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艾滋病人做了一次爱,和艾滋病携带者发生性关系后被感染的概率有多大?
(医患家特约作者:天津医科大学感染病研究所 贾医生)
AIDS——艾滋病随着多年来科普宣教的普及,对广大群众来说已不再陌生。众所周知,艾滋病有三大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体液传播和母婴直系传播。随着监测、治疗手段的提升,献血后血液检测可以大大提升筛查率,降低输血传播风险;而母婴可在怀孕早期通过阻断药防治,达到避免婴儿被传染的可能。因此,目前对三大传播途径中性接触传播途径的干预更加紧迫。
发生无保护性接触后感染的几率
假设在不戴安全套且双方皮肤完好的情况下与艾滋病毒携带者发生性接触后,被感染的几率通常认为:男性传染给男性可达1/1000~1/100;男性传染给女性约为1/1000~4/1000;女性传染给男性或女性则几率更低。
但以上数值只是以大数据统计结果,对个体而言,一次高危性接触感染的几率是50%,也就是有或无。因此在性接触中使用安全套是最必要也最有效的防护手段,可以将感染几率降至最低。
性接触中的易感染因素
感染艾滋病毒有几大条件:1、对方体液中含有病毒;2、病毒含量大且未被控制;3、有创面与体液相接触。且初期感染者及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传染性最高,能达到近1/10。
高危性接触的误区
1、 除青壮年人群外,初高中学生群体、独居孤寡老年人群体间性传播风险都不容忽视。
2、 高危性行为不仅存在于同性间性行为,也存在于异性间性行为。无固定性伴侣、安全套使用普及度不高是高风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年同性恋群体、性工作者间艾滋病知识了解程度>异性恋群体、女性群体、学生群体。
3、 除血液外,乳汁、精液、阴道分泌物都有较高的病毒含量。因此异性性接触、精液与阴道分泌物接触口腔破损粘膜及眼部粘膜都有一定的传染风险。
高危接触后的补救措施
与确定艾滋病人性接触,若安全套、皮肤皆完好,感染几率较低。一般艾滋病的窗口期为2~6周,在窗口期过后可进行HIV检测。若与疑似艾滋病人进行了非保护性接触,在接触过程中有皮肤、粘膜破损,建议立即到当地疾控中心领取病毒阻断药,最好在高危接触后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最迟不要超过72小时,成功阻断率在90%以上。
艾滋病防治方法中,国际上提出K(知识)A(态度)B(信念)P(实践)理论。初、高校与家长及时地对学生群体普及正确的性知识、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非常重要。尤其关注对于青少年男女学生、青中年女性群体进行科普宣传。洁身自爱,不吸毒、不滥交、不猎奇、不在不明医疗场所献血打针输液,做到最大程度的自我保护。在发现不明原因发热、肺炎、皮肤感染病变、生殖系统疾病时,及时就医并进行艾滋与常规性病筛查,才能做到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