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个人简短经历(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董明珠本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丈夫却不幸病逝,为了儿子,忍痛从商,凭一己之力,把一家投产不久、年产量少的国营家电品牌,做成我国鼎鼎有名的大企业。
这位女性,在男人纵横的商界,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她就是董明珠。本期子牙童趣商将锦囊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位一手带大“格力”的商场女强人——董明珠。
1954年,董明珠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她家有兄弟姐妹七人,她是最小的那一个。
虽然是老幺,受尽家人的宠爱,但她身上却没有一点恃宠而骄的气息。小时候的董明珠即使偶尔撒娇,但从不耍赖,如果真的犯了错,也是立马就认,小小年纪就有较为成熟的心理。
(一)幼时
以前的南京城处处都浸满历史与时间的痕迹,穿着新衣服的董明珠问母亲:“南京城这么老,为什么不给它打扮不打扮,让它也新鲜漂亮呢?”对于女儿的童言童语,母亲却说:“这些是大人的事,由男人去建设家乡就好了,女孩子家家的,不要管这些!”
董明珠对这个回答是十分不服气的,她认为大家都住在一个城市里,女人也能想这些事,男人能做到的,女人也同样可以做。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董明珠的不甘落人之后是她从小就有的性格。
据董明珠回忆,她小时候在学校几乎从未受到过批评,她写作业很少涂涂改改,总是先浏览题目,想好后再提笔,思路不断,一气呵成。这个认真严谨的劲儿被董明珠延续到了以后的工作中,她在工作上要做决定时,一定认真、严谨的考虑、评判,决定一旦定下,就坚决执行,毫不动摇并做到最好。
董明珠最早毕业于安徽省芜湖干部教学院统计学专业,同年7月,参加了工作,到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然后她结婚了。
婚后的董明珠十分幸福,有爱她的丈夫,又生了可爱的儿子,就在董明珠认为自己要如此平平淡淡的、满足地度过一生时,1984年,30岁,董明珠迎来了她人生中最大的转折——她的丈夫不幸病逝了。当时董明珠的儿子也才两岁,痛不欲生的她就这样扛起了家庭和生活的重担。
(二)坚强
整整六年,天天带着孩子去上班,即使单位没有人说什么,但董明珠自己的心理压力一点都没有消退过。六年的时光里,董明珠和大多数单亲妈妈一样,尽着自己的最大的努力,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好生活。
1990年,始终不甘于平凡的董明珠辞去了原本稳定的工作,到深圳寻找机会,后又辗转来到珠海,从此和格力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
当时的格力还叫海利空调厂,作为一个新建立的空调厂,海利一年只能产约2万台空调,而没有核心技术的海利,依靠组装、贴牌销售,厂里每年的销售额并不高。董明珠成了海利的一名销售员。这一年,董明珠36岁。
(三)开始
正式上岗后,董明珠被安排去了安徽合肥,在这里她完成了一次让所有人刮目相看的历程,也得到了厂长朱江洪的赏识。
当时海利在安徽最难搞的“无赖”,是一位拖欠了42万贷款的经销商,在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后,董明珠踏上了“追债之路”。这位老板十分不可一世,根本不把董明珠放在眼里,没有办法的董明珠开始了“跟随”模式。
当时几乎人人都以为董明珠和那位经销商在一起了,因为无论他到哪里,董明珠都会跟着,用“形影不离”来形容都不为过。“跟随”并没有让经销商害怕。忍无可忍的董明珠把他堵在了办公室,气愤地表示:要么还钱,要么还货,不然我不会放弃。
长达40天的“穷追不舍”,使经销商退步了。当汽车拖着满满一车的空调回到珠海时,海利全厂人都震惊了,这是一车可以变现的货啊,“死账”变“活”了,这个女人,真厉害!
