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中怎么知道自己是刘伯温转世(刘培中自述转世有什么依据)
在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天下刘伯温”。除了这句话之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先姜尚,后孙膑,五百年前诸葛亮,五百年后刘伯温。很多人都说,这句话是在说刘伯温“因果轮回”的故事。那我们今天来说说,有关于刘伯温“转世”的传说,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大家好 我是神秘,在故事开讲之前,神秘需要强调一下,以下的故事情节和内容均来自民间传说,或是小说形式的记载,里面存在想象的部分和百姓口口相传的部分,仅供大家扩展知识,和满足个人的猎奇心理,望大家理性看待。
民间故事 刘伯温转世的两个传说
据说刘伯温辅助朱元璋夺下天下之后,有了很多自己的闲暇时间,一天在城外闲逛的时候,看到了一座寺庙,虽然已经无人问津,里面也破败不堪,但走进去以后,发现里面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先姜尚,后孙膑,五百年前诸葛亮,五百年后刘伯温”,看完后里面明白了其中的深意,知道了自己是“诸葛亮转世”。
这仅仅是民间的第一种传说,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故事,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被明朝封为“开国元勋”,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计划里定,人能莫测。可以说是继诸葛亮之后的又一位传奇人物,恰巧刘伯温居住于少城的时候,还是诸葛亮生前的旧府,据说府上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天下第一人”,刘伯温看后问道,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说自己是天下第一人 ,跟随的侍卫告诉刘伯温,这个地方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宅邸,不过刘伯温并不是很服气,即便是三国时期的治国治军的奇才,也不能如此的嚣张吧。
于是下令让人把这个“天下第一人”的牌匾拆掉,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个牌匾的后面还有一个牌匾,上面写着“前朝军事诸葛亮,后朝军事刘伯温,五百年前吾知濡,五百年后濡知谁?”,如此看来,诸葛亮早已预知了一切,刘伯温面对牌匾,也想明白了前因后果。
虽然民间的传说,并不具备真实性,但百姓可以把两人联系到一起,也是情有可原,毕竟都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人物,不管是放在古代还是现在,都是世世代代流传的旷世奇才。刘伯温的“转世因果”,不止诸葛亮一人,若是把时间线拉近一点,民间还有这样一个说法,那就是生于清光绪年间的刘培中,也是“刘伯温的轮回转世”,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刘培中,就会明白,为何人们会把刘培中称作“刘伯温的转世”了。
清光绪九年,刘培中出生在山东临沂县,从小就聪慧过人,据说在五个月的时候就能说话,还有着过目不忘的本领,有一次在门外玩耍,不小心把左边的眉毛撞破,伤口流血不止,其父看到刘培中碰伤之后,让他坐在院子里面等大夫过来,父亲慌忙出去请医生,刘培中忽然看到院子中进来一位道长,把他叫到了屋子里面,拿出了身上的葫芦,让刘培中拔开盖子,可是他怎么都打不开,道长说了一句“不开窍”,随后为他上药包扎,等父亲回来询问的时候,道长已经扬长而去,刘培中眉毛上的伤口已经好了,就此,刘培中就结下了“道根”。
到了光绪十八年的时候,十岁的刘培中被选进了宫中,跟着清宫怀仁堂的道长学习知识,不仅是领悟了天文地理,还懂了道功拳剑,道长赐给他一个道号“妙真子”,随后他白天听师傅讲浑天仪,相像仪的测量奥秘,到了晚上就学习夜观天象,分析日月的气象。时间过得很快,刘培中已经十五岁了,通过师傅的悉心教导,他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的秘诀,不止是书本上的记载,就连心身上都得到了提高。到了清光绪二十二年的时候,刘培中受到祖师之命,跟着梁公仲铭先生学习太极拳,每日在同一招数上反复练习,但是到了第二年,刘培中就学会了里面的一百多种拳法,以及心法上的内外窍穴。
这个时候的刘培中已经十九岁了,他被任职于钦天监,掌管着全国的天文地理,主要负责天文地动,天象历法,风云气色等工作,和唐朝时期著名的风水大师袁天罡,李淳风是一样的。据说刘培中入职钦天监之后,跟着自己的师傅去昆仑山上求道,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领悟了天地人之间的奥秘,随后奉自己师傅的命令,再一次山下入世,传道救人,很多人都慕名而来,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明百姓,刘培中都一视同仁,慢慢的传授他们世界的知识,宇宙的奥秘,凡是领悟的人,都可以结合现代的科学,医学,电子学等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其中有一个弟子,就是我们现在非常敬佩的曾仕强老先生。
到了1974年的时候,刘培中年事已高,告诉弟子自己准备休息了,原话是这样说的“你们有心向道者,趁此一年赶快用功,我将要去山上休息了”,弟子都以为是去山上静养一段时间,没想到了第二年,刘培中老先生就离开了人世间。
刘培中一生中所经历的事情,所学习的知识,确实和刘伯温是一样的,这也会让人不由得联系到一起,毕竟天才都有相似之处,即便是不同朝代,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他们的聪慧都有着共同点,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对于“转世故事”的真假,相信看到这里的朋友,已经觉得不重要了,就如同刘培中老先生,曾说过的话一样,我们这个世界上人,都喜欢争论一件事情到底是真是假,实际上真的假的,谁也不知道,其实这个答案也不重要,而是我们给出的道理能不能和事情符合,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道理不通,就算是真的也没有用。所以人这一生,短短几哉,不要过于纠结,不要过分较真,要学会相互尊重,懂得取舍和放下,心中的不惑和迷茫,自然就解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