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行周公之礼(“周公之礼”是指夫妻洞房吗?)
周公之礼”是指夫妻洞房吗?古代是什么意思?古人的表达很委婉
在西周初年,民风特别混乱,对于两性关系也非常开放。未婚的男女对于贞操不是那么看重,可以随随便便发生关系。周公为了整治这种混乱的民风,制定了婚礼需要的七个步骤。必须经过纳采、问名、纳吉以及纳征和请期、亲迎,最后一个环节是敦伦。每一个环节的制度不一样,却十分严格。
为了让大家可以明白,周公亲自与妻子做了一番示范。前六个环节进行的比较顺利,但是到了敦伦环节,妻子不愿意了。所谓的敦伦,就是在结婚当天,夫妻行房事。妻子不愿意,周公也没有办法。于是看到了两个葫芦瓢,立刻有了灵感。用放在一起的瓢演示一番,告诉士大夫,讲述敦伦的含义。于是,后来的婚礼都会用到葫芦瓢,预示着多子多孙。
到了春秋时期,礼乐制度崩坏了。孔子四处讲授礼乐的制度,也讲到了婚礼的七个步骤。不过,他认为再一次提到敦伦不太合适,与当时的环境不符合。于是删除了最后一个环节,只保存了额”六礼”。尽管没有了敦伦,但是葫芦瓢依然被当作婚礼的工具记载到了典礼中。而民间也很认可葫芦瓢,寓意特别好。
其实,在古代,大家对于房事的表达十分委婉。其实在周公定制的”七礼”中是结婚的礼仪,而周公之礼也不全是夫妻同房的意思。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周公之礼就有了夫妻同房的意思。这些年,婚礼制度也借鉴了一些全新的东西。比如结婚当天,夫妻之间要喝交杯酒,寓意着同心同德。
也有一些地方不使用葫芦瓢,用木勺子替代。这个风俗一直都被延续下去,说明中国人还是很看重婚姻和房事,毕竟代表着多子多孙。古代人的言语没有那么开放,面子很薄,而”周公之礼”恰好就能代表了房事这件事情。
或许周公制定礼仪的最初目的就是想整顿民风,也令国家制度得到完善。却没想到这一份礼仪竟然延续了几千年。即使是今天,这种礼仪也影响着嫁娶制度。可以说,这种制度还是非常有趣的,令婚姻多了一份仪式感。让新郎新娘知道结婚的不容易,未来要好好生活。甚至有些人觉得嫁娶特别麻烦,只能好好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