《治安策》中,贾谊针对诸侯王的问题为汉文帝提供了一个十分柔和的建议: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之易,国小则亡邪心。

大抵就是让汉文帝从侧面迂回,尽量避免与这些诸侯王硬碰硬,毕竟诸侯王经历了那么长时间的发展,其势力早已经根深蒂固,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拔除的。

所以,还不如分封更多的诸侯,把这些诸侯王的长子长孙什么的都给他分封成诸侯,没有封地的,就先设立个虚名,然后各个击破,从每个人都会有的独立的思想意识来下手,在根本上去分化瓦解这些诸侯王的势力。

推恩令是谁提出的(从“七王之乱”入手,来聊聊汉武帝为何要颁布“推恩令”)-第4张图片

汉景帝画像

《削藩策》激化诸侯王与朝廷矛盾

本来吧,如果一直按照贾谊这个《治安策》的建议去执行的话,诸侯虽然不高兴,但是却没有理由去反驳,保不准就能慢慢的完成削藩的目的。

但是呢,自从公元前180年,汉景帝继位之后,这汉景帝刘启的性格跟汉文帝可以说是截然相反,风风火火的一点都不低调,说风就是雨,凡事都喜欢速战速决,再加上又曾因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被他误杀,与吴王结下了梁子。

故而,在晁错提出《削藩策》: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请求汉景帝刘启快刀斩乱麻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去解决诸侯王问题的时候,汉景帝想都不想就给同意了。

可谁知,这一下直接就彻底激怒了七国的诸侯王,本身汉文帝那种温水煮青蛙的办法就已经让这些诸侯王很是不高兴了,但是奈何找不到借口,所以一直都暗中隐忍,按兵不动。

因此,汉景帝这一招,无异于在已经快要烧开的水中突然加了一把滚烫的热油,直接就把这些诸侯王给刺激的直跳脚,当即就在吴王刘濞的带头牵动下,爆发了七王之乱,七国诸侯王联合起来凑了三十万大军不说,还勾结匈奴里应外合,直奔西汉未央宫而去。

虽然,后来在西汉朝廷的拼死抵抗下,这场七王之乱以失败而告终,七王尽废,西汉朝廷的中央集权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但是西汉的诸侯王虽然没有了,却还有着众多的诸侯,即使还没成什么气候,可谁知道会不会是个隐患呢?

推恩令是谁提出的(从“七王之乱”入手,来聊聊汉武帝为何要颁布“推恩令”)-第5张图片

汉武帝雕像

再来聊聊汉武帝为何要颁布《推恩令》?颁布《推恩令》原因

故而,继汉景帝之后,于公元前141年登基称帝的汉武帝刘彻,在该怎么解决前朝祖传下来的这些诸侯问题上,依旧是让他想的头痛不已。

贾谊的《治安策》虽说有效果吧,但是成效太慢了,面对数量远多于诸侯王的诸侯,其成效只会更加的缓慢,至于晁错的《削藩策》又太过于激进,万一一个不小心玩脱了,岂不又是一个七王之乱?

推恩令是谁提出的(从“七王之乱”入手,来聊聊汉武帝为何要颁布“推恩令”)-第6张图片

主父偃画像

颁布《推恩令》过程

直到公元前127年,据《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中的记载: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意思就是汉武帝采用了主父偃所上书提议的推恩令,在贾谊《治安策》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把原本由长子或者长孙继承封地的传统,改成了由长子长孙继承诸侯国王位。

然后,剩下的其余庶子,也可以在诸侯国内封侯,而且还不受原诸侯国的管辖,有着独立自主的管辖权,至于封地嘛,当然是在长子长孙的封地基础上加以分割了。

同时,在这些封地的归属权上,汉武帝也在根本上进行了改革,将原本只是名义上君臣关系的诸侯重新汇编到了西汉的郡县制上面,由长子继承的比较大的封地,就是郡,至于那些封地比较小的庶子的封地,就是县,以制度治理诸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管辖范围。

推恩令是谁提出的(从“七王之乱”入手,来聊聊汉武帝为何要颁布“推恩令”)-第7张图片

汉武帝刘彻剧照

颁布《推恩令》结果

也就是说,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在贾谊温水煮青蛙般的《治安策》基础上,把这些诸侯的封地分割的更加碎片化,更加的方便管理。

到了最后,西汉最大的诸侯国也不过十余城而已,远远比不上最初的百余座城池那般庞大,即使再出现诸侯造反的情况,朝廷也可以很轻松的就解决,彻底杜绝了类似七王之乱事件的再次发生。

就这样,汉武帝不费一兵一卒,以仁政的手段,轻轻松松的就解决了困扰西汉几代人的诸侯难题。

东汉史学家班固更是在《汉书·武帝纪》对汉武帝的文治大加赞扬: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无独有偶,司马光也曾在《资治通鉴》中对汉武帝欣赏有加: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

足以证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必是有他的深谋远虑在里面,为西汉的强盛埋下了一个很旺盛的种子;同时,也为他后世的汉武大帝之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