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的皇后是谁(朱瞻基的孝恭皇后孙氏)
在中国长达1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皇帝一直都是至高无上权利的拥有者。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皇帝的中yang专制集权发展到了顶峰,皇帝是最大的独裁者。
朱祁镇(图源网络)
在这样的社会之中,如果哪怕能够分得皇权的一小杯羹,那也是无尽的荣光与财富。
在这些人们当中,最容易能够在皇权之中得到实惠的,当然就是皇帝身边的人了,后妃和他们的亲戚,以及大太监们。
图源网络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局一个要饭的,主要职业却是当皇帝。而这个要饭出身的皇帝,竟然把这个职业还做的相当不错。
就说他制定的两个政策,就有效的遏制了那些想要跟皇帝分羹的人。一是宦官不得干政;二是大明皇后必须出自民间。
图源网络
宦官不得干政这件事,早在他的曾孙朱瞻基那里就被破坏了,太监们学了文化,当了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传到朱瞻基儿子朱祁镇这里,那块朱元璋立下的“宦官不得干政”的石碑,竟然都被大太监给毁掉了。此后的大明几乎成了太监帝国。
而大明皇后必须出自民间,却一直执行的非常好。大明数代皇后,除了朱棣的徐皇后,是开国功勋徐达的女儿,其他都是出自民间,或者最多是基层普通官员家的女儿。
马皇后(图源网络)
好了,说了这么多,终于言归正传。来看看朱瞻基的第二位皇后孙氏。
历史上并未记载这位孙皇后的名字,只记载了孝恭章皇后孙氏,山东邹平人,明宣宗朱瞻基第二任皇后,明英宗朱祁镇生母,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
孙皇后画像
最近的几部电视剧中,孙皇后有的叫孙若薇,有的叫姚子衿,多有讲到朱瞻基和他的第一任皇后胡善祥和第二任皇后孙氏之间的复杂关系。
无论历史事实中,朱瞻基是为什么要废掉胡善祥,改立孙氏,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但朱瞻基对孙氏的喜爱,是能够从正史中的一件事中得到认证的。
图源网络
朱瞻基即位后,胡善祥被册立为皇后,孙氏被册立为贵妃。按照传统的宫廷礼制,皇后册立时有金册和金宝,而贵妃以下只有金册没有宝印。
但是朱瞻基请示张太后,特别破例,为孙贵妃赐金宝金册。可见朱瞻基对孙贵妃的感情深厚。
图源网络
果然数年过后,朱瞻基以胡氏无子为名,废胡氏,另立孙氏为皇后。
我在国外这些年,深深的感觉到英联邦国家对皇室的看重。英国皇室的一举一动都被百姓看在眼里。女王和王子王妃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王室,代表着礼仪典范,代表着正统。
英国皇室早已没了实权,却也依然受着人民的爱戴。而大明皇室在几百年前的中国,更是至高无上的存在。百姓们看到并无过错的胡氏,无端被废,多有同情。
图源网络
《明史》在讲述胡皇后时,表示了明显的同情,“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出于对胡皇后的同情,以及由于孙皇后的儿子朱祁镇的荒唐名声,使得孙皇后并未有好口碑留给世人。更有“孙氏阴取宫人子为己子的说法”。
明朝历史中有明确的记载,明宣宗子嗣艰难,年近三十岁仍然没有皇子出生。在古代社会,一朝皇帝在年近三十岁还无子嗣,必是当朝大事。如果皇宫之中哪个女人肚子大了,必将是一举一动都在人们的眼皮之下。
而此时张太皇太后仍在,胡皇后仍然在主持后宫,孙氏想要在这样的情况下瞒天过海,那是不可能之事。
图源网络
孙皇后本不是一个在政冶上有野心之人,可是历史的重任就这样降临在她的身上,让她在大明的几个重要关头,都担起了决策者的大任。其中重要的两个是,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
开国皇帝不好当,而守成皇帝到了明朝这里似乎也成了高危职业。孙皇后的儿子朱祁镇,祖宗好的不学,没有实际能力却学先祖们御驾亲征。当然,这里也有那个值得唾骂的太监王振的作用。果然不负蒙古人的期望,皇帝出门就被俘。
图源网络
蒙古人以朱祁镇为人质,要挟大明送出财富赎回人质。此时大明面临大厦之将倾,众多大臣提出将都城从北京迁至南京。可若真如此,那我北方大片土地上的黎民百姓将再次沦陷于蒙古的铁蹄之下。
图源网络
这时的孙太后以母子之亲,宣布废朱祁镇,另立新帝,立朱瞻基次子朱祁钰为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这一堪称力挽狂澜之举,早已被历史证明其正确性。乃至今日的中国,都应当感谢当时的孙太后。
如果那个时候的孙太后没有稳住局势,蒙古铁蹄一直南下,今日之中国会是何种局面?此时的她,已经不是一个母亲,而是一个杰出的女政冶家。
图源网络
可她也只能是每个深夜独处之时,才能想到自己还是一个母亲,自己的独子,被俘敌营,她是怎样熬心熬力的度过那些日日夜夜,担心孩子的生死。
如果代宗朱祁钰能够稳稳当当的好好做他的皇帝,孙皇后也不会再次走上政冶舞台。
朱祁钰自己的儿子太子朱见济早逝,正当壮年的朱祁钰却再也没能生出儿子。至景泰七年冬,朱祁钰病重,不理朝政,却一再拒绝立太子之事。要知道在古代,国不可一日无君。一旦当朝皇帝出了什么事,却没有继承人,将是一场大乱。
图源网络
此时,被囚禁南宫长达七年之久的朱祁镇,抓住机会,与石亨,张軏,许彬,徐有贞以及太监曹吉祥等人开始密谋让太上皇复位。
史载,“石亨谋夺门,先密白于太后,许之”,孙太后的果断支持,大大提高了夺门之变的成功率,以流血很少的代价化解了一场可以预见的政冶危机。
图源网络
作为一个男权背后的女人,能够在历史上两次重大的政冶事件中发挥了关键的决策作用,为明朝的统治和国家的安定都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