这次“紧急追债”的经历,让董明珠明白了市场上“先货后款”的惯例是要被打破的,在那以后,她在自己管辖的城市里推出了“经销商不准拖欠货款的声明,一手交钱,一手提货”,即使有经销商反对,她也没有让步。
这一决定让格力空调在97年和98年实现了“没有一分应收款没有收回”的销售神话。
1992年,董明珠成了当时海利空调厂的销售“女王”,她个人销售额突破1600万,一个人做成了全公司八分之一的销售量。
由于能力出众,公司调派董明珠去了她的家乡南京,但南京当时几乎没有市场,董明珠在极限中突破自己,不服输的劲儿被她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年,个人销售额涨至3650万,人人崇拜不已,那时候董明珠也成了别人口中的“富婆”。
后来海利空调厂也改名字成了格力公司。
在职场中,面对逆境勇往直前,选择就不放弃,甘于吃苦,敢于吃苦,快速熟悉基层业务,是董明珠前期成功的重要条件。
董明珠说过,九几年,大多企业的命运掌握在销售人员的手上。销售员能拿到高工资,但身抗企业生存的压力,销售员也不好过。加上当时制造业市场混乱,常年一线销售的董明珠注意到,中国市场上的空调产品质量不太好,格力的空调也不例外。
1994年,格力内部出现了一次危机——产品卖不掉,大量库存积压,但最致命的,是公司的骨干销售员突然“集体离职”,带着客户跳槽去了对手的公司,这件事差点致使格力倒下。
“临危受命”的董明珠被任命为经营部部长,这是她事业起飞的第一个契机,也是格力电器的转折点。
董明珠十分果断,她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改变和更新。整顿整个销售队伍的同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零部件坚决不用,当时她还做出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把公司已经造出的,产品不合格的货当着全公司人的面砸了个稀烂,以此来提醒所有员工,质量的重要性。
在此一年后,格力的营收超过了23亿。董明珠成名后,回忆这段时光时,她说:“1994年,如果不是我回来,格力确实有灭顶之灾。”而1994年,董明珠40岁。
现在来看,“好空调,格力造”的广告早已深入人心,而说这句广告词的底气,是董明珠在1994年就埋下了的。
1995年,空调行业展开了空前的血战,格力公司23名业务员在董明珠的带领下,直面国内一些有着上千业务员的大公司,这一年,董明珠的团队大获全胜,登顶国内空调市场榜首。
而在那之后的11年,格力都没从第一的位置下掉下去,始终在市场占有率、产销量和销售收入上居于全国第一。
2001年,董明珠出任了格力电器总经理。从此之后,她就像一位极为细致严谨的“外科医生”,从没停止对企业挑毛病、动手术,甚至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她成为总经理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搞内部整顿。
当她知道一个公司的职员,敢侵占企业上千万的资金,在公司以外成立一个配套厂,并号称产品是韩国进口,大肆销售时,她觉得触目惊心。
这种事情,对于严格要求员工的董明珠来说,简直是站在她的“气管上撒野”,当即她就开始对团队进行大力整顿,并深化内部管理,完善各种制度。她对员工要求奇高,不允许公司人员犯错,如果在工作中出了错,她便会大力批评,有时候还会把员工骂哭。
她不仅对员工要求严格,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在采访中董明珠说过这样的话:“我永远不会错,因为我的每一项决策都是从公司的角度出发,以公司为前提,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验证才下达的,事实证明,我也从没错过。”从董明珠的话中,我们能感受到她绝对的自信与王者霸气,董明珠,永远都是正确的。
2003年,格力实现了营收额百亿的大突破。公司随之进入了不断超车的快车道,但董明珠似乎有着永远都打不完的仗,一直在“战斗”,从未停歇。
在格力销售体系中,有一些代理商是非常难搞定的“刺头”。
河南有个在当地很有名的经销商,他无视格力的“规矩”,扰乱市场,被董明珠罚了300多万元的返点。但这位蛮横的经销商并没有“悔悟”,而是一边无理取闹,一边找到董事长诉苦,他表了忠心,说了支持,诉了自己不易,最终董事长为他出面,建议董明珠把返点给他。
董明珠是真硬气啊,面对董事长她也坚决不同意,完全不执行。
她认为把返点还回去会破坏格力设立的规则,有不好的带头作用,对其他经销商也不公平。在她不妥协的态度下,此事最终就此作罢。
也是,这个世界终是有规则存在的,设立规则,不是要大家干什么,而是要在同一规则下,大家不能投机取巧,做人是这样,做企业也是这样。
讲原则,维护职场中的制度和规则,为市场和公司创造良好、健康的竞争环境,使董明珠赢得员工和经销商的信任。
2012年,董明珠58岁了,距离她进入格力,已经过去22年了。这一年,她成功被推选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格力的“董明珠时代”真正来临。
在此之后的6年里,格力营收额超过7000亿,是过去的两倍,董明珠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企业的贡献与价值,她说:“就是因为我一个人说了算,格力才能发展成如今的地位”,“如果我退休,我给国家、给股民、给员工都交出了一个满意的答卷。”不要觉得董明珠在夸大其词,也不要认为她十分高傲,认不清自己,事实真的是这样,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格力致力于最核心技术的掌控,这也是格力始终屹立不倒的重要一环。
外界都说格力的董明珠是一位“女王”,她十分强势,经常“鸡蛋里面挑骨头”,董明珠却说“我不是为别人的评价而活,而是为自己的使命而活。”即使董明珠有严苛的态度,但这也会让员工更优秀,会让人变成更优秀的人,相信格力公司的员工,心里也是感谢董明珠的吧。
董明珠给她手下员工买房子你知道吗?有一片房子,是董明珠盖的,只要在格力里做到退休的员工,都可以在那里有一套房子。
有人问为什么不把买房子的钱直接发给员工,董明珠做出过回应,她说房子始终在都市打拼人心中地位很高,但年轻人不一定有那么好的自控力,直接给钱,他可能就用到了别处。而且现在人邻里并不亲近,有时候隔壁住着都都不清楚,但她建的房子都在一起,想一想几十年后,共事的一群人都住在一起,大家相互认识,邻里之间就不会那么冷漠,多好啊!
这样来看,董明珠是不是又十分关爱她的员工呢?
“不服输”是董明珠的代名词,而想做的事,拼尽全力也要完成并做到最好,这是董明珠的行事作风,这个女人一步步“带大”格力,以一名女性的身份,立足商圈,还毫不比男人逊色,这就是“董女王”。
对于“商场女王”董明珠,你怎么看呢?