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打输了为何要叫做败北
古代打仗失败以后,被称为败北。于是问题就产生了:为什么打败叫做败北,而不是败东,或者败西,或者败南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首先要明白,北字在古代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北方这个方位,二是表示背的意思。
背这个意思,其实本身才是北这个字的本意,它是一个会意字,表示两个人背对背坐在一起。
败北的北,在这里,所要表现的,正是背这个意思。
为什么败北的北,是背这个意思呢?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以及之前的打仗,首先是先选一个开阔的地方,两军在两边排好队伍,正面相向。接着,两军开始擂鼓,然后车辚辚,马萧萧,士兵弓箭各在腰,军旗猎猎,北风阵阵,两军正面冲杀过来,捉对厮杀。
如果某一支军队打败了,这支军队就会转身逃跑,把背部对着打胜的那一方。一旦某一支军队转身逃跑,把背部对着打胜一方的时候,便意味着这支军队打败投降了。这就像现代打仗的时候,把白旗举起来,表示投降一样。一旦某支军队把背部朝着打胜的军队的时候,打胜的军队就不能继续追击了。
战争的法则就是胜利,投降是绝对不允许的。也就是说,你可以打败,但是绝对不能投降。战场上只能正面对着敌人,绝对不允许背面对着敌人。有一些民族在设计铠甲的时候,都是只有身体的正面有铠甲,身体的背面是没有铠甲的。比如蒙古人打仗的时候就是这样。
他们为什么身体的背面没有铠甲呢?这既是为了减轻铠甲的重量,同时也为了表明,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背面对着敌人。也就是不允许失败。换一句话说,战士上战场,宁可死,也不准转身逃跑,把可耻的背部对着敌人。
正因为在战场上是不允许把背面对着敌人,才会用败北这个字表示打了败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