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李白洗涤灵魂的静坐)
作为唐代鼎盛时期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是一个极富浪漫主义精神的大才子。
他的一生不喜欢受任何拘束。当他两次向唐玄宗献赋后终于得到赏识,成了皇庭的御用文人。每天只需写一些拍马屁的风花雪月文字,就可以收获丰厚的赏银。生性豪放不拘的李白厌恶了这种生活于是纵酒行乐。最后唐玄宗只得给点银子打发他出宫。
此后,李白放弃了求仕为官的打算,一心游览名山大川,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公元753年,他游历到宣州。面对拔地而起,满目清翠,云漫雾绕的敬亭山,他不由得心旌荡漾,写下了一首五绝《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简简单单四句二十字,展现了李白丰富而又孤寂的内心世界。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山上的鸟儿统统飞走了。而且诗人用一个高字,让我们看向更广阔悠远的天际,顿时有了一种天高地阔的感觉。李白特别善于把自然界的一切拟人化——云彩在他的笔下也有了人性,知趣且静悄悄独自飘离闲坐去了。
这时的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诗人自己,还有亘古不变满目苍翠的敬亭山。同样地,敬亭山也被赋予了人性——变成了一个可以和李白相对无言的朋友。此刻正同样处于孤独和宁静之中。
面对世间的熙熙攘攘、分分合合,看过朝廷内外利益熏心、阿谀逢迎的李白,在这个宁静祥和的天地间,在这脱离了尘世纷扰的纯净世界里,在大自然中洗涤着自己的灵魂......

李白
没有任何干扰的孤独和闲适,正是此刻李白清高雅致的心境。
此时此刻,人世间的一切似乎都静止了。除了官场百态,还有人间的各种纷繁和丑陋,旅途中所见的种种不平.....
这种宁静,让李白感受到灵魂的孤独,感受到自己在红尘中的种种不适。天地之大,竟然放不下自己这一颗孤寂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